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部制的产生原因及改革的动力和难点

2008年04月08日 16:05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机构膨胀原因何在?

但是我们就想了,为什么理想的层次是这么一个格局,为什么我们一开始设置了那么多个机构?那么多次的机构改革,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那么多?我想还是有我们特殊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我们计划经济,会把所有社会上的所有的事都集中到政府来干,结果是什么?一般来讲说,我们一旦有某件事,最后有个机构,就算是单位了,又有人又有什么,又有财,正好,所有的都有了,而且我们过去的一个特点就是,新设一个机构,我未必给你全额拨款,我会给你一个审批权,会给你个收费权,你可以收费,然后大家都靠这个收费扩大自己的队伍,慢慢都膨胀了。

或者说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去赚钱,你可以做企业,你可以做事业,越做越大,钱越来越多,我的队伍也就越来越大,所以每个机构在计划经济时机,只要把市场做大,肯定是扩张式的,当那个过渡经济时期,我们都看到计划经济的转折,从80年代到90年代花了20年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计划经济的部门是不断地减少,但是市场经济的部门也不得不提升,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因为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到位,所以我们本来应该有立法部门所做的很多事情,实际上是由国务院来做,所以应该由那个司法监督负责的一些部门,实际上也是要通过行政监督在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使得我们政府的部门大大扩张了。有那么多好像都是所谓精简,但还有新的增加。

那1998年以后基本上就稳定了,所以,我们就分析,改革开放进程当中,为什么部门那么多?为什么精简力度那么大,有时候大,有时候小,有时候会反弹,是个什么样的格局,我们看了一下,就是说机构膨胀的基本上体现在微观的动力上。什么时候需要机构膨胀,一个就是我目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那么我肯定需要去设一机构,就是说一旦有问题,我们都想设一个部,包括那个环境保护也一样。从原来的环境保护司,然后到环境保护局,到环境保护总局,现在到环境保护部。实际上也是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这么一个结果。还有一个就是说是我们机构改革,实际上也有一个宏观上的一个动力。

精简,什么动力呢?每到五年改革之前,我们学者,政治家都反思,最近五年都做了什么,做了很多事情,但一件事情没做,怎么机构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学者就想,官员的动力是什么呢?官员的动力为了钱,坐牢了,当贪官去了。为了什么呢?为了权?官越来越大了,好,从司长,从处长当司长,从司长当部长,当了部长以后,国家领导人,挺好。还有一个就说,当官的人,你要升级别必须是部下越多越好,部下越多越好怎么办,机构设多一点,还有一个预算搞得大一点。实在不行咱们权利多一点,咱们多挣点钱,也行,是吧。所以预算最大化,机构最大化,级别最大化,这是他最基本的动力。大家一反思,公共选择学家就说了,这么做对公共利益不好,老百姓需要5个官,他会给你弄出10个官来,老百姓需要10个部长就够了,但最后弄出20个部长出来,所以公共选择理论那个,事证研究表明说,政府官员会弄出一个政府,比老百姓所需要的要大一倍,大一倍到底是不是真的大一倍,不知道。但是那个的确会比所需要的大是肯定的。

机构改革基本原则是什么?

当然实际上具体的东西有很多复杂性,但是它的逻辑,我觉得基本道理是对的,那么我们怎么去精简,怎么去到位呢?我们说到目前为止今天的机构改革到底使了什么招,到底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大家看到,我们这次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大部制只是其中的非常少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发改委的就是说要减少它的微观控制职能,强化它的宏观职能,还有些其它的,像能够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设的一个部。环境保护部没有把职能理顺,但是把它位置提高了,像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实际上是突出了住房保障体系,突出了它的民生的方面,但他的职能,他的什么基本没变,还小了一点,小哪一块,就是说建设部管的客运,并到交通运输部去了,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部门,像工业和信息化部,基本上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

现在我们民航中局跟交通部应该说是大部制的一个试点,但是,如果没有把铁道部合进来,好像也非常遗憾。有人说为什么不把铁道部合进来,我们说1998年就想把它撤了,但是好像一直没成功,因为它的问题特别特殊,特殊了十年,今年还是很特殊,。那么有时候想要说,是通过机构改革来促进部门改革好呢,还是等着机构改革等到它那个部门自己改善了发展,然后再把它合过来好?我们从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把机构改革当作政策目标,还是当作政策工具,如果当做政策目标,那就等着它慢慢改革,慢慢跟交通部和民航总局一样,发展一样水平了,就再合过来,如果当做一个政策工具,我们先把它合了,然后让民航总局和交通部的人逼着它改,这也是一个方法。

所以实际上目前这个格局,激励机制可能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暂且不说大部制的理念,实际上是要从上到下来讲是减少层次,从左右角度来讲是减少数量,它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组织效率,以及执行效率,当然他要成功的话,实际上需要有很多具体的条件,比如说我们整个组织机构的那个设立,应该有一个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过程,这样的话,我们才有可能从真正公共利益的角度,从那个整个组织效率的角度来设置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而且能够实施,但是如果只是按部门利益则来决定自己的部是取还是舍?所有的人都会说别撤我的,每一个部门都会想出自己的理由,因为每个人都想出很强有力的理由的时候,它就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这我觉得是很重要,就是说最后我们没有办法,只好通过一个很秘密的,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我们机构改革方案的制定,为什么要那么保密,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知道,而且很多部都搞不清楚,我是被并还是撤,搞得人心惶惶,还很不好,实在是微观精简的阻力太大,膨胀的动力太足,而宏观的动力和约束力太小,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这是有关大部制的一点。

毛寿龙:大部制真正要改革成功,我们90年代,80年代,80年代大部制,相当于有点大部制,就把很多机构一合并,但是最后没办法搁不到一块,拆了,到90年代我们是政企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才实现了一些部门的撤并。那么2003年以后到2008年这两次机构改革,为什么没有像1998年幅度那么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一些具体的改革领域我们并不做得很好,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或者说连启动都没有。我们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包括所有的部门,甚至是农业部、水利部,这些部门拥有大量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业管理机构。这些部门掌握着大量的权利,而且实际上我们很多事业单位就是这些部门的下属机构,所以如果不把政事分开改革进行到底,不把假事业单位转变为行政机构,把事业单位真正还原为事业单位,那么每一个部门实际上都非常庞大,你要把它合在一起的话,简直是,就会乱了,太庞大了。大部制可能是成为世界上超级大部制,巨大的大部制。

真正的大部制何时能实现?

真正的大部制什么时候实现呢?根据我们目前的这些部门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速度,以及力度的话,我估计要等2018您才能实现。所以很多人说,今年大部制到底在哪儿?很多人就置疑,说大部制能不能解决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的问题,我们说至少今年来看还不能解决,因为我们很多改革还没有到位,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是先要把改革进行到一定的水平,如果进行到一定水平还不进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等等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是政府的一个方面。比如说政府的基本的职能的转变,内部职能的配置,具体的一些部门之间,一些技术上的职责关系的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之间有一个更为理性的关系,而不是那种官本位的,谁的级别大,谁就厉害。官本位的机制肯定大部制是搞不起来的,我们说只要是实行官本位的体制,那么上层就会集非常多的权利,而他集权的结果往往是敏感性集权,而迟钝性散权,把所有的权都集中在一线,这样的体制实际上要搞大部制是非常地困难。

从未来的角度来讲,我想我们政府改革,实际上已经走过了大约,目前为止,从1982年开始的话,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时间,那么经过6次的改革,政府从量到质各个方面应该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跟我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是有欠缺,应该说改善的空间还是非常大。但是到底什么时候能做得更好,我想应该说最近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方案,说12年以后基本实现目标,也就是差不多有一个形状,2020年有一个基本的形状框架,2020年以后,我估计再过20年,可能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修炼。所以我想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做事情总是从技术性的东西干起,我们既有我们的理念,既有制度框架的一种长远的战略性思考,但是能够更多地注重当前的问题,以及未来改善的空间,我想机构改革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对未来来讲,机构改革这方面还是这么做下去,我想它还是能够修成正果的。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14:10

重播时间:(周日)08:25 23: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政府行政改革 未来方向是什么?

东西方大部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大部制:渐进式改革仍有伏笔

大部制改革目标明确 民生问题是重点

石齐平:大部制改革的四大挑战

[责任编辑:石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