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小健:社会没有道德比没有粮食更可怕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说:未来的人类世界离不开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儒学经典,《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在当下社会,《论语》的人学内涵有何价值?《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为您解

朱小健:《论语》文字浅显 人学内涵深邃

朱小健:刚刚讲啊,这儿有一个题目,叫《<论语>人学内涵的当下价值》,这里面啊,我想有三个关键的词语,第一个当然是《论语》,第二个是人学,第三是当下。

第一个呢,《论语》这个书,我们认为它是儒学的原创的第一书,原创是说,在这样的一个书的内容,记录的是孔子的话嘛,是孔子他的思考,他自己本身提出的这些理念;第二个呢我们说,它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定型的一个,第一个的元典,起源的这样一个著作,它影响着我们中华文化有两千多年了。这个书的名字叫《论语》,这个“论”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论”,“论”的这个小篆,这个小篆这边是言语的言,跟说话有关,这边是它的声符,这个“仑”,这个“仑”是什么意思呢?上面这个三角念成“集”,就是集中的“集”,三合一,集中,底下这些竖道就是竹简,竹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用来记录的,用来写字的,它是需要这样,中间的这样一个叫做苇编,牛皮绳把它串起来,串起来之后,它是一个什么形态的,是一个前后有序的形态,因此呢它有一个选择排序,有条理地来编纂这样的一个含义。

所以《论语》的“论”,它就启发我们这本书,它里面所收的这些东西是有条理的,把它编纂到一起的;那“语”是什么呢?“语”这边也是一个“言”,跟说话有关系,那边那个“吾”它所表达的是一个交流,所以“语”和“言”的意思也不一样,“语”是一个对话,“言”是自说,所以呢这个书,从书名上看,就是孔子的学生所记录的,还有后面的门人,还有更传代的这些学生们,他们所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言论,那里面这些话怎么样呢?就经过了选择了,之所以有学生把它编在一起,是因为它的这样一些理念,它的真理,它的这些光芒被认可,才出现这样的一部书。

解说:《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理念,历史上,《论语》影响中华文化两千多年,因此被认为是中华文化定型的第一元典,而《论语》的“论”意为有条理的编纂,“语”意为相互谈说。在学生认可孔子的理念,有选择的把他的言论记录编纂在一起后,才出现了《论语》这本书。

朱小健:这个书它主要的大部分是孔子的一些话,一些语录,所以它是我们国家的这种语录体的文本的这样一个滥觞,一个开头,而语录体这样的一种文本呢,其实在世界各个文明里面,都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一种格言呐,一种对人的启示,这样的都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种格言和这种语录体啊,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它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还原它的语境,你得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来这么说,可能有的话是在换任何环境也还是对的,但是有的话,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不完全是这个,就可能被理解得不准确,或者没有那么当时那样的有针对性。比如说《论语》一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好了,第一章放在那儿,我们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它是有条例的编纂,把它放在第一个,总是有它的用意的。

那我们现在想想,这个《论语》好像说的很简单吧?学习很快乐,朋友来了让人很快乐,如果你把它放到孔子曾经周游列国,曾经厄於陈蔡,曾经在匡被人家追,然后他那么多的君主都承认你说的真好,但是没有人实行它,他自己都以为要“道不行而乘桴浮於海”了;这个时候,“有朋自远方来”,跟他一起讨论,是不是跟简单的没有这个背景的“有朋自远方来”不同啊。《论语》里面它也记了很多的事,比如说《卫灵公》里面有这么一段,说“师冕见”,“师”是“乐师”,古代它那个时候的乐师多数是盲人,这个人叫“冕”,他来见孔子,“及階”走到台階那儿,孔子就告诉他,“階也”,这是台階,“及席”到他的位置那儿,孔子说“席也”,到你的位置了,然后都坐下来之后,大家都坐下来之后,孔子说了,说“某在斯,某在斯”,谁在这儿,谁在那儿,介绍给他。等他出来,他的学生子张就问他,说你今天这样,对着这个乐师说这些话,是“道”吗?孔子说就是“道”,这个“道”是什么?就是他的这样一个对象,一个视力有障碍的一个对象,一个人他的需求我们要满足他,我们要替他来,帮他来,看见外部的这样一个世界。

所以,宋朝人在这样的一段文字读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圣人之道,无微醒”,就是小和大“无内外”“有洒扫应对而上达天道”,就是“洒扫应对”就是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本身就是道理,就是人类应该遵从的道德,本末一贯。所以宋朝人呢说这个,《论语》这个书,一本书都要像这样去看,所以我们要看《论语》的时候,我们不光是看孔子说了什么,其实特别是《乡党篇》里面,很多孔子他做了什么,这个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主张和他的行为是一致的,而这个都是我们今天读《论语》可能要去注意的,所以《论语》,我们可以给它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它文字可能比较浅显,但是意思非常的深邃。

所以我们今天理解《论语》包括它的人学的内容,我想这都是我们要关注的。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子源]

标签:朱小健 儒学 论语

人参与 评论
2014-08-15世纪大讲堂 儒家与当代中国(一)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15/a96aa949-f613-4d99-8c82-70417ecf86ed.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