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先锋文学的摇篮
核心提示:1980年底,全国27家文学期刊的主编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举行会议,期间,有人提出了“四大名旦”的说法,除了老旦《收获》,正旦《当代》,刀马旦《十月》之外,广东出版的杂志《花城》,以其“婀娜多姿”而被称为“花旦”。
凤凰卫视10月2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80年底,全国27家文学期刊的主编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举行会议,期间,有人提出了“四大名旦”的说法,除了老旦《收获》,正旦《当代》,刀马旦《十月》之外,广东出版的杂志《花城》,以其“婀娜多姿”而被称为“花旦”。
广州的别名“花城”而《花城》杂志又诞生于广州,它的得名不言而喻。据《花城》杂志前任主编范汉生回忆,《花城》创刊号在1979年4月出版,第一次印刷就达到20万份,其后又加印两次,总印数25万份,范汉生还记得,那个时候办刊物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的审批程序,因为用的是书号,出的是丛刊。
《花城》创刊甚至没有报告广东省出版局,第一期发稿的时候,局长黄文俞找到责任编辑林振名,要求看看稿子说“你们是想绕过我是绕不过去的”。意思是说,你们以为用书号办刊物就可以绕过领导,他还是要过问的,黄文俞不但是广东出版局的局长,还有另一个更高的官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不过,黄文俞是报人出身,曾经担任《南方日报》的总编,他包容性很强,《南方周末》的创办人左方称,黄文俞是“广东最有思想的一个报人”,黄文俞在看过《花城》的稿子之后,对这份刊物表示支持,《花城》以丛刊名义出版了七期,直到1981年1月,花城出版社成立,才正式定名为《花城》文艺双月刊。
范汉生说《花城》是应运而生的,长期的政治压抑和文化虚无让人们对图书有一种渴求,希望图书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的饥饿,希望文艺能表现现实,能呐喊能互换能发出他们压抑已久的心声,这种借文艺倾诉的强烈欲望给了刊物以生机,也奠定了那个特定时期的文学基调,《花城》发行量最多的一期是六十五万份,范汉生至今还记得广州下九路新华书店门口排长队买《花城》的热烈场面。
创刊之初,《花城》主要是着眼于华南特色乃至于广东特色文学以及海外的华文文学,和其他地区相比,广东的文学创作群体力量稍显单薄,未能给予《花城》以足够的支撑,但是《花城》在引进介绍海外华文文学方面受到了好评,此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花城》杂志还刊登了大量当时年轻作家的作品,比如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林白的《万物花开》《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毕飞宇的《青衣》,东西的《耳光响亮》等等都是首先发表在《花城》杂志的。进入九十年代,《花城》更加注重文本的实验性和探索性,被评论家们称为是“先锋文学的摇篮”。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