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离开高盛》揭开华尔街投行黑幕
Greg Smith:在过去,领导意味着信念,成为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情,但现在只要你能为高盛赚足够多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公司道德品行的沦落已经成为了高盛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
解说:辞职门事件后,包括BBC,《卫报》在内的许多财经评论文章,对高盛乃至整个华尔街的做事方式和文化提出了质疑。
黄明:我们在批评投行怎么着,其实像高盛,以高盛为代表的很多投行,在他们的传统业务上,就是帮企业融资上市,其实是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贡献,起到了很多正面的作用。但问题是在他的衍生产品业务上往往和客户的利益是站在对立方的,所以我老觉得客户有时候找一家投行来设计做什么样的衍生产品,就有点像一个老百姓找一个麻将大师教他怎么赌,但是是跟麻将大师对赌,这就出问题了,因为利益严重的冲突。当利益严重冲突的时候,投行懂得越多,对客户越不利。所以我觉得是整个衍生产品业务,它的利益冲突以及投行的激励机制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刘芳:自2008年以来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几乎成为了过街老鼠,事实上每一次华尔街爆发丑闻,针对投资银行的谩骂就会烽烟四起一回,从全球最大电力公司安然公司惊爆财务造假,到华尔街传奇人物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设下庞氏骗局,再到美国对冲基金公司,帆船集团创始人,亿万富翁拉贾拉特男内幕交易,获取暴利2500万美元等等,《纽约时报》的网站上现在也充满了个中人对于华尔街文化的反思与评论,当中不少都自称是在职的投资银行家。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佩服史密斯的勇气,因为史密斯的这封信发表之后,他继续留在华尔街工作的机会微乎其微,而且还说不定会惹来来自高盛公司的法律诉讼。五
对于华尔街文化的反思,其实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就一直都没有停止,有数据显示2008年有28%的哈佛毕业生选择加入金融界,而2011年这个比例降到17%。去年普林斯顿的应届毕业生当中选择参加慈善机构,美国教育行动的人数更首次超过了加入高盛的人才,下节回来我们就将回顾曾经让常春藤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华尔街的那些辉煌时代。
早期华尔街繁荣来自银行家的自律和公司形式
刘芳:金融海啸过后,各国政府为救助金融机构倾囊而出,交易员和基金经理每年拿着百万红包,成千上万的民众却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占领华尔街运动烽烟四起,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人们对华尔街的愤怒情绪,达到了过去40年来的最高点。美国人虽然并未真正喜欢过华尔街的银行家,但也并不是总像今天这样憎恨他们,美国全国的舆论调查机构,所做的一项全民社会调查向美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说从1973年以来,你们是否一支队银行和金融机构抱有信心。2006年3月到2010年3月,这一段时间期间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抱有很大信心的美国人的百分比,从30%降至前所未有的低点11%。另外一个哈里斯网站上评估公司所做出的类似调查更显示,对于华尔街抱有很大信心的美国人的百分比,早在2009年2月就降到了历史最低的4%,一些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可能会说,这种愤怒的情绪反映的其实是美国人自己对于银行帐户的金额不断缩水的不满,但这样的趋势其实还反映出来,人们越来越相信华尔街正在玩的是一场只有银行家才能够赢的游戏。但几十年前的华尔街并不是这样。
解说:早期华尔街的繁荣和信誉来自银行家们的自律和公司的组织形式。
胡祖六: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比如说高盛来说,它是一个合伙人制,叫partnership,它不是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这个合伙人自己是公司的高管,合伙人他们既是股东又是管理者,跟今天的很多上市公司是不一样的,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只是职业经理人,他并不是股东,股东是其他人,所以经常会发生利益不一致的地方,就说管理层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的命题,在华尔街的历史上,大部分的公司,像以前的JP摩根,摩根斯坦利,高盛都是合伙人制,这种文化我认为是非常好的文化。我自己我还认为对投资银行来说,最佳的这个组织制度就是合伙人制,而不是公开上市公司。
解说:190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证券总值约为600亿美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2倍。以摩根为首的富豪们云集在华尔街。
胡祖六:我们是投资银行,我们是一个商业性的公司,以利润,以盈利为目的,当然我们贪婪,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是贪婪,但是我们要长期贪婪,而不是短期贪婪,这个赚钱不是说急功近利,去坑客户,那你的声誉就受损害了,你就赚不了钱,你明天关门大吉了。所以说你是贪婪,长期贪婪。
解说:繁荣总是与危机相伴。1792年21个经纪人和3家经纪公司在华尔街63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华尔街最早的自我管理,基本的交易规则开始逐渐形成,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建立起自我约束的的证券行业协会,以自律的方式防止危机发生。19世纪末开始,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到1907年每个人开始担忧养老,疾病和就业等问题,他们变得狂躁而焦虑,随之而来的是股市暴跌,人们开始争着从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一家信托公司总裁开枪自杀,倒闭和恐慌开始了。1907年10月22日,财政部长从华盛顿来到摩根的图书馆,摩根告诉财长立即投资2500万美元,以增加流动性,当储户能从银行取到钱的时候恐慌就会散去,当时的美国没有中央银行,政府根本无法拿出这么多钱。最终摩根说服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出资挽救了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当时是摩根充当了中央银行的角色。1913年摩根去世,9个月后美国国会立法,批准设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从此美国有了中央银行。
黄明:美国证监会成立之前,一九三几年之前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结果危机不断,各种各样的猫腻,各种各样的泡沫破灭,以及欺诈虚假披露等等满天飞,因此最终导致了引起全球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通过人是痛定思痛之后才设立了证监会,做了一系列的监管,划了一批的红线,在这个红线范围内自由市场,我觉得这样才使得美国股市走向了健康发展。
美国联邦储备主席格林斯潘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所以我们不再是自由市场了,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触摸我们。你说的非常正确,自从中央银行控制了足够的资金,它就不是一个自由市场了,许多人把它叫做监督。
吉姆·罗杰斯:这才是问题,市场本该发挥作用,清除自身弊病再从头开始,就是这样,这就是市场要做的事情。
解说:对于监管,历来就有两种势不两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有天然的修复功能,无需监管,另一种则认为市场并非生来就是完美的。
黄明:监管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很多人认为监管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我是非常反对这样一个观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些认为监管没有积极作用的人,他们就假设市场只要你不监管,市场一出来就是一个几乎完美和成熟的市场,其实我们从来不这么认为,资本市场不是说你假设出成熟的市场,必须靠建设出来成熟市场,建设的本身就是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方逐渐逐渐完善,通过制度的建设等等把它走向成熟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肯定不是一个好市场。
刘芳:教科书版本的华尔街历史,从1790年代开始说起,那个年代正值欧洲马尔萨斯“人口爆炸论”盛行之时,但美国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奇的繁荣富裕,于是这个新生的自由的国家吸引了很多主要来自英国与荷兰的交易商人,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各种商品交易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从那个起源开始,美国就是一个相对,甚至有的时候是绝对自由的商业领地。这样的自由曾经为美国创造过繁荣,但也正是因为美国相对自由,使得美国在历史上经历了比其他国家更为剧烈的经济振荡,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小。1860年的华尔街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但当时它还像西部片里那样是一个“牛仔们相互厮杀的地方”。后来随着华尔街的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这些人也开始了对市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使得华尔街逐渐地走上了正轨,而到了最近这20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革命,金融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这导致最近发生的几次危机时常让外行汉看得一头雾水。当人们无法完全看清楚的时候,难免就会产生激烈的反华尔街情绪,这样的激烈情绪虽然事出有因,但其实对于解决问题,甚至对于看清问题的实质毫无任何用处。经历了2008年的华尔街肯定要比以前更加需要监管,但是监管一个日趋复杂,多变的庞然大物却注定将会是一个充满了挣扎与反抗的过程。
美国对金融和房地产监管不力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很褒义的词,但其实金融创新让最近这十多年来的很多人都过上了更好的日子,信用卡、抵押贷款、汽车信贷、为消费者提供了无穷的便利,但随着这些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消费者的陷阱也就与日俱增。2009年4月美联储出席伯南克发表讲话说,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在急剧上升。上世纪20年代之前,“自律原则”一直是美国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关健词,直到1929年10月“大萧条”,导致全美三分之一银行倒闭,银行业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