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为人民服务”来源:毛泽东为《大公报》题词

2012年06月18日 12:43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傅国涌:“九一八”之后全国上下民意喧腾,要求抗日,而且是要立即抗日,你要对抗这样的民意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要付出生命代价,《大公报》里面有人扔炸弹进来,几次有炸弹扔进来,这是需要道德勇气来扛住的,这不是说是一般的人能顶得住的,但是他们有他们的判断。

解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是著名的知日派,他们认为中日问题非一朝所致,两国力量悬殊若仓促开战中国只有亡得更快,“九一八”后的第三天《大公报》召开全体编辑会,宣布日后的编辑方针是“明耻教战”,所谓教战即开设军事周刊,介绍国防军事知识,“明耻”则是撰写1871年以来的中日关系史,让国人了解外辱之由来,而这一重任落在了当时只有28岁的王芸生肩上,王芸生是天津静海人,出身微寒,在茶叶铺当过学徒,靠自学成才,曾经在国共合作时期,先后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四一二”清党事件爆发之后,他看厌政治宣布脱离一切党派,专心著述。1929年既无文凭又无背景的他,屡发文章挑战《大公报》社评,竟与张季鸾不打不成相识,被揽入《大公报》做编辑。1932年初配合“明耻教战”方针,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开始连载,持续两年无一日中断。

王芝瑜(王芸生之女):当时也是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很多资料是直接看日文摘选,反正是挺刻苦的,所以那个时候我父亲曾经有一个毛病,就是一问大夫,大夫就说压力太大,他就是工作特别紧张就流鼻血,一流鼻血就是那个痰桶,半痰桶、半痰桶的的血,所以他经常是贫血。

《大公报》西安事变发出最强音 翻印数十万份空投西安

解说:王芸生呕心沥血所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后来被集结成书,无论是蒋中正还是毛泽东都对此书爱不释手,这套巨著在文革期间还意外成为了王芸生的救命稻草。不过这是后话,眼下时局不稳,北方飘来的风中硝烟味道渐浓,《大公报》要在天津租界苟安,已是不可能。吴、胡、张三人几经考量,做出了一个改变《大公报》命运的决定到上海去。上海福州路和山东中路一带是老上海出版业的大本营,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申报》和《新闻报》的天下,1934年来自北方的《大公报》刚踏进上海滩就碰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4月1号《大公报》沪版创刊,然而报纸发行的头三天,全市报摊都见不到货,原来是地头蛇把报纸悉数“吃进”,不让老百姓看,目的是给初来乍到的《大公报》一个下马威。总经理胡政之只好请“海上闻人”杜月笙出山,宴请上海报业老板这才云消雾散,在大上海站稳了脚跟。这一年蒋介石仍在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2月他调集30万中央嫡系部队,围攻陕甘宁红区,并亲往西安坐镇督战,不料,兵谏发生了。据《大公报》编辑许君远回忆,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大公报》上海编辑部内肃然一片,张季鸾沉郁地坐在桌上只吸烟不讲话,晚上收到张学良专电,详列“叛军”几项主张,他看了神色黯然,在屋里绕了几个圈,却依然一语不发。张季鸾内心的忧虑不无道理,他与张学良素有交情,对于东北军的处境亦表同情。但此时发动兵变,一旦开启战端,恐将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更重要的是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的是与张季鸾关系亲密,以“国士”待之的蒋介石。1927年12月1日,意气风发的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婚礼,发表文章称今日结婚后就可以安心尽革命责任,还说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义。第二天《大公报》赫然登出了一篇大煞风景的社评,文中张季鸾评价起了蒋介石的人生观,大骂其是“不学无术”。

傅国涌:他觉得你作为一个军头,总司令,你可以这样说,你也可以把爱情、恋爱看作至上,那千千万万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那些流血牺牲的将士,你置他们于何地。

解说:不过让张季鸾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并未对此怀恨在心,通过陈布雷的引见,张季鸾在1928年夏天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二人“悦然面晤”交谈甚欢,据说从这天起,蒋介石便尊称张季鸾为“先生”,此后十余年从未改变。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季鸾有一个思想就是报恩思想,他说人生下来就要报恩,报国恩、报亲恩、报师恩,对国家我有责任我要报恩,这个土地养育了我我要报恩。那么蒋介石对他有一些礼遇,所以他就有这种要回报的思想,以国士待我,以国士报之。

解说:12月12号这晚,张季鸾最终决定只在第二天的要闻版头条刊登消息,不配发社评。13号他彻夜未眠,第二天社评《西安事变之善后》见报,提出“解决时局,避免分崩,恢复蒋委员长自由为第一义”。16号再发社评《再论西安事变》呼吁事件和平解决,18号《大公报》发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这篇文章成为民间报纸在西安事变中发出的最强音。南京政府把载有此文的第二版翻印数十万份,由飞机空投,纷纷扬扬地散到了西安城内。据在《大公报》兼职的陈纪滢回忆,当时参加事变的几位东北军将领说,看了这篇社评又激动又泄气。大家都说,《大公报》不支持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12月24号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25号张学良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苦心呼吁的和平结局最终实现,张季鸾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6号发表《国民良知的大胜利》称“精神上更加团结的中国,从今天起,将要进入一种新阶段”。

傅国涌:他认为在这样一个面临外国入侵的年代,国家要确立一个政治重心不容易,蒋介石已经是一个重心要把这个重心去掉重新造一个重心,来不及了,来得太慢,国家会灭亡,民族会灭亡。

解说:西安事变之后抗战时间表被戏剧性地仓促提前,国难当头,《大公报》与“国家中心”的关系日渐紧密,不过这份以言论独立为追求的民间报纸,对于中国大地上的另一股政治力量却从未吝惜过它关注的目光。

方汉奇: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红军长征到哈达铺的时候,原来的设想是北上抗日,但是到哈达铺以后,毛泽东看到了一份《大公报》,报道陕北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在活动,当时就决定去陕北,把整个长征的空军带到陕北。

解说:毛泽东究竟在1935年秋天,看到了《大公报》的哪一篇报导才做出这个改变红军命运的决定,如今已无确实证据可考,不过《大公报》在这一时期对于红军的报道并不少见。事实上早在1930年蒋介石连续围剿红军之际,《大公报》刊出的却是“红军纪律严明”的消息,而真正让红军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是范长江的“西北通讯”。

范苏苏(范长江之子):在1935年的时候我父亲就是一个25岁的一个年轻的一个学生,他对苏区很感兴趣,他就觉得这个是个新鲜事物,他听说红军从1934年的10月开始就北上了,他很想了解红军北上的原因和红军北上的情况,最后他去找胡政之就把他的想法说了,为什么要去西北考察,胡政之当时就答应了。

解说:1935年7月范长江以特约记者的身份从成都出发,用了10个月时间走遍四川、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将几千公里的沿途考察写成“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这些文章后来集结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一连再版七次,成为当时中国最红的畅销书。1937年2月6号已是名记者的范长江,第一次访问延安,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

[责任编辑:胡淑丽] 标签:大公报 人民服务 毛泽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