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振兴中国文化产业 我们的责任

2004年12月24日 15:55
来源:凤凰卫视

美国孩之宝玩具公司将《变形金刚》这个卡通片免费送给中央电视台播出,但人家却从该片相关产品中赚走了近50亿元。而中国动画及相关产品的年销售额,大约在200亿元左右。据《第五帝国的终结》一书介绍,1998年,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取材中国传奇故事的动画片《木兰》。“故事虽然保留了中国传奇的基本情节,但又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式文化含义,片中的花木兰虽然还是代父从军,但孝道的主题已经让步成为次要,而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则成为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成为当今世界的新传奇。”影片在全球循环放映,总收入达3亿多美元。

类似的文化改造和占有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这种做法,好莱坞把美国的观念融入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式中,最终偷梁换柱,把别国文化资源据为己有的同时,取得最大的利润和效果。”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能力与美国丰富的再创造手段比起来,具有悲剧的色彩。

三、横向比:三面镜子里看不足

日本人为我们解释“强”:小孩打败大人

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竞争阶段。面对这场竞争战,我们处于准备不足的不利局面。东西方文化的竞争中,西方占了上风。在区域文化市场的争夺中,我们还落后于日本与韩国很多,某些地方,甚至不如印度。

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定下了文化立国的方略,在亚洲四小龙活跃时期,日本就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尽管资源匮乏,但漫画、娱乐,电视剧等仍做得有声有色,还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掠夺性的行动,把美国的公司也收购过来了。它正是以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龙头去发展知识经济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至今没找到几条与世界好好对接的入口。象索尼公司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运用资本运作的手法,因为日本的银行业非常的发达,运用资本运作的方法,号召大公司到海外收购文化公司,成功的收购行为,就是索尼公司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最近他们又完成了对SGM的收购。我们倨道好莱坞最有名就是七大片场,索尼公司一家就收购了三个。日本至少教了我们两点:文化强国是不仅要创造独特个性产品,还要具备从比你强大的人手里掠夺市场的能力。我总是用掠夺这个词,主要是刺激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传统文化保护上,印度赢了我们一招

印度在经济发展上不如我们,除了矿难比我们低,其它各项增长资料似乎都不如我们。但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对信息产业的软件开发方面,他们比我们强。印度传统文化从未遭过人为的禁锢和破坏,印度人十分珍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例如,为了保护文物古迹遍地的历史名城德里,印度人将它整体保留了下来。

印度的电影业大家都非常熟悉,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印度电影业,已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约12亿美元的市场,年产1200部影片,相当于我国电影年产量的8倍,占据他们文化市场份额的80%。

而我们的电影业,尚不足文化产业份额的20%。中国的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音乐、书法等,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而高雅的美,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人为的灾难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惨痛的破坏。承载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儒佛道被一次次割断,一回回血喷,正可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怎敌它晚来风急?”改革开放后,文化产业在许多方面得到了的发展,却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带动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文化产品的匮乏到了恐怖的程度

现在,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业余时间越来越充分,8小时以外干嘛去?还有,人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多余的钱往哪儿花?文化消费市场、需求市场已经出现,而产品供应市场呢?却乏善可陈。在我们的文化消费市场,卖得好的占据消费主流的电影、图书、卡通动画、计算机游戏大都是外国的产品,占据我们流行信息时尚情报之发布话语权的也是外国的媒介,越来越强势地介入我们生活的有国际号召力的大牌影视歌明星、学术巨匠、绘画大师、摄影大师,还是外国盛产的占多数。说中国之大,市场之大,并不是指我们的文化产业大,文化产品的拳头大,而是指给人家文化产品拱手相让的地盘大,给人家文化产业掏钱的机会多。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并没有从国内消费者手里捞到更多的银子,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更不要说我们在世界文化领域,无法扮演一个崛起的经济强国,一个有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应有的领导者形象。这是我们每个媒体人、文化从业者应该深刻反省和检讨的地方。

韩流在中国当道7年,是我们的耻辱

韩国虽小却有鸿鹄之志

韩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仰慕者和承接者,1945年随着美军的进驻,韩国文化迎来了与“欧美文化”的尖锐对立。“对决”中,韩国借鉴了孔子“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观,在大力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尽量摒弃西方文化中个人至上、金钱万能、人情淡薄等弊病,倡导儒教的敬业乐群精神,创造了家庭和谐稳定、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中国传媒人学习和借鉴。到了金泳三时代的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伤痛,韩国政府步日本政府的后尘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救国方针,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两个五:力争5年之内把韩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提高到5%。力争5年内能培养出10000个内容创作者,其中10%有外销的能力。产品的战略目标是不把国内市场作为主战场,而进军国际市场。攻打的顺序是中国、日本、美国、欧洲,战术是强攻。先是针对中国入世的契机,他们制定了抢占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份额中10%的目标,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2005年韩国文化商品对中国的出口将达到19亿美元。

韩国用中国文化的拳头打遍中国

韩国人深知,要做文化产业的引领者必须具备“前无古人”的视野与手段,必须从过去的单纯模仿向创新革命转型。因此政府一方面依托科技进步加大在研究与开放领域的投入,预计到2005年时研发(包括文化科技在内)开支将增加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处世界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扶植影视歌作为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2001年成立的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包括了动画、角色、音响、漫画、网络游戏等产业。韩流最早是通过韩剧撞开中国大门的,《爱情是什么》《蓝色生死恋》《我的野蛮女友》《夏娃的诱惑》《人鱼小姐》《冬季恋歌》《家族迷情》《星梦奇缘》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推红了安在旭,金喜善,崔智友,张东健,宋慧乔等等一个又一个演艺明星。

接着,韩国的“酷龙组合”于2000年又敲开中国音乐市场的大门,随后神话等音乐组合相继在中国掀起韩国流行音乐热。据媒体报道,在中国举办的韩国流行歌手演唱会已达数十场次,仅2000年就搞了20多场次。除演唱会外,韩国音乐还以多种方式在中国传播扩散。BABYVOX组合2002年举办“第一届BABY歌曲节”,吸引了1600多名中国人参赛。韩国一软件公司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举办了“聆听韩国”节目,每晚播放一小时的韩国音乐。有的企划制作公司甚至计划下一步在中国发掘培养音乐人才,以“亲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扩大韩国的音乐市场。韩剧除了带动了图书、音像制品、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的全面进攻,继而还作为“催化剂”为韩国经济及其它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韩国三星,依托韩剧的影响和渗透甚至打遍世界,被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评选为全球科技100强。韩剧的成功秘密是挖掘出了儒教的精髓,把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韩国电视剧里面的人物看起来都青春靓丽唯美时尚清纯可人,而骨子里却又都非常传统儒道,描写的家庭故事、彰显的文化精神全部围绕儒教的道德核心进行,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韩剧表现的爱情大都浪漫,纯洁,绝少暴露及性元素的表现,更没有我们流行文化对第三者一夜情的宽容和嘉许。韩剧以生动细腻地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见长,情节之所以让中国人感动、产生共鸣,就在于有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文化产品里已绝少看到,日常生活里也越来越少见了。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文化产业 代表团 ldquo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