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雪龙”号探访北极航道引国际社会紧张

2013年02月18日 14:01
来源:凤凰卫视

经过协商谈判,雪龙号最终同意接受俄罗斯舰艇的强制领航,按照俄罗斯出具的官方价格,雪龙号需要支付四百万人民币的领海费用。

杨慧根:最后经过谈判,我们是按科考船的标准,我们是为了科学考察目的,取得了他们的许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他们北方海航道这样一种主张的认可。

解说:漫长的旅行,逐渐清冷的空气,雪龙号一路向北,慢慢驶入北极圈。

白响恩(第五次北极科考雪龙号二副):我们到了那边,我们有一个活动就是猜冰,有一张图就是贴在餐厅里面,就是每个人可以去写一个经纬度,谁的这个经纬度能够离第一眼看到海冰最近,那他就能获得大奖。温度越来越高,冰融现象越来越多,它融了嘛,这块冰就会漂出来,一年比一年看到得要早。

解说:三十年来北极冰盖以惊人的速度消融,有科学家预测,到2040年,北极将出现无冰的夏季,但是当科学家们为这一毁灭性的灾难忧心忡忡时,另一些人却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北极航道即将开通。

张耀:那么很可能在50到100年间,整个北冰洋就可以成为全年通航地区,商业贸易会更有效更迅速。

赵楚:商船能过的地方军舰就能过,在冷战期间我们看到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演习,好像叫东京特快,作为环太演习的一部分,就是每年会有一个美国的本土军事力量,快速返回亚洲,对东亚进行增援的这样一个演习,那随着北极航线的逐渐开通,数千公里的航程被缩短,那么未来对于相关国家的军事态势,会发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

解说:人类探索北极航道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世纪,当时阿拉伯人垄断了通往亚洲的陆上交通,欧洲被迫开启了辉煌的大航海时代,但随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又把守了大西洋的南方航线,后起的航海国家荷兰和英国,依然将目光投向了北方。航海家们从欧洲的北部启程,沿俄罗斯北岸向东,希望可以到达亚洲,但却大多损兵折将。后来,探险家们又尝试向西航行,经加拿大北部海域到达亚洲,却也同样命丧这白茫茫,天寒地冻的冰层上,直到1725年,沙皇彼得大帝,发起大北方探险,俄国探险家维他斯·白令到达了欧亚大陆的东北角,并将那一片海域取名为白令海峡。而直到1879年,芬兰人诺登舍尔德率领两艘轮船从瑞典哥德堡出发,穿过北冰洋,越过白令海峡,到达日本横滨港,才终于实现了“东北航道”的第一次贯通。

杨慧根:这条航道会极大地缩短中国和北美、北欧之间的距离,大概缩短3000海里,那么从上海到鹿特丹也好,到纽约也好,都几乎可以缩短整整一个礼拜的航程。

解说:但是常年冰封的北冰洋航线,并没有在商船中得以推广,倒是进入二十世纪后,政治家与军事家们先后都盯上了东北航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与纳粹德国更在这条航线上展开了一场殊死的争夺。

赵楚:随着德国向苏联进攻,对强大的,具有陆上力量的苏联这种支持,就成为盟国抵抗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因素。

解说:当时通往苏联的国际交通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经太平洋航线,到达位于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赵楚:从远东穿过当时的这种铁道和路线,到达战场的前沿,还有超过两千公里的距离,也将带来很大一个成本消耗。

解说:第二条交通线,则是以黑海诸港口为重点的伊朗铁路。

赵楚:通过南线巴尔干这样一个航线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也是在被德国控制的区域内。

解说:同盟国只好另辟蹊径,最终将援助物资从冰岛启航,送往位于苏联北方的两个港口,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赵楚:这条运作除了它的航线比较近,摩尔曼斯克有这样优良的港口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整个北极地区,纳粹要去采取轰炸、干扰部署部队的行动,也很困难,所以摩尔曼斯克航道在那个时候它作用如此重大,就是它提供了一个可以由北美,由盟国的主体部分向苏联进行不间断的,大规模运补这样一个管道。

解说:从1941年9月航线开通,至1945年5月运输结束。同盟国利用北极航道,先后向苏联派出37支护航船队。37艘单独航行的船只,以及共计743艘运输船,并将包括1万4千架飞机,7056辆坦克,以及13.16万挺机枪在内的,约四百万吨物资运到了苏联。经此一役,苏联更加不愿放弃对东北航道的主权要求,并坚持东北航道是其历史水域。2012年7月,当中国科考船雪龙号来到这里时,需要听从俄罗斯人的调度,接受他们的领航,而根据俄罗斯的规定,领航路程由楚科奇海开始,出喀拉海结束。

白响恩:他通过高频跟我们通讯,告诉我们一个经纬度的一个范围,然后等全部的传播集结好了,他统一发号施令说,你是编队的第几条船,它走了我们再跟着它走。

张耀:对俄罗斯来讲,如果掌控了这条大通道,所有利用这条水道的外国商船,那么必须接受俄罗斯的强制引水,而且要接受俄罗斯的破冰服务,但是你要缴纳费用,这个对俄罗斯的经济来讲,它认为它是一个巨大的利益。

解说:尽管必须接受俄罗斯的强制领航,雪龙号在出发前,还是购买了相关的资料,俄文版的海图,只是,这些资料带来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李春花(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我们这次仅仅购了一幅SAR的那个图,那个是一幅就两万多块钱,而且只是覆盖了,可能是一百多公里。就是说如果一旦你进入到厚的冰区的话,因为你没有一个局部的详细的海冰信息的话,你可能不知道往哪里走,能够走出来。

孟上(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测中心研究员):北冰洋的这种海雾是非常多的,这一次的航行过程中也是遇到最主要的影响航行的,就是气象条件方面,就是一个雾的问题。

解说:尽管深知东北航道的商业价值,但是苏联出于政治和战略考量,一直禁止外国船只通过东北航道,直到1987年10月1日,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才宣布,重新开放东北航道,苏联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但是又由于海冰的阻塞,东北航道的商业价值始终难以凸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黑海失去了重要港口,在波罗的海又受到西方的牵制,所以逐渐把注意力专注于东北航道上,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东北航道,希望东北航道的开通能够给当时极度萧条的俄罗斯经济发挥刺激作用。总统普京也不止一次强调东北航道在国际商业运输中的重要角色。在俄罗斯的极力推动下,加之气候变暖,海冰消融,新一轮开发东北航道的热潮被掀起。

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两艘货船“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从韩国装货出发,向北航行通过往年因冰封无法通航的“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成为首批成功穿越东北航道的商船。2011年9月,挪威楚迪航运公司使用抗冰货轮,装载了41000吨铁矿石,从挪威的希尔科内斯港起程,穿越东北航道,将铁矿石运往中国,自此中国在北极航道开发中的角色逐渐显现。

张耀:中国的大部分对外贸易主要是和北欧国家和北美国家,这个北方航道最大的一个利益,其实就是从西欧通往东北亚,或者是从北美通往东北亚。

解说: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中国的贸易进出口以及能源进出口严重依赖海上运输,而其中90%以上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然而沿途地区政治不稳,加之南海争议不断,这条航线像是被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随着东北航道的开通,人们似乎看到中国的“马六甲困局”像是要解开了。

张耀:和现在中国的通过马六甲走印度洋,首先最简单就是说距离的优势,第二个就是说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出那个马六甲海峡,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然后整个阿拉伯国家现在都处在动荡之中,除了海盗以外,你要进某个港口补给,进某个港口卸货,都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一个因素,北冰洋航线,一个它没有海盗。另外一个,北冰洋沿岸它的所有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国家处在一个地缘政治非常动荡的,对一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走马六甲海峡经过印度洋,通过苏伊士或者是好望角,它的确是有很大的一个优势。

北极冰盖逐渐消融 北冰洋出现新兴国际航道

解说:在加入编队之后,雪龙号即将开始在冰区的航行,北冰洋上的雾渐渐升起,更加艰难的时刻也将到来。

汉斯和桑宝拉,这对生活在加拿大雷所卢特的因纽特夫妇,今天准备去为这难熬的冬天补充一些食物。而他们的食物正是海豹。作为北极最早的居民,当一万年前因纽特人的祖先跨过冰封的白令海峡,来到这片茫茫荒原时,为了生存,因纽特人便开始捕猎海豹和鲸鱼,以肉为食,皮毛做衣服,油脂用作照明的燃料,骨头制成工具。对于信奉万物有灵的因纽特人来说,对待这些猎物,他们依然心存敬畏。

[责任编辑:楼楚楚] 标签:北极 雪龙 北冰洋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