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邓小平谈知青运动:300亿买了三个不满意

2012年09月03日 11:32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现场观众:非常感谢秦晖老师的精彩演讲,作为年轻人,我想说的是着眼未来,知青那一代人身上具有非常优良的品质,从逆境中获得了非常多的人生感悟和经历,我想请教秦晖老师的是,作为新一代的人,面对非常非常难的,所谓就业压力、裸婚、蜗居,面对这样的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面,我们年轻人怎么去应对这样的社会大转型,来更好地做出自己人生命运的一些选择,我想请秦晖老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一些建议,让我们能够在大的世界的,还有国家的民族命运进行转型的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怎么去努力地去奋斗,来看到自己的希望,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谢谢秦晖老师。

秦晖:对不起。这种励志的演说好像我是不太擅长的,尽管我自己有人说,也可以讲讲体会怎么怎么,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这个在一切逆境中,保持一种奋发的精神,我觉得这个是不需要多讲的,是吧,但是一个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说实在,当然有自己努力的因素,但是有的也不是完全可以。

比如说我吧,我觉得如果没有1977年、1978年这个考试的话,那我现在很可能就是,完全是另外一种处境,也不能说,就是比如说我现在能当教授,就是因为我什么有多大多大的努力,我也的确努力过,是吧,但是这个民族命运的确对个人使命是有至关重要的那个意义,而且我这里讲,一个民族要真的要摆脱厄运,要真的有光明的未来,它必须关注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命运,它不能轻而易举地就让很多人,就是我为民族而牺牲,或者为什么什么,他们主动要牺牲是可以的,但是你国家或者别人,你不能以任何高尚的理由为借口,来剥夺人们的自由,剥夺人们的选择的权利,是吧。至于我,如果我愿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这个你不能代替别人做选择的,这个选择权是应该每个人都具有的。

现场观众:知青运动这一段岁月是不可能被当做一种美好的岁月来回忆的,但是在网上,在影视剧里,我都看到了类似很暧昧的这种提法,包括《知青》这个电视剧,我的疑问是作为一种共同记忆的时候,它为什么会对这样的一种负面的记忆,会有一种比较暧昧的这种感觉,包括去年的时候,甚至有些知青穿上当时的衣服,坐火车要去到当年的那个地方。

秦晖:我觉得对过往记忆的一种怀念,这和否定这样一场错误的运动,这个我觉得并不是矛盾的,我们完全可以,而且甚至有某种自豪感,我觉得也是完全正当的,比如说我就跟人讲,其实我当然非常反感青春无悔这个说法,但是我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你不说讲那些高调吧,你就是就从我实际情况讲,很多人都被耽误了,我其实也被耽误了,但是如果从时间算我还算比较合算的,因为我那个下乡的时候最小,是吧,后来虽然待了九年,但是离开的时候年纪还不算太老,还能补得回来,是吧,但是这个事情不能为这场运动来解脱的,这个我刚才已经讲了,什么苦难的经历,都是也值得回味的一面的,这个农村说实在的,我觉得,我现在也经常回去的,但是回去这个是说实在的,这就是一种感情,而且我觉得我们在插队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美好的记忆,乃至建立一些美好的关系,比如说和我们的一些乡亲,是吧。

以前我们总要给它扣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说是我们接受了他的再教育,或者说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教育。大家知道,那个时代这两种相反的话都说过的,既说过要城里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说过另外一句话,叫做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是吧。实际上说实在的,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个体化的。我今天如果跟一个当年的乡亲保持了很好的关系,那我和他就是好朋友,并不存在着我代表什么某个阶层,他代表某个阶层是吧,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某个阶层和某个阶层之间的那种宏大叙事的那种意义,那没有的,是吧。我可以跟一个农民有很好的关系,我也可以跟一个教授有很好的关系,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一样的,是吧。就是一种友谊,友谊也好,什么也好,包括我们当年的奋斗,我觉得都是可以回忆的是吧,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美化知青运动的理由的。

这里我还要讲,刚才我们提到,其实这个运动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浓,但是这句话,并不是为了这个运动辩护的,是吧,所谓的意识形态的色彩,并不那么浓的意思是,我们经常讲意识形态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虽然做不到,但是动机还是好的,但实际上知青运动是有它不那么美好的动机的,这就是我讲的,所谓的意识形态色彩不那么浓的意义。

严格地讲,就是这个苦难对意志的锤炼,会不会也有比较好的那个影响,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有的,说实在的,一帆风顺出来的人,可能也成才率也不是很高,这个被苦难压垮了的人还是大多数是吧,但是适当经历一些苦难,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真的是对人的成才有好处,但是即使这个道理是对的,你也不能用这个事情来为认为地制造苦难来加以来做辩护的。

王鲁湘: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运动,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给出了基本看法。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至此历时25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无声无息中画上了句号。秦晖教授今天的演讲用其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为我们展现了在这一场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中,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青春、理想、信念、使命与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得出他个人的结论,让我们对秦晖教授今天精彩的演讲,再次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马超] 标签:知青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秦晖 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