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丽萍:把生命的历程通过舞剧表现出来

2012年11月27日 16:07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在夏天盛开的,将在秋天衰落,随风而上的,也将随雨落下,失去羽毛的公孔雀嘎雅不可避免地面临死亡。痛失恋人的母孔雀萨朵在孤独与痛苦中握住神灵的手,杨丽萍一直在思索生命与爱,自由与牢笼,并把这些思索融入《孔雀》的舞蹈中,只是当神灵撒落一把雪花,化身孔雀的杨丽萍又将何去何从呢?

凤凰卫视11月26日《大剧院·零距离》,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她是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孔雀公主”,从1986年让她红遍九州的《雀之灵》到2012年被誉为“不老传说”的《雀之恋》。30年来,她以舞蹈的形式使自己与孔雀彻底交融,而如今,她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成就她的舞台,喜爱她的观众告别。

杨丽萍:把生命的历程,通过一个剧表现出来。

姜楠:大约在50年前,在云南大理的沧山洱海间,一个女孩的外婆在她的手心画了一只眼睛,外婆告诉女孩,跳舞就是与神灵对话。女孩从小就喜欢跳舞,每当音乐响起,她都会觉得身体无限延伸,灵魂也挣脱身体的束缚飘荡出去,感觉无比自由。似乎,她握住了神的手。

这个女孩就是杨丽萍,成名后,她常被称为“舞神”或是“孔雀公主”。50年过去了,最是人间难留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如今这只美丽骄傲的“孔雀”,正带着她的“封官之作”舞剧《孔雀》进行全国巡演。

媒体将这部舞剧称为“一代舞神”的“谢幕演出”。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杨丽萍用“时间”与“神灵”两个元素将她一生的经历与情感,定格于这方舞台。也许《孔雀》之后,再无孔雀。

解说:2012年8月23日,杨丽萍的最新舞剧《孔雀》在昆明拉开首轮巡演的大幕。之后她开始带着这部舞剧相继在广州、南宁、贵阳、北京、上海等25个城市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全国巡演,《孔雀》的制作方将这部舞剧称为杨丽萍的“封官之作”,媒体将其称为“一代舞神”的“谢幕演出”。于是舞剧《孔雀》在全国掀起了一轮“杨丽萍热”。无数喜爱杨丽萍的“孔雀迷”们,开始追随《孔雀》的脚步,从首演地昆明一路跟进,到广州、到上海,只为在一场场“最后的演出”中追忆无法留住的时光。

杨丽萍:经历了那么多,希望用一个舞剧把生命的历程,把这些情感,通过一个剧表现出来。

解说:用不到两个小时的舞剧,展现三十多年的舞蹈生涯,这部“最后”的《孔雀》能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杨丽萍吗?她又想通过这部舞剧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与故事?

舞剧《孔雀》的序更像是一则寓言,大幕开启,一束束灯光下,是一个囚禁着自由生命的鸟笼,杨丽萍扮演的女子穿梭其间,当她打开鸟笼,解救被囚禁的小鸟时,却被从天而降的巨型铁笼困住,鸟声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车鸣声、电话铃声。

杨丽萍的舞蹈是自由的、原始的、空灵的,但当她化身高贵的孔雀,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候,又是否真的有一座无形的牢笼将她束缚呢?

杨丽萍:我觉得这个舞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如说里面以春夏秋冬来作为一个一幕一幕的场景。而且还有一颗生命的树,它春天的时候会开花,秋天的时候会落叶,冬天的时候她会有冰凌子,还有一个就是整个剧它是围绕孔雀,一个好像大自然界最美的一个形象,来演绎这个生命的历程。因为不管是孔雀也好人也好,其实它的寿命,你说是它是无限量的,还是有限的,都可以,人都要生老病死,不管你孔雀再美,最后羽毛要脱落,最后要死去,这个就是规律。

解说:“时间”与“神灵”是贯穿全剧的两个主要元素。神灵站在舞台的右侧,撒一把绿叶就是春天,撒一把雪花就是冬天。世间万物,四季更迭,都在神的庇佑之下。生命之树位于舞台左侧,由杨丽萍13岁的小外甥女彩旗饰演的“时间”,像陀螺一般不停地旋转,从开场到谢幕两个小时始终没有停歇。曾有观众计算过,这个小姑娘每场演出多要转3000多圈,时光就在如陀螺般的旋转中流逝。

杨丽萍:春夏秋天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面对的,所以大家只要看懂春夏秋冬,就知道生命是怎么回事儿,春不就是代表生嘛,夏不就是代表成长嘛,秋不是代表着凋谢嘛,冬不就是代表死亡,每一个人都有这个阶段,这个就是全人类的共同的一个,生命的一个规律。我也逃不过,所有人都逃不过,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逃不过,哪怕你是总统或者你是皇帝、国王,逃不过。

姜楠:舞剧《孔雀》的春天开始于《雀之灵》,熟悉的音乐响起,圣洁的白孔雀将观众带回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杨丽萍才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在舞台上初露锋芒就迅速名动天下。1986她的独舞《雀之灵》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独特的风格,独特的视角,灵动的舞姿,以及对自然、对原始生命的探求,征服了中国无数观众。她让世人惊叹,舞蹈原来还可以这样跳。

当年有媒体问杨丽萍,“为什么能获奖”,她不假思索地说“因为我没有对手”。

解说:云南大理州洱源县,是杨丽萍出生及成长的故乡,家乡的族人都会跳舞,他们插秧跳舞,求雨跳舞,结婚生孩子也跳舞,舞蹈就如吃饭睡觉一般,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

杨丽萍:那我从小,我们家乡西双版纳那边就是大人小孩都在跳孔雀舞,都在比谁跳得好,跳得好的那个他就找到漂亮的女人,民间里是男的跳。那像我,冥冥当中,你把孔雀舞跳好了,你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异性对你青睐,然后有福气,然后自己很美,然后你就更去揣摩,揣摩孔雀,观察它的一招一是,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孔雀在我眼里,它就是凤凰。

解说:1980年,杨丽萍离开呆了10年的西双版纳州歌舞团,来到北京,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那时距离她凭《雀之灵》一举成名还有6年的时间。在这6年间,杨丽萍在团里的表现其实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处境尴尬。这个来自山里的女孩,尽管极有天分却跳不了群舞,在大家整齐划一的动作下,她的动作永远跟不上节拍。

对于生活于云南沧山洱海间的人们来讲,舞蹈是流淌的血液,是情绪的表达,怎么可能整齐划一?山里的姑娘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天地,走进城市,这座城市却成了囚禁她的鸟笼。

杨丽萍:跳那个《雀之灵》的时候,你是一个自己的一个像孔雀一样,像一个美丽的生灵一样的,自由自在的,没有任何羁绊的,找到一种在自然界的一个自由的一个感觉,你在现实生活中,你把鸟笼里面的鸟放了,可是你自己又被另外一只鸟笼给罩住了,其实都是很有隐喻的。

解说:春天之后便是夏天,四季更迭,生命随之成长,纯白的孔雀羽翼渐丰,蜕变成高贵的蔚蓝,此时的杨丽萍也充满着勇气与力量,并开始追求艺术的极致。她几近偏执地严格要求自己,容貌、身材,在镜头前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同时严格要求与她共事的每一个人。

夏天的舞蹈是曾在龙年春晚上让观众惊艳的《雀之恋》。但杨丽萍对半年前春晚上的演出并不满意,当时舞剧《孔雀》尚未成形,双人舞《雀之恋》也是刚刚初具雏形。那件用几万根染色羽毛制成的华丽的宝蓝色裙子刚刚完工,有十几斤重,她还不能适应,化妆是临时赶出来的,在她脸上试了一次又一次,她都不满意,而且原本7分55秒的舞蹈长度,被导演压缩成了四分钟,她跟导演不停争论,最后争取到五分钟,但她还是不满意,她对完美的执念总是给身边的人很大的压力。

《大剧院·零距离》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日19:00

重播时间:周一11: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涛] 标签:杨丽萍 舞剧 生命的历程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