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作历史剧替曹操翻案 被疑迎合毛泽东
郭平英:有一次他到文求堂去,看到了那个罗振玉的一部书,他没有钱来买,他跟这个书店的老板说,我能不能我先压6块钱在这,然后我回家去看,看完了明天我再还给你。
王戎笙:甚至于毛笔写秃了都没有钱买,请这个田中庆太郎给他几支笔。砚台也没有,就用那个碗。翻过来那个碗我们叫碗底,用那个碗磨墨写字,他的手稿全是用毛笔写的。
郭庶英:所有的这些著作全部都是手抄的。包括甲骨片,包括甲骨片上的甲骨文,将近一百多万字啊,这都是手抄的。
解说:在郭沫若小儿子郭志鸿的记忆中,父亲每天都呆在书房里看书,写作,除了吃饭,睡觉,散步是父亲仅有的放松方式。
郭志鸿:父亲啊一般话不多,太紧张了,他工作。当时我很小,父亲这个一天的写作完了以后,黄昏的时候,在散步的时候老带着我,老带着我。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很美的,那个地方是东京的靠一条河,在江户川,靠一条河这边,河堤上是樱花,樱花季节樱花烂漫,非常好的,非常美好的地方。
解说:清苦的生活中,郭沫若一面从事古文字研究,一面完成了《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自传的撰写,还翻译了马克思著作《艺术的真实》等进步文学著作。1929年,郭沫若完成《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出版。1932年,《两周金文辞大系》出版。1933年,《卜辞通纂》出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西园寺公望,在读了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后说,郭沫若的书非常有意思,我从早晨开始读,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
王戎笙:他其实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附庸风雅,他就把,就称赞郭沫若写的怎么好怎么好,还专门设宴,在他的家里面设宴招待郭沫若,这样报纸就宣传。这一宣传就在国内的影响就是另外的影响,国内也宣传,而且添油加醋地宣传,这个宣传的目的据郭沫若自己讲了,无非是说郭沫若已经是日本人,被日本人拉拢了,成了日本人的座上客,日本政界元老的座上客。
解说:这次宴请让郭沫若在日本声誉鹊起,1937年,中日战事一触即发,蒋介石方面有人提出,应当撤销对郭沫若的通缉令,促其回国,这样借助他的力量影响日本政界,而阔别中国十年的郭沫若此时也归国心切。1937年7月25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18天,郭沫若躲开警察监视,在神户港登上一艘开往中国的加拿大游轮“日本皇后”号。在《由日本回来了》一文中,郭沫若还描述了他离家时的情景,一步一回首地望着妻儿们所睡的家,眼泪总是忍耐不住地涌。
王戎笙:哪一天走没告诉安娜,这在感情上是一个很大一个难点,很大的难点。这样最后是这样,就是不跟孩子们说,安娜心里明白,他留了些纸条子,留了一些勉励子女的一些字,就凌晨4点悄悄地离开。
郭志鸿:后来在回忆里头写的,就当时离开日本以后,船上也好,到上海以后很惦念,可爱的鸿儿,狂斥我吧,就说我把你放在那,宽恕我,可爱的鸿儿,我心中的一把剑。
郭沫若辞任政治部第3厅厅长 拒绝加入国民党
解说:三天后,郭沫若在上海登陆,潘汉年等一批老朋友在码头迎接。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接见了这位老相识。回国后,郭沫若在上海任《救亡日报》社长,上海沦陷后,又辗转在广州复刊,郭沫若在复刊词中说,文化若亡,民族将永归沦陷。1938年初,郭沫若接到一封急电,发电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陈诚邀请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但郭沫若却对此不感兴趣,因为此时他已做好了继续南下的准备。
郭平英:他从上海到广州去,在那就已经做了两件西服,还准备好了整个南下的行程,就是准备到南洋去,南洋那边,那时候已经有很多文人已经过去了,包括郁达夫。郭沫若觉得呢如果到南洋去的话,他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去募集到一笔军费,然后来支持《救亡日报》。郭沫若做的这个西服上就写着他的准备到南洋去的化名,叫白圭。白圭是历史上非常非常会挣钱的一个人,就借用了这样的一个古人的名字,来做自己的化名。
解说:得知郭沫若拒绝了厅长任命的消息之后,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派出于立群去做郭沫若的思想工作。
郭平英:总理呢,对郭老是这么来做思想工作的。说你不愿意做官,说实在的,你要是不做这个三厅的厅长,就是我做这个副部长有什么意思。我们中共要把这个抗日宣传这件事情做好,我们必须有我们的厅长啊,有咱们自己的厅长,我这个副部长当的才有意思,你不当厅长,让个国民党的人,来当厅长,我这个副部长更没法当了。
解说:听了周恩来的话后,郭沫若收拾行囊前往武汉,接受了第三厅厅长的职位,第三厅是负责开展文化宣传的机构,此后阳翰笙、傅抱石、田汉、胡愈之等人相继加入。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第三厅则被称为“名流内阁”。
苏叔阳:他作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把一大批革命进步人士文艺人士,都集合在他的麾下,那些人也是冲着郭沫若去的,很多人并不一定都是非常膺服共产党的,但是膺服郭沫若。在他的麾下工作的一大批人,包括一些持中间态度的一些人物,那么十几个演剧队,抗敌演剧队伍,就是在他组织下成立的。到今天我们阵营中的这些戏剧工作者,电影工作者,实际上是这些队伍的延续。
解说:在抗战前线,在动员群体的现场,处处都能听到郭沫若的演讲,他慷慨激昂的言辞,鼓舞着战士、群众的抗战热情。
秦怡(演员):郭沫若很有意思的,郭沫若的脸有点圆,他就是,他完全是一个,倒是真是一个作家,诗人的形象。他有的时候跑到我们场里来,重庆的时候,他就到台上讲话,讲到最后我思念什么什么,我思念什么,他最后来,我思念那白杨,我思念那张瑞芳,我思念那秦怡,他就来了,他就这样子,后来很诗意的。
解说:1938年7月初,武汉会战进入紧张阶段,时值七七抗战一周年之际,三厅决定举行献金活动,发动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