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何晓道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2012年11月30日 13:10
来源:凤凰卫视

何晓道是一位农民收藏家,三十年来,他不计个人得失,以最草根的身份,矢志不渝地将个人收藏、民俗研究与文化传承、遗产保护融为一体,并获得了卓越成就。因他在在文物保护、民间工艺品研究和民俗传承方面的重要贡献,何晓道近日获得“2012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今年已是第四次举办。“2012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河北新奥集团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2年12月12日在河北廊坊国际酒店举行。

历史,就在眼前铺开

何晓道的人生充满传奇。他初中毕业后开始务农,曾拥有宁海桥头胡区第一批个体工商执照,开办过钟表修理部和电机厂,生产过鼓风机和落地扇;开过食品厂,生产蛋糕和炒葵花籽,还摆过地摊,不过,他投入心血最多的,还是古旧家私行。

刚起步时,何晓道就挑着根扁担,在宁海的大小村落收些小家具,几十元、一百元,小打小闹。在近20年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宁海及浙东地区古民居的消失。一幢幢明清时代遗存下来的民居、祠堂、庙宇纷纷被推倒,建筑物件遭遗弃。“5年前还非常漂亮,再去看已是一片废墟,看到这个情形,真的非常心痛”,何晓道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散落民间的家具、建筑构件买下来。

何晓道还对浙东地区的婚嫁风俗特别有兴趣。在浙东,大户人家的嫁妆通常从针头线脑到箱、柜、桌、椅、桶、盆、盒,以及铜锡器具样样齐全,为求体面,送亲时必是箱箱满、桶桶满。只是后来时世突变,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习俗,转眼间迅速消失。彩电、冰箱替代了红妆器具,人流如潮的红妆队伍渐渐开始难觅踪影。但何晓道像个拾荒者一样,从花轿、千工床、杠箱,到盒盘台架,别人丢弃的,他都视若珍宝,统统拣起来。

何晓道也并不讳言,自己刚开始收购旧文物时,是想养家糊口,但后来,他不满足收了卖,卖了再收,而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藏起来。问题也随之而来,何晓道发现,几乎每一件收购来的文物,自己都不舍得脱手。“当时我像得了病一样,手里有千元时在宁海转,有5000元就在宁波转,有一万元则在省内转,再多就出省去转。一星期不买东西很难受,可看上了没钱买更难受,”何晓道回忆说,“开始也许你会不以为然,但收藏的东西多了,你就会感到它们的价值。特别是当你突然发现原来这些老家具竟是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那段历史仿佛一下子就在眼前了。”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何晓道 文化人物 2012中华文化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