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蒋介石最不堪的一个决定:撤离大陈岛

2013年04月01日 14:08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战争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人们背井离乡迁徙到陌生的地方,人们被迫举起武器走上战场。在战争面前,在历史面前人们是如此的卑微。多年之后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化成了一个个数字,每个数字背后却都有着一个个人的艰难成长,有着普通的卑微的人的万千故事,只是其中背后的辛酸却早已无人得知。

凤凰卫视3月2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一虎:大陈岛是距离蒋介石家乡最近的一座岛屿,在一江山战役之后,解放军证明他们随时都可以进军大陈。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大陈岛,这是他最不堪,也最不舍的一个决定,同时这也是1950年代,中国迁徙史上,最有秩序的一次撤离行动。这场撤退的背后,有着冷战年代,美苏之间公开的默契。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毛泽东则是想不花一兵一卒取得大陈,这群说着浙江话的大陈岛居民,他们并不知道,这场撤退是外交策略下的交换条件。

解说:《台湾好》这首歌曲,当年传唱了整个大陈岛,尽管多数大陈百姓愿意来台,可是对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世世代代的记忆都在大陈岛,对他们来说,这里是连根拔起的不舍。

王孙河(当年下大陈居民):我爸爸就不愿意来,为什么原因,我家里有三条船,房子有三四个,到台湾有饭吃,没有饭吃,我家里,在家里,也是可以过生活蛮好的,不是很富啦。我到台湾有没有饭吃,以后慢慢劝导劝导了,他(爸爸)终于来了。

解说:从大陈岛的公告上,我们看到,当年不愿意离开大陈岛的老人家,共有3人。

黄坚(战地记者黄仰山之子):有一位七十六七岁的一个老太太,全岛到撤离,就是她不肯走,到最后蒋先生,就是说经国先生有去,特别去劝她拜访她,她还是不肯走,那么经国先生就到最后也是,也是同意了,她继续留在岛上。

解说:除了极少数不愿离去的大陈人,还有想离开却走不了的老百姓,他们被弃置在上下大陈中间,一座不知名的小岛上。

方立(江浙“反共救国军”):我们大陈岛有一个小岛,思想有问题的,就送到这个小岛上面,有的是发牢骚啊,唱唱共产党的歌,都送到这个小岛。所以我们大陈岛撤退的,这个小岛上面有300多个人,就是在这个上面,那我们就撤退了。

解说:整个大陈撤运行动,是以Operation Kingkong“金刚计划”做为代称,这是计划的原件,上面写着撤离日为D-Day。

黄世忠(最后撤离大陈之国军营长):是在台湾国防部,跟美军协防司令部,美军顾问团,包括海空军一起联合起来,作为这个计划,空军怎么样掩护,海军怎么样子掩护,怎么样子运输,陆上的、海上的等等,撤退计划是一个很庞大的,很精密的一个计划。

解说:1955年2月8号上午8点,“国府”海军203号登陆艇,随同中美海军混合舰队,共157艘舰艇和航舰飞机31架次,集结在大陈周边海域。那是个灰蒙蒙的阴天,8号上午10点,大陈岛各码头聚集了大批人潮,有人背着棉被,带着行囊,有人背着祖先牌位和神像,在中美联军的指挥下,扶老携幼地上了船。

颜达中(大陈撤退来台“义胞”):美国人没有上码头来,美国人就在小艇上接我们,从这边舢板把我们接到小艇上的时候,你们看见小孩子。美军,那时候就看到美军,他就拿些饼干啦、巧克力啊、热狗啊给我们小孩子吃。在那个时候才看到美国人,在岸上,我们没有看到他(美军)上来。

解说:当百姓全数离去,剩下的就是“国军”部队的撤离,当时预计撤走正规部队10000人、“反共救国军”4000和40000吨的军事物资。

黄世忠:撤退的时候,原来做的碉堡要爆破,原来的铁丝网、原来的地雷都要扫掉,然后你部队才能够运动。

曹祥炎(当年下大陈居民):我们走的时候,不断地听到这声音,都在破坏了,因为大陈岛,建那个水库,大陈岛没有水嘛,那水库刚刚开建,我们就撤退了,那个当然要把它破(坏)掉。

解说:这是蒋经国和留在大陈的部队,在岛上举行最后升旗的画面。黄世忠当年戍守上大陈,他是最后撤离大陈的“国军”营长。

黄世忠:最后一条船是美军的LST803号,师长(胡炘)撤退之前,到那个阵地上去巡视,看看有没有遗留的这些武器、装备啊等等,然后(举行)升旗典礼,然后我们派人把码头打扫干净,不是落荒而逃,是有计划的撤退。

解说:“金刚计划”执行后,整个大陈列岛最南端,还有一个叫做南麂岛的小岛,尚未展开撤离行动。1955年2月25号,大陈撤退后两星期,台湾独立完全“飞龙计划”,带走最后一批南麂岛的“国府”军民。此时,大陈列岛最后的撤离行动,才算真正落幕。

方立:那南麂岛上面有600个大刀队,也有一个游击单位在上面,那个大炮,105的、155的加农炮,你怎么搬啊,那个命令来,说往海里面丢,那个105啊什么,往海里面丢,米啊、面粉啊,往海里面丢,每一个岛,有三个月准备粮,往海里面丢啊。

解说:一样物资都不留下,一个人都不能少的撤离行动,在1955年2月底,整个大陈列岛几乎不见人烟,只剩刻在石墙上的反共标语,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从此,大陈岛上世世代代的香火,经过这场跨海迁徙后,继续从大陈列岛,这些小岛,延续到台湾这个大岛,

1955年2月9号,16487名大陈居民,经历两天一夜的海上航程,来到北台湾基隆港的西码头,大陈撤离是国共内战下,最后一波大撤退,几乎所有大陈居民都到了台湾,一下船,他们就被欢迎的队伍包围,对他们来说,台湾既陌生又遥远。

曹祥炎:好像来到天堂一样,一看到基隆港口,哇,那个电灯照亮的,哇,好漂亮,从来没有看过的,因为(大陈)没有灯也没有水啊,对不对,看到这个灯怎么那么亮,非常地兴奋。

解说:刚下基隆港的大陈居民,分批被送往北台湾的宜兰,东台湾的花莲和台东,以及南台湾的屏东和高雄。这是当年大陈居民抵达台湾各地的历史照片,来到台湾后,他们被暂时安顿在,各地的招待所内。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江平] 标签:大陈岛 大撤离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