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西部旅游走向国际化与传媒宣传

2004年09月08日 16:09
来源:凤凰卫视

三是加强互动功能和图像传输功能。及时的、对话式的、反馈性的传播,是网络最大的特点。这是网络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的关键所在。游客的问题应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反馈。同时,随着传输技术的完善,更多、更清晰的图片和电视片的网络传输不仅会使旅游地更有魅力,也能给网络自身带来效益。如凤凰网的宽带开发就是一个证明。

历史证明,视听业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引起了新一轮的工业大战。请允许我大胆地预测,随着电视数字化的真正实现,随着中国视听环境完善,未来的旅游业竞争将表现为对视听传媒的争夺。

2、重视专家、名人、名作的智力效应这里强调的是旅游业的智力投入。我们说过,旅游就是文化。文化品味的高低优劣,就在于你的智力投入。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旅游项目的决策者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而专家的声音稍嫌弱小。

思想就是财富。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产业的高效运营都离不开智力投入。而中国旅游业目前智力机构稀缺,高级人才匮乏,尤其缺乏对旅游业宏观、准确地把握和对相关产业融会贯通的通才。事实上,资源有限,智慧无穷,对旅游业文化含量的发掘,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事情。如深圳为了自己的城市形象,把该做的事情全做了,但真正把一个城市形象树立起来的,不是世界之窗,不是民俗村,而是一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人们对帕米尔高原的向往,大多是因为看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听了它的著名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文化苦旅》里提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提升了那里的文化品味,成为当地旅游的新的卖点。因此,传媒文化与旅游互动及增值效应,需要旅游业和传媒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请更多的专家、名人、明星和名作品参与旅游独特卖点的塑造,用专家和名人智慧、效应,建构旅游品牌。

3、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纵观西部旅游的理念,可以发现,这里多数还是实行以产品为中心的推销方式,走得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eomotion)的4P营销路数,打开一个大陆旅游网页,看到的信息几乎全部与销售有关,感觉是在“卖东西”而非为顾客服务。现在西方流行的是以顾客为中心的4C营销路数,即:顾客需求(customerneedsandwant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这一点,比较一下我随意从互联网上找到的一家旅游网站就可以得出很有趣的结论。这是一家是法国人办的名为“理想法国”的汉语网站,为华人提供赴法旅游指南。它设立了包括互动区在内的九个频道,其中“华人服务”频道下设17个栏目,17个栏目中的信息多达300余条,从购物、游览、就餐,到请律师、搞卫生、提供网络服务,一应俱全。

而在国内办的到九寨沟旅游的网站信息明显偏少,而且缺少一些关键因素,如即时更新的旅游信息,近期活动安排,提供服务机构的具体地点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只需引入传媒的操作理念或与传媒网络联手,就可以得到解决。

三、从凤凰卫视的行走行动看电视对旅游的强力推动

中国人常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形容一个人所达到的境界与高度。旅游是人们求新、求异、求知、求美的心理需求,是高质量生命和人生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凤凰卫视是个一直在行走的电视台,凤凰卫视拥有世界眼光,是因为它有一批工作努力并且走遍了世界的记者。

在凤凰卫视成立不过三年,人员不过300的时候,我们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看起来不知天高地厚的目标:“中国人走世界、中国人看世界、中国人说世界。”

虽然地面行走会有重重困难,但对卫星电视来说,天空是开放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天空,把行走当做一种光芒,让过去生活相对封闭的中国公众,通过电视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与此同时,凤凰卫视也借助这束光芒,完成土鸡变凤凰的过程。

从1999年开始,我们先后组织了探寻五大文明古国、世界主要宗教发源地的“千禧之旅”,深入欧洲各国民间生活的“欧洲之旅”,纵穿地球南北两极的“两极之旅”,经南北西三条线路走遍非洲的“非洲之旅”,追寻中国人航海文明史的“凤凰号下西洋”等;在中国大陆,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探访中国塔克拉玛干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穿越风沙线”,追问中国先民生存状态的“寻找远去的家园”,显示中国渴望世界接纳之情的“申奥万里行”,还有对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莫斯科人质事件的现场报道,随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报道,等等。几年下来,凤凰卫视的记者已经到达过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文化内涵的历史现象进行了探索。

同时,凤凰卫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中文台、信息台、欧洲台、美洲台强势的报道阵容,向国内、国际宣传中国西部的旅游事业:《纵横中国》、《九洲深呼吸》、《世纪大讲堂》等对中国西部的政治、文化、旅游等进行不同层面的报道。世界小姐大赛时,我们以美丽的眼睛看中国为主题,组织了世界小姐西安行活动,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活动也与西部旅游相结合,成为传播西部旅游概念的形象大使。

在这些行动中,中国有近一亿人关注了我们的节目,虽然他们不知道这都是人类电视史上前无古人的行动,但是他们通过这些略嫌粗糙、没有因为政治原因删改的画面,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大大刺激了旅游。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大家已经厌倦了一些非常现实的东西,需要幻想和刺激一下自己的神经,而我们的行动就是看中了他们的需求。

1、读图时代争取眼球的最佳方式

2002年的时候,我们与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合作开办了《纵横中国》节目。起先大家对这个节目心里没底,觉得到各省去拍节目,当地民众对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耳熟能详,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但结果却令人意外,《纵横中国》一经播出,好评如潮,不仅观众追捧,一些省份的政府部门也纷纷来电,要求尽早到他们那里去“纵横”一下。《新周刊》杂志举办该年度“中国电视节目榜”活动时,专家们认为,最佳文化、生活及专题类节目及该类节目的主持人都归于凤凰卫视的《纵横中国》,该节目几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风情电视版。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由于数字技术成为图像和声音广播链中的最后一环,电视拥有比其他任何信息产业高得多的覆盖率,因此,信息社会对电视观众和图像用户的影响是最大的,电视观众接受、利用信息的力度也最大的。人们在领略自己家乡风情与民俗的同时,还能与专家对话,了解家乡的文化内涵。观众反馈最多的是: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丽,这么博大深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满足了观赏欲和求知欲。

2、获取高知名度的必要手段

在雅典的奥运会举行的时候,一个中国姑娘写道:在这里可以感召到神秘的力量,也许能感到天后赫拉的低语。一位美国铅球名将表示: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变成诗人和哲学家。当太阳照耀到我头上时,我突然感觉得一种历史的召唤。写下这些话的中国姑娘住在陕西,与雅典相距十万八千里,她是怎么看到这一切并把它记录下来的?是电视。

电视最大的魅力在于可视,它不仅可以即时传递画面,还能够把旅游地的景色、特色,加以优化和美化,让人看到它容易被人忽略或难得一见的美景。如云海、佛光、海市蜃楼等。对旅行社来说,拥有声音和图像的电视,比任何其他传媒都更接近面对面的销售模式,这种覆盖范围广、权威性强的媒体平台,在吸引潜在的旅游客户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联想到我们凤凰卫视在中国申奥万里行和莫斯科申奥现场的苦辣酸甜,我体会到,在非物质的精神产品进入生产的情况下,支撑人类活动的框架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和高附加值产品正在谋求在全球产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媒体在炒作事件或其他产业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对电视来说,旅游业是一道无法抗拒的文化大餐,对旅游业来说,抢占电视平台,就是抢占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3、能够吸引专家、名人的深度介入

旅游品牌的打造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与专家、名人和名星的深度介入密不可分。而这种深度介入不是把他们请到旅游点转一转、住几天、参加一下研讨会就可以实现的。电视节目则使他们的全身心投入成为必然。一是因为电视节目面向千万双眼睛,专家和名人的言论与表现,必须经得起大众与时间的检验。二是电视节目必须求新求变,专家与名人深入其中才能有新的观点和思路。三是电视节目拍摄需要行走、需要时间,专家与名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会对要表达的事物产生感情与依恋,这种感情和依恋是产生灵感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凤凰卫视行走行动中,每次都少不了专家学者和明星的深度介入,如千禧之旅和欧洲之旅中,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的介入,《走进非洲》和《寻找远去的家园》中历史学家葛剑雄的介入,《穿越风沙线》时,诗人、环保作家徐刚的介入,都使我们的节目蓬筚生辉,文化氛围浓郁。而且,这种行动也为他们的研究与写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余秋雨与我们一起走过千禧之旅后写出的《千年一叹》,不仅成为畅销书,而且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

4、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旅游环境的改善

在我们强调电视对旅游的强力推销作用时,千万不要忘了它的另一种作用:建议与监督。由于电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自己的网站,与观众和网友构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它在介入旅游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游客的反馈,并对其中的问题与偏差进行监督与追踪,促使其得到改进。这一点对于一直期望建成旅游大省、但信息资源滞后的西部各省尤为重要。

事实证明,新技术,特别是电子、电视网络,有能力改变世界市场的运作和它的全球化趋势,也有能力改变旅游市场的运作和发展趋势。同时,人口中不同的群体和层面的意见反馈上来,能够抵消信息不畅造成的弊端和偏差。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传媒宣传 旅游 里拉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