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哥本哈根的喧闹还未散去,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又在墨西哥拉开帷幕,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极为重要,只有中美达成协议,峰会才可能成功,气候变化之苦,减排压力之困,中国该如何面对?这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这就是一个要不要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本期节目探索中国的热度——寻找气候变化下的出路。
凤凰卫视12月4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冻土影响青藏铁路修建 周总理批示研究气候
解说:1973年冬天,一位从喜马拉雅山来的客人走进了中南海,他就是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就在这一天中国主席毛泽东对比兰德拉国王说,青藏铁路要修,要修到拉萨去,要修到中尼边境去。
张德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前首席科学家):修青藏铁路提出来有考虑到两种方案,一种就是,在冻土上面铺轨,这是一种工程方案。第二种就是,如果预见到未来是要很大幅度地变暖的话,那要把冻土层做处理,或者把它挖掉以后再施工。这两套方案的投资,是差别很大的。
解说:在世界屋脊穿行,青藏铁路有长达550公里路段,架设在多年冻土层上,这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壤,因含有大量地下冰而得名,如果气温升至于零度以上,冻土中的冰就会融化,造成路面沉降。如果气温大幅下降,冻土中的未冻水又会因结晶而膨胀,导致路面隆起。融沉与冻胀若反复交错出现,将会使路基破裂甚至塌陷。
张德二:就是在1972年、1973年,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很严重的气候异常,西非的干旱、澳大利亚的干旱,但是日本气象厅在1972年还是1973年发布了一个结论,就是说气候在变冷。而且未来小冰期将要到来,所以周总理就在这个报道上面做了一个批示,说,要好好研究,气候的变化。当时的中央气象局,局长张乃召就下了一个任务,就问,未来一百年气候是变暖,还是继续现状,或者是还进一步变冷。
解说:青藏铁路的这一次上马,始料不及地撬动了气候研究在中国起步。
张德二:我们都觉得很难,从来没想过这种事,变冷还是变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个从和说起呢?按照气候预测的规则来讲,如果你要预报未来十年的,那必须要占有一百年的资料,要预测未来一百年的情况,必须要千年以上的资料。当时什么都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仪器观测的气象记录,只有一百年左右,因为是国家任务必须要给出回答。
七千年前地球进入大暖期 全球温度升高六度
解说:生活每天都再继续,日出日落,刮风下雨,冬去春来,这一切我们是那样熟悉,熟悉到忘记了这个世界,这颗星球,并非一直这样,也并不一定永远会这样。走过46亿年,地球经历过行星撞击,大规模火山爆发,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并数度进出冰河期。从30多亿年前生命起源以来,曾主宰过地球的生物,一一灰飞烟灭。影响地球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气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们不妨从一万四千年前,地球的最后一次沧海桑田说起,这,也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前夜。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滚滚长江携带的泥沙,无法排入大海,就在这里淤积、堆砌。直到今天,崇明岛还在以每年将近5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延伸,方圆1041平方公里的崇明岛,只有1300多年历史,而在一万四千年以前,不仅崇明岛,就是上海、南通、杭州,都还没有露出水面。当时,地球仍处于末次冰期,平均温度比今天低四到五度,三分之一的陆地被笼罩在数千米厚的冰盖下,海平面也低于今天120米。而一万年前左右,地球的一次小转身,在各个系统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气候正是这倒下的第一张骨牌。
陈中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这个主要是由于地球随着,(绕)太阳轨道的周期,它的离心率,慢慢,慢慢变化以后,它向着太阳的辐射强度便强,在七千年左右的时候,进入到一个大暖期。
解说:紧接着,冰川也做出响应,覆盖全球的冰层迅速融化,汇入海中,海平面因此被抬高,到了距今七千年左右,逼近现在的位置,而此时的温度相比一万年前升高了六度。
陈中原:海平面上升了以后,我们这个河流,带来的很多泥沙,不像一万年以前,它很容易就排到大海里面去了,被囤积在我们沿海地区,就造成我们现在人为人类居住的,这个所谓的三角洲平原。
解说:崇明岛和长江三角洲,就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而这一连串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了人类。
陈中原:本来人类在山坡上面,山洞里面,洞穴里居住,他慢慢,慢慢就到平原,甚至到海岸附近,他有造房子的功能,就定下来了,他本来是打猎的,他在山上,他就变化耕种,农业、种粮食了,出现文字了可以交流了,有音乐了,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人类文明到达了一个很高的一个点,水准。比方说我们长江三角洲,我们知道河姆渡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接下来以后就是松泽、良渚,遗址的数量甚至几十倍,几百倍多余以前,七千年前几乎没有灿烂的文明在沿海地区,你可以追踪。
四千年前地球突然变冷 部分古老文明消失
解说:北方的黄河流域此时已进入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三皇”时代。遂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意味着此时这里的人已学会使用火来烤熟食物,或是照明。神农训练人辨识并种植五谷的传说,印证了这里的人已结束狩猎,进入农耕时代,中华文明就在这样的氛围里,爬出摇篮,正要蹒跚学步。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古气候专家):中国北方,大概是六千年左右的时间,气候特别地温暖,正因为它温暖呢,所以它就比较潮湿,中华文明的一个仰韶文化,包括后来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就是内蒙赤峰那一带,内蒙赤峰那一带现在是很干旱了,但是那个时候的气候适应期是个潮湿期。
张德二:当年的那个黄土高坡,不是今天这个模样,陕西到河南这一带地方,它平均温度比现在大概要高两度,许多喜欢暖的,或者喜欢潮湿的一些小动物吧,它都能够在那里生活。黄河流域那一带的竹林生长得很茂盛,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化开始走远。
张德二:这就是考古学家口中的“新石器时代”,它又被气候学家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气候最适宜期”,似乎人类文明在这一时期的辉煌与舒适宜人的气候不可分割。
陈中原:应该归咎为是气候,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时候,因为你想想看,气候假如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时候,像北极和南极,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安居乐业了,他才有精力去想这种文明的进展。
解说:尽管没有直接的温度纪录,但科学家们还是通过考古挖掘出的树木年轮和动物遗骸推断,七千到四千年前的大暖期,比今天的全球平均温度要高一到两度。七千年前的这次气候变暖,就这样宣告了地球进入人类文明,但是两千多年后形势似乎又发生了变化,出土的陶器变得粗糙,手工也不再精美,一些古老文明甚至中断或从此消失。
陈中原: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马家浜到良渚,这个器皿越来越好看,做得越来越薄,上面的花纹越来越漂亮,到了比方说马桥那个时候,突然一下,就那么两三百年时间里面,它被发掘出来的器皿很厚,而且很粗糙,有一个说法,就说好像战争,像我们这样的,偏自然为主的一些人,就是说气候不适宜了沿海地区。确实在四千年左右是有一个变冷的过程,也就是两三百年的时候,在我们的黄河或者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实在南美呀我们经常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文明过程中间,非常繁盛的时候,它也掉下去了。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节目专区】
播出时间:(周六)21:40-23:00
回放时间:(周日)06:00-07:30 16:00-17:30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卫视李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