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郭沫若作历史剧替曹操翻案 被疑迎合毛泽东

2012年12月24日 17:23
来源:凤凰卫视

解说:没有为江青样板戏服务的郭沫若,却在接下来的政治风云变幻中,做了这样一件事。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的讨论会上,郭沫若朗诵了这样一首诗“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有人说郭沫若此举完全丧失了文人气节,也有人说,他是不得已的自保。然而明哲保身的郭沫若却未能保护住自己的儿子。郭世英,郭沫若众多子女中最有才华的一个。1962年,郭世英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周国平(哲学家):他一开口我就很震撼,说他在101中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是相信马克思主义嘛,就开始去想去读那些书。他就想马克思主义的那些道理,越想越觉得有问题,就开始有疑问了,开始那个质疑了,然后对有些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他就开始觉得是不对的,那时候当时是不允许的。

郭平英:我哥哥郭世英是在1963年的时候,和当时同学们组成了一个小的社团,叫做X小组,彼此交换些文章。对一些社会文化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那么当时他们这个小组被停止了活动。

解说:郭世英被送到农场劳动,两年后,他进入农业大学读书,然而对于郭世英这个有污点的学生来说,这场风暴似乎是躲不过的。1968年4月,郭世英被造反派非法关押,残害致死。

王戎笙:郭老一听说这个,本来是站着说的,一下子就跌坐在那个沙发上的,非常悲痛的。

郭平英:世英的事情就在那么三两天的时间里边,我母亲的身体非常不好,她是有极其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在一年前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了,刚刚过一年又失去了一个孩子,所以妈妈的这种悲痛是更难以控制的。所以她就跟这个郭老说,你为什么那天不跟总理说,我当时在场,就觉得郭老没有马上回答。他可能也是在抑制自己的感情吧,最后就说了一句我也是为了中国好啊。然后他就从我妈妈的房间椅子上坐起来走出去。

解说:郭沫若找出郭世英生前的日记,默默地,一页页的抄写,整整抄了八本。

周国平:他在给我的信里面,他说我刚才还在看世英留下的日记,里面有一句话是大写的,世界上什么最干净,泥巴,泥巴。然后他就说,我把他从农村,我让他从农村回来,就好像是把一棵嫩苗,从泥巴里拔了出来一样,那结果是什么滋味,我是深深地领略到了。

郭平英:郭世英去世刚好两个月的时候,金缕玉衣出土了。郭沫若去满城汉墓进行了现场的指导,在途径涿县的时候,那天正是在下雨,他远远地望着涿州北京农大的实习农场,那就是郭世英在运动,在文革之前在那里实习的地方,就是农大的实习农场。一个特殊的父亲。

解说:1974年2月,江青来到郭沫若家,让他写批宰相的文章,郭沫若当然明白其中的政治玄奥,他以沉默和无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1976年1月8日,当周恩来逝世的消息传来时,衰迈的郭沫若用颤抖的笔在医院写下了这一首当时不能发表的七律,“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军民热泪纷纷落,吊唁洪潮滚滚来。威德在人长不朽,丰功垂世久弥恢。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

郭庶英:以及从个人感情上,都已经那个不可分了。所以在那个周总理去世后,他不是说天不能死地难埋,就是对总理的那种感情,因为总理走在他前面,而又比他小,一下子我父亲就苍老了好多,就病得好像更重了。

解说:1978年3月,86岁的郭沫若发表了书面报告《科学的春天》,互换革命的春天,人民的春天,科学的春天,这已是郭沫若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郭庶英:我父亲他是,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他只身外出的时候,要走一段时间的时候,他一般都希望全家合影一下。因为他不知道未来他的这个生死未卜,他临终前,他也跟我妈妈提出来过,是不是照一个全家相。后来我们在他已经,遗体在病床上的时候照了一张,没有在他生前落实这个事情,就挺遗憾的。

解说: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溘然长逝。

郭庶英:有人说郭沫若离政治很近呢,要远点就好了,我说那就不是郭沫若了。他就是在政治的历史的车轮里,滚动的前沿里头,产生了文学,产生了创作,产生了历史研究。

苏叔阳: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不要轻易地给他身上泼点什么水,我看他的无奈远远超过他的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这样的东西。像他这样一个聪明到极顶的人,难道不知道我们凡人所想的这些事情吗?难道不知道他自己的艰难处境吗?

曾子墨:他像一颗巨星,拖着万丈光芒从我们头上飞逝了,陨落了。他永远在广漠的宇宙中,横空飞驰。这是郭沫若逝世后,冰心在悼念文章中写下的话语。在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历史里,在文艺与政治的风浪中,造就了郭沫若独特的命运和心路历程。

郭沫若语录:爱国是国民人人所应有的责任,人人都应该竭尽自己精诚,更何况国家临到了危急存亡时分。

 

[责任编辑:李涛] 标签:郭沫若 历史剧 曹操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