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热” 在和世界博弈下寻求气候出路
2010年12月07日 16:14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解说:正因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初,政务院直属的30多个部委,主管各类工业的就有5个,却没有一个主管生态和环境。而冷战格局下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都将重获新生的中国推向了自力更生的工业之路。一时间,中国进入了一个高耗能的时代。

何建坤(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副主任):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前,当时是叫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个短缺经济。能源强度呢,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它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制定能源带动GDP增长计划

解说:没有人会忽视1978年带给中国的改变,十年浩劫终于过去,被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闻到了一丝改革和开放的气息,几乎停顿的经济建设,也开始缓慢复苏。但在全中国,正要为着新的勃发而积蓄能量时,一个巨大的绊脚石拦在了路中间。

何建坤:当时发现能源供应是一个最大的制约,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供应都很紧张,很多地方都经常停电,所以当时国家也提出来,从1980年到2000年用能源翻一番,支持整个的GDP翻两番。GDP能源强度下降一半这样的目标,当然二氧化碳排放也得减少了。

解说: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的碳排放相对能源消耗总量已出现放缓的势头,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开始蓬勃向上,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和能源技术的改进。何建坤是中国最早研究能源规划的学者,曾担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从2007年起,何建坤出任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希望提高能源利用开拓新型能源,为中国经济谋划一条低碳之路。

何建坤:在改革开放以前,当时中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八十年代初一直到2000年左右,开始我们注重了民生,注重了市场经济,注重了改善人民生活,所以轻纺工业发展很快,所以这个结构的调整呢,使得我们GDP的能源强度下降。但在当时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何建坤,并不知道自己从事的能源研究,会与气候变化有什么瓜葛,就是研究天气动力学专业出身的丁一汇,国家气候专家委员会的另一位副主任,在三十年前对于气候变化,尤其是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

丁一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前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我印象里竺可桢老先生,曾经谈到唐宋的时候,气候是比较暖的,长安都可以种橘子,并且大象可能到过黄河地区,变化的原因呢主要是自然的原因。我真正理解气候变冷、变暖和人类有关系,大概主要是在1979年到1980年这两年,那个时候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

解说:丁一汇是中科院第一批赴美国交流的学者,初初打开的国门,骤然拓宽的视野都让中国学者有些应接不暇。1981年,还在潜心季风研究的丁一汇,访问了美国夏威夷大学,而近在咫尺的莫纳罗亚气象台,正是全球最早开始测量温室气体的观测站。

丁一汇:现在我才知道,它是从1957年测量起的,等我去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年的资料了,我当时并不懂,经常看他们,几个日本人还有几个美国人天天在那里分析。直到后来很多年以后,他们发表了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曲线,这个叫基林曲线,我才明白,原来他们是给气候变暖提供科学的基础和依据。

二氧化碳能否导致气候变暖引发科学界大争论

解说:但在八十年代初,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气候变暖这一理论,尚未获得普遍认同,西方学界甚至在“未来是会变暖,还是会变冷”这一基本判断上存在分歧。事实上,持续500年的小冰期,在19世纪末结束,新一轮的升温仅持续了四十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全球的平均气温,已又再度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尤其,当这一理论遇到了研究古气候的学者时,更是会遭到嘲笑。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第三位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的研究里,气候变化,动辄就要以千年、万年来计算。

陈中原:我第一反应不可能的,长时间尺度来看,气候肯定是要变冷的,二百多万年以来,我们经历了冰期、间冰期,你们叫冰河期这个变化,一万四千年之前,这时气候就开始变暖,到六千年之前达到高峰,这个是在地球轨道控制下的,后来就开始一直是温度基本是下降的,但是这个下降是一个总的趋势。所以这个下降的过程当中,它是有波动的,所以你现在谈气候的变化,你谈的是哪一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解说:至于人们担忧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会导致气候变暖,从而谈虎色变,丁仲礼更是不愿苟同。

丁仲礼:二氧化碳是滞后于温度变化的,这个是我们作为古气候研究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或者说99。99%的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都要比现在高很多很多倍。比如说是,恐龙活动的时候,恐龙这么大的动物,要吃那么多的草,那个时候生命很多啊。

海洋温度增加季风减弱 中国气候南涝北旱

解说:在科学家们的争论中,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在这样一场旷世大讨论中,此时的中国科学家尚在徘徊观望之中。但是大自然的变化,并不会因为人类尚未准备好,而停下脚步,继七十年代初,西非与澳洲发生特大干旱后,中国在1978年也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国无所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灾,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西、陕西、山东等省份,年降水量更比常年减少二到四成,更让人担忧的是从1985年到1990年,几乎年年都出现了严重旱情。

丁一汇:我们的降水格局发生变化了,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北方的雨比现在要多及那个时候的年降水量,大概可以达到800毫米,现在的降水降到530毫米,并且是长期的干旱,1978年以后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南方区暴雨频繁,你比如说1991年大洪水,1998年大洪水,199年大洪水,这个我们叫什么?叫南捞北旱。它确确实实和气候的年代际的变化有关系,同时也和海洋温度的增加有关系,它会使得夏季风减弱,一减弱以后,季风就到不了北面去了,它就停在长江和淮河流域流域就完了。

解说:但这仍然无法为气候变暖敲响警钟。

张德二:那一些干旱事件,并非是在变暖的情况下,或在温暖时期也有,寒冷时期也有,中国在过去一千多年当中,出现的重大的干旱,它的严重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二十世纪变暖气候背景下,所发生的干旱事件。

解说:科学家的争论还再继续,但是恐慌已伴随一场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在全球蔓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全球共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每一次都是因为中东的政治动荡。三此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上升到每桶突破40美元,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严重受创,人们对石油不再有以往的信心,寻找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欧·奥德加(丹麦能源署高级顾问):丹麦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受到非常严重的创伤,这对我国的政治家来说,是个很大的教训,我们未来必须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我们必须要节约能源,我们必须找到办法,维持我们未来的发展。

解说:国内资源贫乏的丹麦,开始大手笔投入节能研究,并着手开发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求最终替代石油和煤炭。然而在英国,能源危机还引发了一场政治灾难。那是1973年冬天,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尚未结束,英国国内又爆发了煤炭工人和铁路工人联合大罢工,能源危机雪上加霜,政府被迫禁止人们在周日进行飞行、驾驶以及船运,并要求居民在整个冬天只向家中的一间房子供暖,怨声载道下执政的保守党政府最终倒台。

然而事情在五年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1979年撒切尔夫人赢得大选,保守党重掌政权,她在任期内关闭了大批煤矿,并着力推动大型核电项目,在大学里主修化学专业的撒切尔夫人,对民众说,二氧化碳会导致灾难性全球变暖。无论这句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英国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认同人类导致气候变暖的国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卫视李杨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