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近代首套语文课本仿制日本教科书体例

2012年02月21日 10:10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在《蒙学课本》的读书声中,南洋公学外院的学生们在一天天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是他们的身体,更主要的是他们的精神。

毛杏云:这一段也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从我们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的时候,他们受到了这些新学的教育,先进的一些思想吧,应该说还是打下了比较深的烙印。

解说:1901年南洋公学的孩子们又迎来了他们的一位良师,这一年张元济应盛宣怀的邀请,以一个罪臣之身来到这里,开始了他对普及教育的探索。

张人凤:张元济到了南洋公学以后,他就开始转方向,因为这是一个高校,高校你作为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要用的书,你不能局限于一个课题,必须得着重社会科学,经济啊,历史啊,地理啊,法律啊这些方面。

解说:在译书院工作期间,张元济出版了《原富》等大量西方文献和各类教科书,使南洋公学声明远播。1901年南洋公学总理何嗣昆因病亡故,张元济出任代总理,他建议盛宣怀开设特班,培养贯通中西的高级人才,1901年4月,特班正式招收了四十二名学员,其中不乏像李叔同、邵力子这样的优秀学员。而特班的总教习,更是请来了大名鼎鼎的蔡元培。一时间南洋公学人才济济,学风蔚然。

毛杏云:蔡元培他就允许我们的学生能够自己看一些报纸啊,一些书籍啊,讨论一些问题,另外呢他做题目,包括他辩论,都是和一些这个,现在说是一些大事,国家的大事,或者国际的一些事情都结合起来,就是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

解说:在特科班里,张元济和蔡元培一改原来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主的国文教科书,而推行《原富》、《天演论》等新学教材,并亲自为学生讲课,全新的教科书,加上优秀的老师和开放的学习氛围,南洋公学的学子们,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苏醒的中国人。

毛杏云:当时是对旧学的一种否定啊,使得学生好像很活跃,他自己这个,同学们写的有些作文啊,一些感想啊,蔡元培都是亲自给他们批改的,那么到了晚上的时候,有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到他的宿舍区,进行交谈。

解说:与这些无忧无虑的学生们不同,张元济担任南洋公学代总理的日子,却过得并不舒心,因为与美国学监福开森全盘西化的办学理念不合,张元济曾经几次向盛宣怀提出,辞去代总理的职务,但屡遭拒绝,就在这时张元济结识了商务印书馆的经理夏瑞芳,这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让他看到了普及教育的另一种道路。

张人凤:1901年,夏瑞芳就动员他投资,那么他投了一点资,当时他资金也很少,就让他夫人把一些首饰都卖掉,投了一点资,投资了以后呢,张元济没有直接去参加他那个工作,就是南洋公学有什么书都给他印。

解说:1902年,南洋公学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张元济辞去了代总理的职务,重新回到了译书院,汪凤藻接替张元济担任公学总办,在这个保守派的领导下,南洋公学的风气顿时沉闷了许多,一场风波也在所难免。

陈晓楠:1902年由《蒙学课本》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外院学生已经整体升入了中院,之前所受的教育让他们对骤然变幻的学校氛围很不适应,特别是中文教习郭镇瀛。这个顽固的守旧派,不但禁止学生阅读一切新书报刊,就连国文交差也选用《大清会典》和《圣武记》,这让学惯了《蒙学课本》的学生很是头痛。一天郭镇瀛发现中院五班在周末时聚会演说,鼓吹西方自由平等,他就以开除警告学生停止聚会,他说这样下去会酿出非常事件。果不其然,非常事件就发生了。

解说:这是南洋公学中院五班的一张合影,许多年之后一位同学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的记下了这次被称为墨水瓶事件的来龙去脉。

毛杏云:1902年10月份吧,那么就是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说实在的,平时呢同学们也还是有点意见的,就可能在教学的当中,对同学们管的比较严格,或者是开放性的教学不够,所以这位老师有一次到了教室里来以后,就看到他的座位上有一个空的洗干净的墨水瓶,于是他就非常恼火,觉得对他是种侮辱。

汪家熔(原商务印书馆  编辑):可能是什么意思也没有,那个教师他自己对号入座,空墨水瓶,知道了吗,肚子里没东西,影射,是影射,他就要查是谁。

解说:郭镇瀛在讲台上大发雷霆,他责令同学严加追查,随后又要开除三名无辜学生,并以隐匿不告为名,宣布全班记大过一次。满怀激愤的学生,找到了总办汪凤藻理论,但他不问情由,袒护郭镇瀛,坚持错误决定,更扬言让全班退学。

毛杏云:好,这一下子就闹到全校去了,全校同学觉得不服气了,怎么可以这样来处理这件事呢,所以呢引起了全校同学要求退学,那么这个情况下面呢,蔡元培他是应该说是很爱护同学的,特班也出来闹了,他首先就安抚了同学,希望大家继续上课,不要这么干,然后就是报告了督办盛宣怀。

解说:在盛宣怀那里,学生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1902年11月16日,全体学生打好行装,集体退学走出学校,素有民主思想的蔡元培也愤而辞职,与学生站在一起。

《新民从报》第一时间全面报道了这次学潮,并高度赞扬,实中国国民前途关系,第一重要事件也。随后《苏报》也做了深入采访,一时间学潮成了上海滩的焦点事件,并逐步蔓延到全国。

墨水瓶事件前后,南洋公学中院五班留下了这张合影,在照片上他们有的剪去了辫子,有的穿起了皮鞋,姿势和表情也由几年前的乖觉茫然,变得自信反叛,几年的新学启蒙,已经让他们从懵懂的少年,真正变成了民主自由的践行者。

陈晓楠:几年之后从南洋公学走出来的蔡锷、邵力子、黄炎培等人,纷纷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推出了一套体例完备的最新国文教科书,实现了他普及教育的理想,而这其中或许就有《蒙学课本》的光芒。

一百多年前初生的语文和苏醒的中国人,共同迈向了开放发展的道路。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体例 语文 公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