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台湾剧场“拓荒者”赖声川 把舞台剧作为社会论坛

2012年03月13日 13:53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台湾最早的相声,是吴兆南先生1949年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风行,后来吴兆南与搭档拆伙去了美国,在那里卖起了牛肉面,相声艺术在台湾逐渐衰落,20世纪80年代几近消亡。

1983年,一位刚刚从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毕业回台湾的戏剧学博士惊讶的发现,原本在台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传统说唱艺术“相声”,突然消失了,消失得好像根本不曾存在过,于是他决定自己来做一出相声,这个人就是赖声川。

赖声川:我出国留学五年后回到台湾,1983年,突然惊然地发现没有了,死了,这个我认为很伟大的,中国人唯一的一个喜剧传统没有了,我们笑声都没有了怎么办。我跑去唱片店买(录音带),我想搜集一些,结果非常奇怪,那个老板他看着我,我说相声,我说老板你以前都卖给我过啊,我都认识你,你还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好象不但死了,而且这个记忆都已经从所有人的脑袋里已经完全就消除,删除掉了。

解说:1983年的台湾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时局紧张而且压抑,甚至有点绝望的味道,严格的审查制度,要求所有演出作品必须送审,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剧本进行排演。那时的台湾戏剧市场如同荒漠,但对赖声川而言,这片荒漠却是最肥沃的土壤,孕育无限可能。

赖声川:台湾基本上1949年以后,戏剧这条线就断掉了,我是1983年开始在台湾工作的,那么做创作,所以说突然有个几十年的一个断层,所以观众也不知道现代剧场是什么,所以他也不但没有期待,他也没有经验,他根本没有看过戏。那我们呢更有意思,我们也没做过戏,所以我们做什么给他看,他喜欢的那个东西,就叫作现代剧场。

解说:初回台湾的赖声川,在一所刚刚成立一年的艺术大学里任教,虽是讲授戏剧创作,但没有教材,也没有本土作品可以拿来分析。美国学到的一切在台湾根本用不上,此时的赖声川也一度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做戏剧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赖声川:一般你说美国的戏剧系,它会有一个系图书馆,它会非常的,几十万本书在那,那我们什么都没有,那所以尤其没有剧本,于是我们就透过上课来创作剧本。

解说:1984年,赖声川在家中组建了一个剧团,起名“表演工作坊”,这是一个中庸的名字,差点没法登记立案,剧团成立之初没有导演、编剧也没有专业的演员,赖声川带着两个没有受过相声训练的演员,由妻子丁乃竺担任所有制作和行政工作,在一个破旧学校的二楼,排练剧团的创团之作《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赖声川:我们现在快速的全球化,大家很向往,可是当你失去自己的个性的时候,当一切都是连锁咖啡还有连锁快餐的时候,那你跟过去的,跟过去的自己,好像断了线,那这是一个蛮可惜的一种状态。这些思想都是我在当时想做《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时候想的,后来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用相声来写相声的祭文。

解说:那时的赖声川没有拯救台湾相声的宏图大志,他只是想用一出相声剧宣布相声的死亡,经过七个月的集体创作,经过重重关卡,突破了当年严格的剧本审查,终于1985年3月1日,在台北南海路艺术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首演。

该剧开场是在一家西餐厅中,想像中硕果仅存的相声大师舜天啸和王地宝,因意外无法到场演出,两位主持人情急之下冒充大师,讲起了相声。赖声川暗示了那是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真正的相声只存在于“那一夜”,这一夜此时此地,相声已不复存在了。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舜天啸。

王地宝。

上台鞠躬。

[责任编辑:孔庆瑞] 标签:赖声川 台湾剧场 舞台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