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龙”号探访北极航道引国际社会紧张
桑宝拉:你要一些吗?
黄海波:我?
桑宝拉:是啊。
黄海波:好吧。尝尝。
桑宝拉:这真的很好吃。
黄海波:生的海豹肉。
桑宝拉:好吃。
黄海波:很新鲜。
解说:在因纽特部落里,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愤怒地大发洪水,因纽特人便登上了自己造的皮舟,随水漂流,他们在皮舟里缺乏食物,可就在他们快要饿死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头弓头鲸,甘愿献出自己的肉,为他们提供食物,因纽特人因此得救。这个传说在因纽特人中妇孺皆知,所以因纽特人对鲸一直心怀感激。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捕到鲸鱼,他们都要举行古老的仪式,先给鲸鱼洗澡,再把一斗水灌进鲸鱼的嘴里,据说喝了水,鲸鱼就可以投胎转世。这种人与自然的平静融洽,一直持续了几千年,直到欧洲殖民者们的到来,他们发现鲸鱼的油脂和海豹的皮毛所带来的暴利,正好符合他们对财富的追逐。自此,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开始层层剥开北极这块原始的土地。
经过将近九天的编队航行,雪龙号终于驶出了北方海航道的结冰区,结束了俄罗斯破冰船的领航,开始了在无冰的巴伦支海的独立航行。而在巴伦支海的北面,斯瓦巴德群岛悄然矗立在平静的北冰洋上,尽管远离欧亚大陆,但这块饱经沧海桑田的岛屿,却永远定格在许多不为人知的北极故事里。
时间倒回到1607年,当新发现的斯瓦巴德群岛海域鲸和海象成群的振奋人心消息传到欧洲,一场大规模的捕鲸从此开始,捕鲸者在捕获鲸鱼之后,将鲸油提取,鲸须留下,鲸鱼肉随之丢弃,于是,欧洲的贵妇人就有了裙撑,时髦的手袋,工业发展也有了制造肥皂、燃料、润滑油的原料,这样的杀戮直到十九世纪末,随着该海域的鲸鱼数量大幅减少而逐渐停止。然而,斯瓦巴德却并未因此得到片刻的安宁。1900年,岛上发现了工业生产急需的煤,一时间,矿山、烟囱、铁架林立。
与斯瓦巴德首府朗伊尔宾相距60公里的小镇巴伦支堡,就是当时兴起的煤矿开采地之一,不同于朗伊尔宾典型的北欧风情,从巴伦支堡这些带着浓浓苏联时期风格的建筑,便可知这里的主人。然而,一踏进小镇,空无一人的街道,让这里的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黄海波:你好,你好。请问您讲英文吗?
当地居民:是的,我可以,你住在这里吗?
当地居民: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事要做。
黄海波:不行。长的很像一个矿工的,一个俄国人,搭话的时候,那个穿紫色袍子的大婶,跟他打招呼说,不要接受我们的采访。
解说:我们与那个男人的对话,被一个从后面楼里走出的女人严厉喝阻,这种似乎只能在专制国家才会见到的警惕和小心,更增加了这里的神秘。街道旁树立着一座煤炭纪念碑,碑旁边的宣传画上工农兵神情激昂,钢花四溅,仿佛在述说着那个辉煌的时代。当时,拥有着天时地利的前苏联,可算是开采大军中的佼佼者。1926年,苏联从瑞士手中购得派拉米丹煤矿,又于1932年从荷兰人手中获得巴伦支堡的采矿权,加上格鲁曼宾煤矿,在这小小的斯瓦巴德岛上,苏联一共占据着三地的开采业,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经营问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人相继撤出派拉米丹和格鲁曼宾,仅留下巴伦支堡一处继续运营。而如今,这里也再没有了昔日的风光。
黄海波:在九十年代,这个地方有一千九百多人,将近两千人生活在这里,现在只有三百多人。
解说:尽管现在巴伦支堡生产的煤只能供应小镇自己的需要,同时,俄罗斯的极地煤炭公司也需要政府大量拨款,维持运转,但俄罗斯并没有打算关闭这里,而是重金吸引很多乌克兰人到这里来维持煤矿的基本运行,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一撤走,挪威人就来占据这里。这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列宁像,静静地立在巴伦支堡的中央广场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见证了各国在此地的你争我夺。而现在,他将和乌克兰人一起守护这块被俄罗斯人占据的领地。
然而,与巴伦支堡现在的宁静相比,人类对北极的攫取从未停歇,继捕猎鲸鱼和开采煤矿之后,整个北极又陷入了另一场热火朝天的争夺之中,因为北极发现了石油。
张侠(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北极的油气资源开发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概有,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勘探这个石油了。
张耀:根据很多国家的一个地质部门、科学部门的研究,认为就是说北极很可能是人类仅剩最后一个大的一个资源宝库,那么它的石油和天然气估计的蕴藏量可能达到整个世界的四分之一。
解说:1920年,北极地区第一口陆上油井在加拿大马更些河谷开钻。从那时起,北极沿岸国家相继投入到油田的勘探当中,都希望在资源瓜分浪潮中,分到一杯羹。
赵楚:俄罗斯是率先在这个地区展开了很大规模的一个资源勘探,包括开采,试开采的一些钻探的一些活动,像挪威,它在北海地区,在这个所谓比较寒冷的海洋地区,已经有很丰富的这种能源勘探的这样的经验,像丹麦就提出说,我整个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计划,我的开采计划,就把正式的规划、计划,全体性的计划都推出了一个水面,推到了一个国家政策的一个层面。
张耀: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或者是南美地区,或者是那个非洲地区的石油,经过十年、二十年以后,经过不断的开采以后,那么它的采油成本会越来越高,它的出油量会越来越少,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世界各国就会去寻找新的能源来源,那么到那个时候,北极的能源优势就会逐渐体现出来,因为你这里能源成本上升,就意味着它的能源成本会下降。
解说:不过,虽然北极资源前景可观,然而开发所要面临的问题仍待解决。
张耀:北极地区处在一个高寒地带,它的气候和一般的温带地区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对于你的开采,需要的特殊条件,是非常严苛的,它对你的设备、对你的人员,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对你的运输方式也有特殊要求。
张侠:北极的资源的话,包括航道的利用的话,那你还是要靠外部的市场,不然的话,你这个资源开发出来给谁用。
美苏冷战使北极地区蒙上浓重的军事对抗阴影
解说:尽管一连串问题仍然摆在面前,但北极仍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投资者们前赴后继。根据英国一份最新报告,在未来十年,北极地区可能吸引一千亿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将主要流向能源的开发。随着北极的潜力逐渐被挖掘,各国早已虎视眈眈,在资源争夺的背后,北冰洋上的暗战已经掀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极航道在盟国对苏联的支援行动中功不可没,但与发生在陆地上的战事相比,北极并没有成为主要战场,而这段历史也渐渐被人遗忘,但是,对于目光敏锐的政治家和军事专家们来说,北极的战略价值早已让他们欣喜若狂。二战结束后,各国还未从战争的残垣废墟中走出,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却再次走上对抗,冷战的铁幕就此降临,而北极也再度被蒙上战争的阴云。
张耀:在冷战时期,北极其实它唯一就是说能够进入新闻焦点的就是因为它是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把北极作为他们的军事占领区。
赵楚:北冰洋本身它在三洲的一个顶端,从这个大国战略对抗这个角度讲,它的地缘意义并没有消失。
解说:虽然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并未发生正面的战争,但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下,为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美苏两国仍然在北极展开了海陆空全方位的争锋。上世纪50年代,为防范苏联战机的入侵,美国开始实施从阿拉斯加到格陵兰岛的庞大军事计划。
赵楚:进入五十年代之前,大国的争夺已经进入原子时代了,因为那个时候,洲际导弹还不成熟,扔原子弹是要靠飞机的,美国就有一些人开始考虑,苏联会使用轰炸机,通过北极航道对美国进行入侵,因此美国在1954年就提出了一个倡议,提出了一套政策,就是说要从格陵兰到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到美国的北部,建立一条不间断的监视网。
解说:到50年代末,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和第二颗人造卫星,这标志着两国的导弹投射技术已经取得突破,除了飞机投射以外,从本国的陆上基地发射,即可打到对方本土,转眼之间,一向荒凉冷漠的北冰洋沿岸成为了全球导弹布设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亓乐义(台湾军事评论家):因为北极圈,它是在地球的最北端,它是几个大洋的结合点,导弹试射的时候,是越靠近北极距离就越近。
张侠:那个时候像现在还在那里运作的导弹防御系统,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
解说:针对苏联导弹的威胁,从1961年起,美国开始在格陵兰岛的空军基地上,运作“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这一系统也是“北美防空司令部”侦测和追踪全球洲际导弹的重要据点。
亓乐义:美国把北极当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导,就是反导,反飞弹,反导弹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前沿,所以美国在这边布防是反导基地。
解说:就在这样的对峙之下,掌握对方详尽的军事动向,成为一旦发生擦枪走火之后,能够迅速反应的有力保障,因此,除了进攻武器,与防御系统的部属之外,侦察与反侦察成为冷战中美苏两国博弈的又一重点。
赵楚:这个在冷战期间,美苏因为我们知道在核对抗互相确保毁灭的战略之下,就开火,开枪,不是一个主要的业务,那平时在做什么呢?做互相侦察和监测。随时保持侦察要控制对方的动态。
解说:1955年,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在日内瓦举行高层会议,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向苏联提出“开放天空”和“北极地带监测计划”的倡议,即美苏两国相互允许对方利用侦察机对几方军事设施进行空中侦察,以避免因军事不透明而造成的紧张。倡议提出后,苏联于195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正式拒绝,从此,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北冰洋上空的谍报战一刻未断,而这一拒绝声明,也为二十五年后震惊世界的大韩航空007空难埋下伏笔。
1983年8月31日,大韩航空一架代号为007的波音747的客机计划从美国纽约经阿拉斯加飞往韩国首尔,机上搭载着240名乘客,以及29名机组人员,然而,在从阿拉斯加起飞后不到半个小时,飞机逐渐偏离了航线。8月31日晚十点四十九分,班机偏离预定航道以北22公里,进入阿拉斯加美国空军雷达站的监控范围,但因雷达站没有管制权,因此并未发出警告。9月1日零时五十一分,苏联的防空雷达发现这架飞机在勘察加半岛的东北飞行,而就在此前数天,苏联萨哈林岛的防空雷达站,刚收到强风的吹袭,防空系统出现缺陷,由于冷战意识的作祟,这架飞机被苏方判定为执行间谍任务的美国军机。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