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郭沫若作历史剧替曹操翻案 被疑迎合毛泽东

2012年12月24日 17:23
来源:凤凰卫视

郭庶英:他翻译的文章,譬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有一个搞文学工作的人,就说我的名字改为什么维特,就是看了少年维特这本翻译的本子以后,我特别地激愤,所以我把名字改了。而那个时候青年都是买郭沫若,买郭沫若就是这么一种激情。他就有一种煽动性吧,情绪的煽动,凝聚。

解说:创造社成员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成立后不久他们就先后与文学研究会、新月社等文坛权威论战。

郭平英:引起更大纷争的就是创造社的人,批评了另外一位教授的文章。这位教授的翻译文章里面有一次词翻译的不准确,郁达夫就批评了这篇小说的翻译水平。不得了引起了胡适的不同意见,胡适就袒护那位先生的翻译。

解说:郁达夫很不客气地说,身体虽然肥胖得很,胸中却一点儿学问也没有。面对郁达夫的言辞,胡适发表了题为《骂人》的短文,说郁达夫是初出学堂的学生,浅薄无聊。

郭平英:于是乎呢,郭沫若和创造社的这些同仁们,就在20年代初期跟胡适有了这样一场笔墨官司。

解说:1923年,郭沫若请胡适吃饭,这次聚会结束了郭沫若与胡适的对立关系,而郭沫若和鲁迅这两位中国新文坛的主将也曾笔墨官司不断。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的几位新锐分子,冯乃超、李初梨等发表《艺术与社会生活》等文章向鲁迅开火,为了声援他们,郭沫若用杜荃的笔名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作为反击,鲁迅发表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表达了对创造社的反感,称他们是新才子加流氓。

王戎笙:对鲁迅他还是很尊重的,就我们在他那工作的时候,他是很尊重鲁迅的。我曾经提议,在编那个沫若文集的时候,我曾经提议,把这个跟鲁迅对骂的那些删掉,他说鲁迅前面那个没删,我这个就不好删了。

郭沫若著“讨蒋”檄文遭通缉 被迫流亡日本

解说:1923年郭沫若结束了在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学习,获得医学学士学位,4月郭沫若携家眷离开生活了十年的日本回到中国。1926年2月,郭沫若参加北伐,一年时间里,他从宣传科科长迅速升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蒋介石对其颇有倚重,政治部主任一职为他预留。

王戎笙:这样的话,他就有机会见到蒋介石,或见到总部的一些人。他发现在总部里面来来往往有许多这个身份不明的,或者说这个青红帮那些人,黑社会那些人。他就感到很奇怪,他就判断蒋介石会有一个对革命党人大屠杀。

解说:郭沫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1927年3月,他写成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郭庶英(郭沫若女儿):《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他是在3月31号,在南昌朱德的这个,不是寓所,是他们一个楼里头,一个楼这个房子是朱老总住的,他就在他住的那个房间里写的。

郭平英: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很明确地提出来了,背叛革命的是蒋介石,如果要想继续革命的话,如果要想把北伐革命进行到底的话,应该打倒蒋介石。

解说:讨蒋檄文彻底激怒了蒋介石。尽管如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还是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失败告终,蒋介石悬赏3万元通缉郭沫若。按照周恩来的安排郭沫若先是秘密潜回上海,之后计划和董必武、林伯渠等人一起前往苏联。但就在船票等于零已准备妥当之时,郭沫若感染伤寒,高烧昏迷让他几乎失聪,就这样他错过了前往苏联的最后一班船。1928年,郭沫若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化名吴诚流亡日本。

郭志鸿:父亲到日本以后不久就关了他好几天。因为他是中国的通缉对象,而且是中国的高官什么什么什么。

王戎笙:一直监视他,因为他是个外国人,化了名了,一直宪兵和警察一直监视他。

解说:郭沫若在《我是中国人》一文中写到,有一段时间,我只要一看见那种长筒马靴,我的神经就要发生作用。就仿佛有这种马靴要在我头上践踏的一样,重重监视之下,郭沫若只能找一些与政治无关的事情做。

郭平英:在一家书店里面看见《易经》了,勾起他重读《易经》的一种念头。就花很少的钱,买了这样一本《易经》。

解说:从《易经》的长短线中郭沫若找到了一些解释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信息。而此时刚刚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字,掀起了国内考古讨论的大热潮。郭沫若觉得,要想找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的现状,就要从研究地下出土文物入手。就这样郭沫若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古文字的研究。

王戎笙:可是甲骨文他不懂,不认识甲骨文,这样就开始学,从头学起,可以说是从文盲开始启蒙来学甲骨文的。

郭志鸿:他到各个方面的书店去探索,去图书馆、书店,有关的书店去搜集资料。那个时候在日本这些方面的资料,就是关于这个甲骨文也好,金文也好,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错的在日本。

解说:郭沫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把东阳文库收藏的甲骨文献全部看完。

郭平英:惊人的才能,惊人的学识,我们可能看着这些东西的时候,会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但是郭沫若就是有这样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底。然后他呢,从那些漆黑的,那些像密电码一样的古片中间,找出了入门的路径。

解说:受到日本宪兵队监视的郭沫若不能外出工作,每个月只能靠创造社成员,从中国寄来的100块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29年创造社被查封,郭沫若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

王戎笙:田中庆太郎,他开了一个书店叫文求堂,就专门经营中国古籍的一个书店。

[责任编辑:李涛] 标签:郭沫若 历史剧 曹操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