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敬琏:中国市场经济远未完成改革之路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财政改革明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

市场经济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为经济特区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改革和开放的思潮迅速向其他城市蔓延,那一年,中国在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又开放了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为了吸引外资,外国企业在境内享有经济特权和优惠政策。但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发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重大事件几乎让中国重回闭关锁国的老路。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解放市场,成为中国的抉择。

1992年1月,邓小平再次南巡,比起八年前他第一次南巡时,这时中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丝毫不见得宽松。

许成钢:从89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一路下滑,就是到了九二南巡的前夕,中国的经济下滑到了有危险的程度,那么这就是南巡的背景,而南巡的重点就是说不要去管意识形态了,不要去管它是什么所有制了,发展是硬道理。

张曙光:其实邓小平南巡我自己来讲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邓小平1991年的春节到上海去过春节,对朱镕基,当时朱镕基是上海的头,对朱镕基他们讲了一套话,讲的内容和南巡讲话大同小异,那么大同小异以后,上海《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周瑞金和三个人写了四篇评论,传达了邓小平讲话的意思。结果这四篇评论发表以后,引起了北京的全面批判。邓小平讲话都受到批判,所以邓小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去南巡讲话,用当年像毛泽东抛石头的办法来打醒北京。变成一个不换思想要换人的这么个决策,看能不能醒,结果醒了,这个问题就推进了,实际上是这么个结果。

解说:九二南巡,邓小平特地参观了创造“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当他登上大厦顶层,俯瞰特区11年来的建设成果时,邓小平欣喜地指着窗外说道,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深圳的经验就是敢闯。

温元凯:这个在七八十年代很清楚,要想赚钱到广东,到深圳,到海南,为什么千百万人都会到深圳、到广东、到海南?那里就是市场经济,那里你只要有本事就能赚大钱,那里不看档案,不在乎你是不是党员,这就是市场经济,凭能力吃饭,你可以开企业,你可以做大老板,反过来你也可以失败。

解说: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新的试验田,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

屠光绍:实际上自贸区的建设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里面,甚至可以说在面对全球的这样一个市场格局里面来塑造市场的力量,这就是自贸区的意义所在。

解说:自贸区成立的次日凌晨就公布了首份负面清单,列名了190条特别管理措施,大约占自贸区内1069个小经济行业分类的17.8%。

高尚全:凡是政府不禁止的我都可以进入的,那么这样子有创新空间了,过去的理念是什么?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政府批准的才能干。

屠光绍:比如说我们由政府的职能,从过去的事前审批到备案管理,到事中事后的管理,比如说我们由过去的,准入前的非国民待遇到准入前的国民待遇,所有这些我想都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来塑造,在全球的格局下面来塑造市场的力量,来塑造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力量。

解说:不过,负面清单一经公布就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的人说这是个突破,但也有人认为清单太长,开放的程度反而倒退。

张卓元:这个不奇怪,我们商务部的领导同志曾经也说了,他说韩国的负面清单也很长,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负面清单短,我们将来慢慢缩短。

胡祖六:如果说能够把这个负面清单推广到全国,那我想中国成为一个现代的完善的市场经济那就有非常非常成功的把握。

解说:上海自贸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上演,如果要像80年代的深圳那样,再次在全国掀起改革浪潮,需要的是一场真正彻底的革新。

张曙光:28.78平方公里,是个真围墙,还是不是个围墙,是个真围墙,那只是把保税区扩大,优惠政策重来一些,或者更那个(开放)一点,没有什么多大意义,如果不是一个真围墙,就来了,那儿一做,国内也做了,你的经济承受得起吗?你这个装备怎么应对?

解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组,各国经济实力大逆转,美欧开始联手重塑世界贸易格局,改变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些一个接一个的合作计划并没有中国的身影。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已经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社会,世界已经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格局变成了。当世界在形成,区域化的自贸区趋势之后,那么中国如果无动于衷,中国如果不能顺应这样的趋势,那么显然它就可能落后,它就可能边缘化。

胡祖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了,我想中国的老百姓已经非常焦灼,我想我们党和政府的一些有改革意识的决策者也有一种紧迫感,一种焦灼感。那更重要的是中国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已经不容许我们再等待了,越等,以后真的会有危机,所以刻不容缓。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

解说:2013年11月9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万众瞩目下召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这届三中全会的代言词。与此同时,有关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曾任职于体改委高尚全,每年都会定期提出自己对于改革的建议,这次中共中央的重要会议也不例外。

高尚全:我是在今年(2013年)5月给中央的建议里头讲到了,现在的改革是五位一体的改革,包括经济的、包括政治的、包括文化的、包括社会的,包括生态文明领域的体制,甚至于党的建设、军队,更广的范围。那么这些改革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光是体改委恢复了还不解决问题,因此提出来要中央成立一个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解说:2014年1月22下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首次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担任组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副组长。

高尚全:既然有了决定,要突破,要创新,要有个强有力的机构,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谁领导呢,政治局,政治顾常委领导,这样这个层次是最高的层次了,它有权威性,所以现在看来,关键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小组,排在第一位的第一位是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第二位就是民主法制改革,其他还包括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四项制度的改革。

中国推行了30多年经济改革,获得巨大成果后,终于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向创造更公平的秩序发展。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楼楚楚]

标签:吴敬 市场经济 改革之路

人参与 评论
2014-02-08皇牌大放送 无形之手—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启示录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2/08/0746ec97-e856-417b-bdd3-7b813d32eef1.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