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玫瑾:梦鸽情感不完整 其子情感有缺陷

2013年10月02日 13:52
来源:凤凰卫视

李玫瑾:部分案犯情感缺失令其作案丧失人性

傅剑锋:李老师你刚才也讲到,犯罪人的犯罪人格,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因为刚才说的好多的变态人格是相对比较少的,但是我以前在做采访,就跟踪了6年的一个山村,他那里也是,就是好多的暴力犯罪,一个是时间持续比较长,另外一个是,犯罪就像形成一种风俗一样,其中最让我惊诧的是,有一个少年,他当时的时候周围很多人去犯罪,我采访了他,他说我同情这些人,然后有一天如果老板拖欠我工资的话,我也可能会去抢劫,或者甚至会去杀人。结果这个话说完7个月之后,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我杀人了,我当时觉得不敢相信,后来陪着他去自首。就是说这样的一个村庄,后来这个犯罪,好像他们周围的村庄都一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我去做了很多的研究,但从信息学的研究,怎么理解,就是他自己说过的话,最后真的在某一天变成一种现实了。

李玫瑾:这是对的这实际上就是他的一种,他已经形成一种认知了,他认为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我一定会这样的反应,所以当他真遇到的他肯定就这样,这是认知的问题,当然他这种认知怎么形成的,来自他的原来的生活背景。

傅剑锋:还有刚才您说的教育的这个东西,我看到的也是这样,就是他那些村庄基本上就是少年、小孩在那里,父母都出去了,就他们其实都是没有太多的直接的父母爱在那里的,并且这样的状况在中国现在有2亿多农民共背景之下,大量地农村男童都是这么一种状况,这种危机我们社会怎么来防治?怎么来解决?

李玫瑾: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中国现在我认为非常,就是急迫的一个问题了,我曾经见一个16岁的少年犯,他也是在短短的两年之内杀了很多人,然后呢,杀第一个女孩的时候,从她身上翻出12块钱,我就问他,我说你为什么12块钱你就杀一个人,他说我不杀她她一直在叫唤,她一直在反抗。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她妈妈养她多少年,我说她辛苦,而且现在没有她了,她爸妈老了怎么办?他说我管不了那么多,我没钱怎么办。我说你为什么不去打工?他说打工太累,我做过保安,后来我了解他背景是什么,就他很小父母就出来打工了,把他撂给他姥姥,那么他姥姥根本管不住他,所以他不上学,然后到最后他姥姥,当他过了12、13、14岁,就带有破坏性了,他姥姥说这孩子你们自己管。于是爸妈一天就把他从农村接到城市,那你想这孩子要知识没知识,要观念没观念,要技能没技能。然后他关键从小松散惯了,让他站保安他都干不了,他说我站那一天我受累。

傅剑锋:我再说一例子,我在那个,像刚才说的那个村庄的附近的小学里面做采访,因为我当时也意识到我要去理解和了解他们的教育,老师们,包括校长跟我抱怨,说现在的这些留守男童太难教育了,没有办法教育,布置家庭作业他们不完成,上课里面的时候闹哄哄的,就这个问题。

窦文涛:失去了人类正常的成长规范。

傅剑锋:父母跟孩子,现在看的这个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轻型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

李玫瑾:你说的非常对,我认为现在我们都看到了奶粉,看到了空气,看到了水,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人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其实你可以研究这个,我们近些年一些案件,你会发现这类的案件在60年代要说穷,我们没穷过60年代。

窦文涛:对。

李玫瑾:要说乱,我们没乱过文革,文革多乱,可是我们现在这些丧失人性,不可思议的,包括刚才讲的儿童伤害的案件,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所以很重要一点,就这些作案人他的情感异常。而他的情感异常在哪儿?就在于他作为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情感培养的过程缺失。

李玫瑾:父母在孩子6岁之前不应离开其身边

窦文涛:那您说跟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太快有没有关系?

李玫瑾:肯定有关,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为了在呼吁一个问题,当然这个话也说的很那什么,我觉得6岁之前爸爸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就6年。

窦文涛:6岁之前。

李玫瑾:不要离开孩子。

傅剑锋:我觉得这个能不能够像李老师,还有我们的好多教育学者,包括比如说国家教育部,这个事情能够发起一个大型的社会倡议,就推动6岁之前爸爸妈妈跟孩子必须要在一起,我们这个社会一定要积淀这种爱,亲情。

李玫瑾:对,第二步就是国家要在教育上投入,就是教育要跟上,绝对不能让孩子(不上学)。你比如说国外很多国家都有规定,如果这个孩子是适龄学生,在街上游荡,那肯定警察就要把你扣上,我们就没人管。

[责任编辑:刘子源] 标签:马加爵 李玫瑾 李天一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