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赵启光:中国孔子是私立教育的始祖

2012年09月24日 18:04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志文:奥数背后是学生负担和教育公平问题

刘伟:我觉得这个政策是很对的,要取消奥数跟升学挂钩,但是确实咱们中国有很多事情执行起来比较难,但是呢如果政府从这个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角度,去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说就解决不了的,因为中国有很多城市已经解决这个问题。

陈志文:这个我基本不看好它能解决,因为这政策不是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刚才我再强调,恢复小升初考试,把公平问题解决了,把孩子负担也降下来,把五个坑班,六个坑班变成一个坑,一个考试,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胡一虎:邹瑾。

邹瑾:我觉得这个是需要我们的管理者的一个智慧,因为我听说的消息说,市教委已经把这个权力下放到各个区教委了,由区教委来实施具体的实施细则,那我觉需要他们的智慧去做好这件事情。

胡一虎:作为一个奥数的培训师,你现在有哪些因应之道?

邹瑾:我实际上是非常希望奥数真的能够跟升学彻底取消挂钩,这样一来的话,我觉得它能够回归它本的本质。

胡一虎,还原它本来的面貌,本来的趣味。

邹瑾:对的。

胡一虎:小东。

王小东:奥数实际上是个怪胎,但它是实际专家学者们反对考试被逼出来的一个怪胎,在那么多年当中,取消过那么多次奥数就没有取消了,绝对不是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不真诚,政府的管理部门非常真诚地却取消不了,是为什么?恰恰就说明这种取消就是说它违背了社会客观规律,违背了市场规律对吧,它只是专家头脑当中的那些理想,那些占据道德制高点的那种想像而已,我认为这样违背规律的事,它还做不下去。

胡一虎:好,来,启光。

赵启光:如果取消奥数和升学挂钩的话,必须有配套措施,必须取消计划教育,然后才能实行,所以我们这不是一件小事,为什么取消实际上取消不了呢,因为我们整个的基础没有,如果要有决心取消奥数和升学挂钩,就必须配套措施从根本上跟上,各种措施跟上,特别是取消计划教育才可以做到。

胡一虎:请说。

观众:今天来不是代表我一个人,来之前也跟就是我的孩子的同学家长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多数的意见都是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这个是给大家一个真正公平的机会,之所以产生大家去学奥数,就是没有原则地去学奥数,就是因为这公平我们没有得到。

我想讲一下,就是我个人的感受,我是八十年代末期小升初的,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考试,大家实际上那个年代我觉得还是挺快乐,并没有那么沉重,而且也比较公平,你有本事你就考,没有本事你就那个上差一些学校,然后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拼爹,那个年代还没有到拼爹的时代,但是呢现在老说要减负,减负的结果是现在这个状态,我觉得还真不如我们那个时候考试。

现在我们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是孩子意愿的真实表达吗?所以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最根本是问问孩子,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我就是代表那个北京小升初传递一下家长多声音,大多数的家长现在处于非常迷茫的状态,不知道接下来的小升初会怎么样,然后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能够尽快出台小升初新政,让这些迷茫的家长不再迷茫,也让孩子们不再受折磨和煎熬。

如果说让所有的孩子都去抢这一个奥数的独木桥的话,就又成了那个我们常说的那句老话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的,大家想想,刘翔那么大人都摔起跑线上了,何况这么点孩子呢,所以我觉得给我们孩子留一点快乐的童年吧,谢谢大家。

王小东:我就说那个奥数,本来就是取消考试,给考试打折扣,出来的一个怪胎,一个替代品,当然它是不完美的,对吧,要改变这个绝对不是把考试和奥数一起取消掉,而是恢复小升初考试。

刘伟:我希望在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学校的水平尽量均衡化,使这个比较公平,而大家比较大力地发展一些私立的,比较高端的教育质量比较好的学校,特别是面向留学的学校,我觉得现在中国需要兴办一批,解决择校问题。

陈志文:我再强调,奥数本无罪,奥数背后是学生负担和教育公平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两个难题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恢复小升初,那么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对那些有特长,无论是哪方面特长的孩子一定不能一刀切,一定要给他们开一条路,这其中就包含数学。

杨东平:我们不可能退回到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之前,所以必须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的概念,但是在限制奥数的同时,要限制权力,要取消条子生、共建生、缴费生等等。

邹瑾:其实我也是希望能够恢复小升初考试,但我知道这件事情难度会非常地大,因为现在我们的高考制度决定了,我们将来一定是会去走高考这条独木桥。

赵启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要给孩子以快乐,给孩子以童年,给孩子以蓝天,不管我们采取了任何的措施,我们要从孩子这个角度设想,让我们的孩子将来不要怀恨我们,让我们孩子有美好的青春,用鲁迅的话说,救救孩子吧。

胡一虎:启光兄在最后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一直好奇,爱因斯坦如果到达了中国的这个土地,他会怎么看待中国的教育,知道在中国的这一份土地当中,每次谈到了教育改革,它是沉重的,它是压力很大的,它是很敏感的,也有许多的中国特色的,但是别忘了,正因为它敏感,正因为它沉重,也代表每一次的教育改革,它一定是万箭穿心的,背负了许多的阻力,也背负了很多的希望,但是从过去的历史知道,中国的教育在进行改革,往往带给的是父母跟家长一连串的问号跟纳闷,还有迷茫,无论如何希望这次能看到的是一个漂亮的惊叹号。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赵启光 始祖 胡一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