注册

李光耀反驳外媒:在选举中轻取对手 无需当独裁者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这里曾经是落后的英国殖民地,却飞速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这里深处东南亚腹地,但一举一动倍受各方关注,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络绎不绝。有人说这里是弹丸之地,但这里却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人

李光耀回忆人生遗憾:访华前周恩来逝世

解说:尽管那一时期中新两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民间的往来仍然继续,华人之间的血脉情谊也不曾断绝。

柯木林:当时从中国过来的那些表演团,在这里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在那个时期就是文革之前拍的一些所谓的电影,在这里简直就是非常的风靡,我现在记得的就是《刘三姐》,《五朵金花》,《画中人》,《云中落绣鞋》,还有《甲午风云》。

解说:这一时期新加坡政府也对中国释出善意,1971年10月25日,新加坡发表公告,并在联合国投票赞成,当时由阿尔巴尼亚提出的,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方案。

1975年6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请泰国领导人传达,对李光耀访华的邀请,三个月后周恩来又通过伊朗首相,向到访伊朗的李光耀转达这一邀请。那时李光耀注意到了周恩来住院的消息,于是他决定于1976年5月访华,可遗憾的是未等他成行,周恩来已于1976年1月逝世。

在李光耀之后的回忆录中,他把与周恩来的擦身而过,看作是人生之中一大遗憾。不过那一次访华,李光耀一行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冻结的中新关系也迎来了破冰的时刻。

两年之后1978年的中国,文革已经结束,74岁的邓小平访问泰国,马来西亚后,到访新加坡,据知情人回忆,这次会议成为李光耀的一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邓小平听了李光耀批评吸烟,甚至是责难中国在华人和共产党问题上的政策做法后,不仅没有批驳,反而问到你要我怎么做?这使李光耀为之一震,邓小平惊人的谦虚、坦诚和敢于正式批评的勇气,赢得了李光耀的敬重和信任。

在邓小平对新加坡的那次访问之后,中国国内舆论对新加坡的评价有了微妙的变化。一年之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就这样一个更开放自由的中国出现,也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开始逐渐融入国际大家庭中。1990年5月,在断交23年后,中国和印尼重新建交,于是中新两国建交的所有顾虑都得以扫除。1990年10月4日,新加坡成为了整个东南亚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

两国建交之后延续了良好关系,政经往来,发展平稳,但两国间也不时传出一些摩擦的声音,比如对海洋权益的看法,也比如对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态度。不过这也是新加坡的外交特点,在大国平衡与获取权力的策略之下,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陈企业:就像最近习主席在2013年巴厘岛APEC会议提出来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影响了很多国家不要加入,新加坡是带头加入的,而且还是这些发起国的代言人,为什么?不能够因为意识形态选边站,只要对,不只是对新加坡好的,对东南亚好的政策,我们都要支持。

解说:2015年两国建交进入第25年,中国进入发展的新常态,面临新的挑战。而新加坡也迎来建国50周年,国家各层面也期待着新的变革。

新加坡歌手梁文福《新加坡派》:一晃眼已经来到九十年代,爸爸你再唱一遍往日情怀,我们的故事我们自己记载,未来就看下一代。别人将苹果派都送过来,我们也可以创作新加坡派。现在是别人纷纷移民前来,我最爱新加坡派。

解说:经历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已从第三世界迈入第一世界,这里的人以作为新加坡人而自豪,海外移民也慕名前来。这一切都有赖于它的奠基者们,成功创造了一张令世人惊叹的新加坡牌。

而如今新加坡的凝聚力,同样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的塑造。在李光耀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建国之前新加坡有一个主要政党,进步党,这个党的领导人多数曾留学英国,他们对英国的价值观有很深的认同,认为凡是英国的东西都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从不敢向英国的权威挑战,对本地人更缺乏信心。那时看到这样的政治氛围,李光耀决定做点事改变这种可悲的局面。

柯木林:新加坡建国总理,他当时32岁做总理的时候,他的那个思维等到我今天50年后我才想清楚,他为什么当时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是说他当时已经有50年后的眼界。

解说:不过除了对新加坡成就的赞颂之外,国际上依然有关于新加坡的不同的声音存在,过去多年西方一直对新加坡的政治存在争议,不少西方媒体甚至指责讽刺新加坡一党独大的政治状况。

陈企业:我们是不是要走到西方那种民主,或者是走到比西方还要民主的台湾,或者走到像香港不伦不类的民主,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还是,在于考虑我眼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李光耀反驳外媒:我在自由选举中能轻取对手 还需要当独裁者吗

解说:1999年1月,李光耀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面对外国媒体称他是独裁者的指责,反驳说我在自由选举中能轻取对手,我还需要当独裁者吗?这是他的自信之处,也是因为对新加坡有深入的认识。

陈企业:我们政府不能够靠公投治国,靠公投治国的政府是一个弱势政府,如果每个老百姓都知道怎么样治国,每个老百姓都可以当总理了。

解说:伴随着经济的崛起,民生的改善,尽管政治上受到非议,但新加坡仍然按照自己的脚步在政治上推进着变革。

林玮婕:这里是新加坡的芳林公园,在上世纪五六零年代,很多的政治人物都在这里发表演说,抒怀心中的梦想。比如说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曾经在这里以铿锵有力的演讲,感动了台下数万位民众。

芳林公园可说是见证了新加坡五六十年代政治发展的风华岁月。虽然其后的几十年一度沉寂,不过到2000年新加坡政府为了要顺应民意,扩大言论自由,特别选择在公园的一角设立了Speakers Corner,演说者角落。

解说:这个演讲者角落设立之初,就是希望效仿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角落,让人们可以聚集交流或发表评论。

这些放开言论控制的措施,虽然是新加坡政府主动提出,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民意的诉求也是政府的一大考量。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的执政者也在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压力。

2011年5月14日,在新加坡国会选举后一周,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国务资政吴作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从内阁退休,这也标志着新加坡政坛长达半个世纪的李光耀时代彻底结束。

两位前总理在声明中说,在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选举后,我们决定离开内阁,让更年轻的内阁成员团队,联系并接触年轻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来,就在希望宣布退休的一周前,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87个议会议席中的81个议席,但得票率却跌至60.1%,有分析认为李光耀引退的举动就是对民意的回应。

2013年2月17日约4000名新加坡人冒雨在芳林公园举行反移民集会,这是新加坡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集会。

[责任编辑:邓舒蔚]

标签:新加坡 李光耀

2015-03-21皇牌大放送 春到河畔望狮城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3/21/407e1ecd-89a1-4c52-b5c1-e04f7778ddde.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