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小健:社会没有道德比没有粮食更可怕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说:未来的人类世界离不开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儒学经典,《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在当下社会,《论语》的人学内涵有何价值?《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为您解

朱小健:人学促人向善 可成社会和谐基础

田桐:感谢朱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那我们今天同学们呢,他们也是听得非常的认真,然后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想向您请教。

现场观众:想请教您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很迅速,它也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吧。但是呢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出现了一些公司的,比如说倒闭了、跑路了,然后呢还有中国会出现不管是企业也好,或者是个人也好,对契约精神很缺失。从论语学里边的仁智礼仪信当中的信,您看怎么看当下社会的这种契约精神?谢谢。

朱小健:我们提这个问题呀,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其实它不限在中国,它是一个世界的。最简单我们说,次贷危机的源头在华尔街,显然不在我们这儿,所以,诚信是一个人类面临的问题。《论语》怎么说呢?说“人而无信何以行之哉”就是能做什么事呢?就是说“信”,实际上是仁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和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所以刚才说了,如果没有信你走不远的,你也无法走下去,所以我们这个所谓的这些,非常多的这些欺诈的这些行为等等,如果他有可能也来学一点《论语》,也许有没有这种转变的可能呢?我们不敢说,但是我们想没有人包括他自己,他都不会说,诚信这个东西是坏的,不能守信。这个,这个恐怕这样的一个价值理念,它不会被更多的人,多数的人来认同,我是这么看。

现场观众:您好,我有一个小疑问,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掀起了一股热潮—儒学,这是为什么?

朱小健:好,你的汉语太好了,请坐。那个,世界真的掀起儒学了吗?好像有一点了,但是你说的那么热,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至少在我看还有距离。之所以是这样世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都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共同的地方,应该说可能都是人类共同伦理当中的,那些善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在东方的这个像《论语》,像儒学,这样的我们刚才讲的,柔刚相济的这种包容,这种综合,因为儒学我们今天没有去展开,它有和的理论,就是和谐的“和”呀,这个和叫和而不同。这个和并不是说,它里里边就没有,就是铁板一块,不是这个概念。所以包括中,中庸的“中”,这些理念,应该说对于当今世界往往容易冲突,往往容易不同的文明有一些对抗,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来说,它是一个有可能是人们寄予一个希望的,这样的一种学说。我想这可能是,假如真的像你说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甚至都在向它来,从里面吸取他们需求的东西的话,可能跟这个有关联,我这么想。

现场观众:朱教授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论语》当中的人学的一个内涵,它和我们当今,当下的一个人学内涵是否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的话,它又,就是能给我们提出几点不一样的地方吗?好,谢谢。

朱小健:其实呢,这里面涉及到当下的人学是什么?当下的人学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学者,不同的领域里边,就是思考的可能认识啊,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你说的这个当下,就是像刚才一开始,有一位朋友说的这个当下所指啊,是要有一个界定的。当然我想可能我们想到的是我们中国的,也许是这样,我们当下的这样一个人学的理念。我想我们中国的这个人学的理念,至少在今天,我们有着跟《论语》的这个人学的理念,相类似的这种范畴、领域,就是他们关注的,比如说人性啊,是吧?人,他人格怎么养成啊,是吧?人,他跟其他的动物的区别啊,这些关系。

但是具体的,比如说人的道德,区别于禽兽是有道德,这个道德是什么?这个道德在今天,我们完全是一个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呐,还是要有更多的当下我们亟需解决的,或者说我们所缺失的东西呢。我想我们都可以从《论语》的这个人学的内涵的里面去比照,去判断,去借鉴。那么我想人学,也会成为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个和谐的基础,或者说我们促人向善的一个动力。

田桐: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经说“你若真想成功,与其读成功学,不如去读孔子的书籍,它们更是成功做人的典范。”《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人学思想,细读《论语》,处处可以看出孔子对人,对人与人关系的重视,而这些人学内涵,则对于当今社会人类伦理的重构,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子源]

标签:朱小健 儒学 论语

人参与 评论
2014-08-15世纪大讲堂 儒家与当代中国(一)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15/a96aa949-f613-4d99-8c82-70417ecf86ed.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