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郭沫若作历史剧替曹操翻案 被疑迎合毛泽东

2012年12月24日 17:23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1974年2月,江青来到郭沫若家,让他写批宰相的文章,郭沫若当然明白其中的政治玄奥,他以沉默和无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1976年1月8日,当周恩来逝世的消息传来时,衰迈的郭沫若用颤抖的笔在医院写下了这一首当时不能发表的七律,“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军民热泪纷纷落,吊唁洪潮滚滚来。威德在人长不朽,丰功垂世久弥恢。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

凤凰卫视12月22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郭沫若声援创造社成员 与鲁迅展开激烈论战

曾子墨:今年是郭沫若诞辰120周年,海内外各界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提起郭沫若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学医出身的他,动手写诗,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投笔从戎,短短数月屡获升迁,搞学术研究,即拥有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光环,涉足政坛,以文人和党外人士的身份累至高官。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许多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似乎都可以在郭沫若传奇、浪费的生涯中寻找到踪迹。

郭沫若语录:我生的时候是脚先下地,这大约是我的一生成为了反叛者的第一步。

解说:1914年,在长兄郭开文的资助下,郭沫若“叛逆”了父母包办的婚姻,东渡日本。和当时大多数留洋青年一样,郭沫若怀揣着科学救国的志向.后来回忆起初到日本的那段时光,郭沫若这样写到“我在当时实在是拼了命,拼命地学日文,拼命地补习科学,结果我终竟以半年工夫考上第一高等学校”。

郭平英(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沫若女儿):日本学德语的时候,他们的教材就是德国的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教他们德文课的藤森成吉,20年代后期,也成为日本很有名的一位左翼作家。就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下面呢,就把郭沫若幼年时期,对文学的这种偏爱,就把它萌发出来了,唤醒了。他就觉得从他内心爆发出来的力量,还是要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中去。

王戎笙(郭沫若秘书):他就学写诗,学习期间就写诗。写诗,他自己也觉得什么叫诗,新诗,什么叫新诗,他也弄不清楚,反正就写。

解说:佐藤富子,郭沫若的日籍夫人,1916年8月,去医院看望同学的郭沫若,与护士佐藤富子相遇,两人一见钟情。郭沫若为其取名安娜,她可以说是郭沫若诗歌的第一位读者。

郭志鸿(郭沫若之子):后来我父亲跟朋友的信件当中,提到初次相见的情景,他说我看见她在眉目间一道圣洁的光芒。因为我父亲他的性格就是诗人一般的,对我母亲的那个描绘叫,啊,我的可爱的天使啊,安琪尔。很浪漫那个love letter,那love letter是有格式的,我多么向往你,梦见你。

解说:恋爱中的郭沫若灵感如泉涌,《死的诱惑》、《venus》、《新月与白云》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惠特曼的热情奔放,泰戈尔的清新淡雅,歌德的反叛不羁都影响着郭沫若。此后的三年间他创作了大量诗篇,1919年中国国内思想文化界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新诗正得到新文化人的热捧。身在日本的郭沫若,也阅读了发表的一些新诗。

郭平英:当时国内有一些作家在副刊上发表新诗,其中就是有一位当时的诗人叫康白情。郭沫若看了在报上发表的新诗,原来就是这样的啊,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在报上发表啊,那就把他的这种发表的欲望就引出来了。于是他把自己的以前的一些作品寄过去,寄到上海,那么在《时事新报》主持学灯文书副刊的宗白华,见到郭沫若的诗以后,就是非常非常地喜欢,然后马上就把他的诗发表了。这样呢,就使郭沫若的这种创作,得到了最大的安慰鼓励。

解说:于是上海时事新报的编辑部每周都会收到郭沫若从日本寄来的投稿信件。郭沫若的诗文也时常会出现在学灯副刊。年轻的郭沫若常常有感而发,在一篇散文诗中,他就描绘了一次理发的经历。

苏叔阳(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他有一天去理发,那个女的理发师为他洗了发,刈了发,就给他剪了头,又为他洗了又为他吹了。最后又为他涂了香膏,就是头发,在最后为我分发的时候,分开的时候,我在镜中看见她为我拔了一荩白发。哦,年轻的年轻的不知姓名的姑娘,从那以后漂泊者又流浪了几年,但是你的慧心把我的青春留住了。

解说:在诗歌创作中郭沫若找到了自信,然而对于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的前,他却感到暗淡茫然。临床诊断课要求学生用听诊器听诊,可是对郭沫若来说,辨别声音是很困难的一件事。16岁那年郭沫若得了一次伤寒,导致他的听力受损。

郭庶英:到学校二三年级听不清,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东西的时候,真是非常苦恼,都想自己把自己毁灭了。可是呢后来他挺过来了,然后他说我用眼睛,我用笔去做我自己能做的事情。

郭平英:身体上的一个残疾呢,再加上他对文学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这种爱好,所以他曾经想就到此把这个医学打住,而且他也有一种,在接触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后,他也感觉,如果作为一个医生,治好的是你面对的是一个病人,他是一个个体,但是如果我们从思想上,去拯救一个民族的话,所拯救的是整个的民族,整个的国家。

解说:郭沫若“立志学医无复他顾”的信念动摇了,可是他弃医从文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妻子安娜的认同。为此事夫妻二人经常发生争执。

郭志鸿:母亲是有顾虑的,在九州帝大的时候,医大的时候她已经三个孩子的母亲了,那个时候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个孩子怎么养,怎么维持家庭的生活,一个女人必然会关心这个切身的事情。所以她的希望他能够完成他的学业然后从医,当了医生,这样的时候家庭的收入方面,有很大的保障。

解说:考虑到家庭,郭沫若只得继续医科学习,但是他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停滞,1921年8月,郭沫若的诗歌集《女神》出版。闻一多说,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二十世纪的精神。1921年初夏,郭沫若与成仿吾、张资平到东京一所医院看望郁达夫。在郁达夫的病房里,他们决定组建一个社团,出版文学刊物。郭沫若提议用创造一词,随后创造社出版了《创造》季刊等刊物,发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和译著。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曾子墨【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10:05-10:55

重播:周日21:40-22: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涛] 标签:郭沫若 历史剧 曹操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