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京都议定书》 中国被指是“Mr No”
解说:这里是纽约的第八大道,一面20多米高的计数器当街竖立,提醒人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纷纷种痘正以吨为量级在增长。1992年5月,就是在这座城市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这份历史性的文件,第一次明确表明,要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线以下,并提出一个明确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苏伟(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大的框架基本上是按照中国当时提出来的,发达国家承担主要的责任,两百年工业化发达国家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公平的问题,也是一个责任的问题,经过谈判最后就演化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解说:一个月后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将这份气候公约,开放给各国领导人签字,1994年3月公约生效,并于1995年4月在柏林召开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从此,世界被再度划分成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气候谈判,也演变成两大阵营间的较量。
苏伟:说到底就是一个发展权之争,发达国家经过两百年工业化,现在反过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空间,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吕学都(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柏林授权里边确立了一个原则,就是要制定发达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这是一条。第二条,同时不得为发展中国家引入任何新的义务,这么两条原则是不可逾越的,这个是一个红线。
解说:但是随后几年,气候谈判依旧十分艰难,尽管已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原则,但具体该如何减排,各国争论不休。十年来人类眼睁睁看着气候变暖的预言被验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1990年出具的第一份报告表明,过去一百年里,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度,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的京都在人类对抗全球变暖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1997年12月11日,一份被称作《京都议定书》的文件获得通过。在这份二十多页的文件里,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空气进行量化分配。一如既往,会场内外争吵不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争吵。
邹骥:当地媒体都在骂中国,说中国是Mr No(“不”先生),就是说人家一提出什么建议,我们都是在说NO(不)。
吕学都:美国,一直强调要坚持另外一个条款,叫做资源承诺,为谁制定的?是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那么发展中国家是坚决地反对,如果要承诺,他就一定会要你强制去做,坚决不同意那个条款。
解说:发达国家内部,内部和美国也在吵。
苏伟:欧洲提出来要大幅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就说还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减排不能影响经济发展。
解说:争吵背后是谈判官们,在一分一分地计算国家利益。
苏伟:欧洲国家相对于美国,在技术、在环保理念方面,环保标准方面,是占有优势的,所以他们也想,利用它的优势来跟美国在政治、经济舞台上来竞争一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他们饭还吃不饱呢,他们很难去想到一些更高的需求。
吕学都:欧盟很早就提出来了,他说他要减15%,甚至20%,那个时候在1996年的时候就已经提了这个,可是最后呢他定下来是8%为什么?美国是同意7%,日本同意6%,谈来谈去,他说那我比你多一点到8%,他也不愿意减15%了。
解说:经过十一天的谈判,发达国家最终写入《京都议定书》的总体减排量只有1990年的5%,其中欧盟承诺到2012年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8%,美国承诺减排7%,日本减排6%,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国的排放量,仍被允许略有增长。俄罗斯与东欧国家,也被允许维持在1990年的水平,而中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被要求承担法定的减排任务。
吕学都:最后关头的时候,延期了快两天,我们连续了五十几个小时,在会场谈。美国副总统戈尔,亲自飞临会场,去推动这个谈判,当时的主席,他知道有人要举牌子说话,他就不看了,就一直说,我看没有人反对通过,就一直这样通过下去。
苏伟:发达国家也承认,他愿意提供资金、提供技术,那么这个结果呢应当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还是比较有利的,也是公平合理的一个结果。
丹麦发起全民节能运动 自行车享受特殊待遇
解说:减排5%的温室气体,并无法阻止地球温度上升,但《京都议定书》开创的新纪元,却让人类进入到一个连空气都可以成为稀缺资源的年代。人们开始对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精打细算,纷纷投入开发风能、太阳能等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能源,而当年饱受能源危机之苦的国家,例如丹麦,则早已发起一场全民节能运动。出生北京的吉旭坤,在丹麦哥本哈根已定居十多年。一年前吉旭坤家换了量新车,而新车的节能环保,让她至今都津津乐道。
吉旭坤(哥本哈根华人):最绿色的车,就是刹车的时候,能够制造电能,然后五、六十公里以下,都是用电池的,这点跟国内不一样,国内讲四轮驱动的,比如说保时捷、大卡宴,在这儿人都不好意思开那种车,因为特别费能源。
解说:国内资源极度贫乏的丹麦,在石油危机之前,99%的能源都依赖进口,而如今丹麦凭借新能源技术,已仿佛一跃成为能源输出国。眼下,丹麦17%的能源和3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其中风能占全部电力的20%,是世界上新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18年来丹麦的GDP增长了43%,而二氧化碳排放却下降了16%。
欧·奥德加:丹麦的能源技术,现在已不仅仅服务于减少依赖进口能源,它还创造就业,刺激经济发展,当我们谈气候变化等问题时,丹麦让大家看到,发展经济不一定要消耗更多能源,事实上还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解说:丹麦还有一件让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自行车道,这里的自行车有着在自行车王国中国都享受不到的待遇。人们可以将它带上巴士、地铁甚至城际列车,只是身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却有着丹麦无法想像的难题。
记者:你为什么喜欢骑自行车?
哥本哈根市民:它很方便,也很快,还锻炼身体。
记者:如果火车上自行车很多,你没法上车该怎么办?
哥本哈根市民:这样呀,你看车上地方挺大的,不过,高峰时自行车不能带上火车。
于庆泰(前中国外交部气候谈判代表):发达国家的同事告诉我,他三十年以前来过中国,他很怀念那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是骑自行车,那个中国是低碳经济,但是我对他的回答就是,你凭什么要中国人永远停留在自行车的年代?发达国家几十年已经是两辆汽车的家庭,中国人就不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水平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卫视李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