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纪宝成:内地人才多 不在乎几个高考状元赴港求学

2012年10月15日 17:34
来源:凤凰卫视

纪宝成:若一所大学对本国没贡献 不应奢谈世界一流

纪宝成(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第五一点呢,要统筹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科技和教育两张皮,这种状况改革到今天三十多年改革下来,居然不能触及这个方面,我们也感到很遗憾,我们多次提出来,国家的基础研究的这些机构,应当主要放在高等学校,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于高等学校学术氛围的更加浓郁,对于创新新型国家的建设,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像日本它没有什么科学院,它的基础研究很多都放在大学里面,所有大学投的多,科研这么多,我们国家怎么可能呢,我们的科学有强大的科学院,我为,不知道为什么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不能统筹加以考虑,我不敢说中国不要科学院,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哪些研究重点放在高校,哪些重点研究放在科学院,这是可以研究的。

还有很多研究应该放到企业去,放到企业去,当然国家放到企业去,这样的一个体制正在形成,正在形成,但是我觉得科技体制和高教体制的改革,应当统筹加以考虑,应当纳入议事日程。

第六,要统筹文理科的协调发展,坚决摒弃重理轻文的这样一个偏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现在经常感到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学生知识,专业知识很丰富有很多人,说没有文化这话说得极端了一点,但是总体讲说你人文精神不行,人文底蕴不行,我们现在的人才普遍缺乏的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长期在我们国家受到忽视,在高等教育阶段更是受到忽视,更是受到忽视,这个很重要问题是重理轻文。我们国家重理轻文是制度性的歧视,至今得不到解决,这个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有两院院士制度,文科一个也没有,理工科,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有国家三大奖,文科一个国家级奖也没有,理工科有三级国家级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文科充其量搞了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算是省部级。

所以像这样一种状况,它不是促进一种协调发展,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里面,造成了严重的不公平,我是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分,要面对这些问题。

第七,要大力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尊师重教是我们社会能够得到进步的,一个基本的一个社会表现,一个社会在繁荣发展富强的阶段,它一定是尊师而重教的,那么应当说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师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是比较普遍的,比较普遍的。所以我希望,在尊师重教问题上呢,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地优化,优化这个环境,有一些人是瞧不起教师的,是瞧不起学校的,对教育问题是不愿意多研究的,认为这是负担,是累赘,是有这样一些人,是有这样一些人,这种状况呢,我们希望能改进,要改变这个状况,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读书的空气,没有读书的空气,这个叫做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不起来的,我们现在规划上也都强调了,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型的社会就要读书,读书就要尊师,这个在制度建设上,在队伍建设上,在校风,学风建设上,都要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尊师重教的这样良好的环境。

这个尊师重教的问题呢,我还想,想特别强调一下这样一点,在高等学校来讲,学术自由非常重要,怎么样创造一个宁静圣界,自由和谐的校园环境,怎样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这样一个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一个环境,对于人才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科学研究的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繁荣都是极其重要的,干扰学术自由的基本上四种情况。

一种是政界人士不适当地介入。第二种就是我们在学校当过领导的这些,校长、院长、系主任不适当的言论,或者举措,或者我们的规章制度,它可能干预学生这一块。第三一种就是教授自己、学霸,学霸作风,大树底下不长草。第四种不理性的,不恰当的社会舆论,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干扰学术自由的氛围的形成。

因此,说明我们觉得一个学校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特别是学术自由的氛围,那是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最后一点第八,要大力创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办学国际性的这样一个制度环境,就这个制度环境要创新,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明多样化、政治多极化这样一个时代,特别是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在全世界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再加上我们国家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经贸往来非常频繁,培养国际型人才是极其重要的,而中华文明又是世界闻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没有中断过的一种文明,这样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宝贵的组成部分,怎么样使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世界文明,在新的时期更好地丰富发展,我们中国文化也需要走出去,中华文化需要走出去。

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提供办学的国际性,加强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但是我们现在有关制度,应当说远远滞后于这个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涉外的各种学术交流,办事的程序复杂,周期很长,还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各种各样的限制,在过去条件下有些限制是合理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就不合时宜,怎么样与时俱进地,创新国际文化交流的制度环境,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大学提升国际性,更多地培养国际性的人才,真正把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来,面向世界,在新的时期进一步得到落实,创新这个制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我讲了这八个方面呢,应当说都是跟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关系的,也可以说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几个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得好,我们高等教育就能够上个大的台阶,应当说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都已经有良好的基础,深化改革虽然很难,但是我们毕竟已经初步毕竟有了基础,毕竟有了积累,只要精心地去谋划,坚决地去实施,这些改革到位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我衷心希望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能有新的飞跃,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谢谢大家。

王鲁湘:非常感谢纪宝成教授充满激情,又充满智慧的演讲,下面呢我们进入一个现场互动的一个环节,对中国高等教育有问题,要向纪校长这个提出来的,要和纪校长讨论的请举手。好,这位同学。

提问:纪校长您好,我是人民大学2012级的新生,然后我想请问您的问题是,您是如何看待教育和就业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者家长他们来看的话,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孩子读完了大学之后,他能够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但是现在在社会上面,比较流传的一个说法就是毕业就等于失业,然后甚至是有些同学,他们已经找到了工作,但是他们的收获就是酬劳什么的,还不如民工和技工,那么有些人就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是高等教育的失败,那然后也有人说,这是我们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定的太高了,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就是纪校长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谢谢您。

纪宝成:这是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吧,高等教育也应该认真对待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事情要讲起来也比较复杂,高等教育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它实际上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个经济的支撑能力怎么样,一个社会就业的信赖能力怎么样,就教育它不可能脱离社会来发展,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就业问题你同样不能从教育系统,来谈教育问题,事实上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就业观要有极大的改变,大众化高等教育,然后再进一步的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的一个过程,人们的观念变革,其中就一个就业观念,如果希望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考试来入学,又希望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来要求,这个是任何国家,任何世界做不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入学水平是低的了,很低的,有的两三百分就取了,你大学要精英化教育阶段,像过去的样子来就业,国家包分配,和大机关,大企业,大城市,大什么,大什么,这个是不可能的,当然现在问题还是要就业了。

目前我们国家遇到的问题,一个是就业观念有问题,需要的岗位没人去,不需要的地方呢人才挺多,需要的地方人去得很少,只要看看我们农村的中小学教师,那个状况,那么多代课教师,你就看到人才其实很稀缺,我们国家如何以更好的政策,把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引导到社会需要,但是现在还不大愿意去的地方去,通过什么政策把他们吸引过去,我认为这是国家需要加以考虑的,毕业就失业这是很多发达国家,在历史进程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把毕业即失业压到最低限度,但是我不能保证每个人,一毕业马上就工作,现在恐怕不能保证,因为这个数量这么大,再加上这一两年所遇到特殊情况,就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显然在下滑了嘛,放慢了嘛,这样对就业问题呢,从宏观环境上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据我了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温总理亲自抓这个事情,我相信这个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社会逐步会,逐步地会加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这个解决的条件,是这么几条。

第一,我们招生的规模要考虑到就业。第二,我们全社会家长学生的就业观要进行调整,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就没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第三,政府的政策怎么样有利引导我们的学生(毕业生),比如说到很多需要的岗位上,而暂时不愿意去的地方,要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要考虑到人才储备的形式。第五,高等学校如何调整,人才的培养结构,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使我们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高等学校,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

王鲁湘:后排那位男同学。

提问:人民大学曾经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与宗旨,那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您曾经多次提出过,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那么就您认为我国目前的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儿?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谢谢您。

纪宝成: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很关心的问题,这个世界一流大学据我了解,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也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给世界一流大学下过定义。但是呢大家约定俗成,总是对世界一流大学有一些基本的,一些共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呢概括起来可以说,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一流这个含义,就看看我们是不是建了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呢,就可比指标来讲,我们比现在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上也相差差不多。比如说,生均教师,生均投入,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建筑面积,教学科研的面积等等,这些指标你大体差不多。虽然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殊情况,但是应该大体差不多,是可比的,这是可比标准。

第二条,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对你这个国家,你这个民族,要做出杰出的贡献,长时间的做出杰出贡献,这个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你如果对自己本国没有什么贡献,奢谈什么一流大学,你国内都不认可你,你怎么谈世界一流大学。

第三,要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学科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没有一流的学科,怎么说你的学术水平很高呢,大学是学术的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的殿堂,就是你学科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所以一流的学科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

第四一条呢,就是学术影响力,应该具有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可以进行对话,可以进行交流,它觉得你值得,值得它研究你,有着平等对话的权利,应该获得一种认同,应该也就是一种国际影响力。比如说我们当代中国崛起了,中国发展的模式,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研究,你这个大学能不能跟它进行对话,进行研究,你能对话,那我就是世界一流。有的人说现在我们国家有几所大学,基本上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有的人说那还差距很远。所以这个事情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对这个问题不敢肯定说我们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差距非常远,但是我觉得实事求是的讲,我们中国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大学,但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个水平,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普遍来讲,第一个差距教育投入,我们跟世界名牌大学投入比较起来,我们差距依然较大。

纪宝成(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第二,我们教师队伍的差距依然有差距,我认为差距最主要两条,一条国际性程度不够高,尽管现在已经很高了,跟十年前,跟五年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好像还有距离。第二,我们的教师怎么样有更多的精力,用到教学上来,用到科研上来,用到本校来,我们国家在体制变革过程当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实际上我们教师,有一部分教师精力是分散的。

第三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我们还不够,学术影响力应当说还有差距,可能还比较大,这一条呢,我觉得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外国的原因,很客观地来看待的话,我们很多的科学研究水平也是不错的,也是很好的,但是整体水平来讲,我们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显然我们现在是不足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面就更谈不上。

王鲁湘:根据《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到今天,进一步的改革需要更多方面的联动,牵涉到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体制和机制,纪宝成今天的演讲为高等教育改革中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提出了他充满智慧的建议。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不能等,更不能被其他方面的改革拖拉,而被动地向前挪步,固然我们要弄清改革的问题所在,明确方向所在,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在于积极的探索,在经历了一个大的跨越式的发展后,中国高等教育还将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纪宝成 高考状元 尖子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