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惠五洲——华侨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2010年11月08日 17:03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解说:捱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这些侨生慢慢在香港站稳了脚跟。政治系的江显锥后来改学无线电工程,成为地铁公司的工程师。医学系的李碧葱从私人诊所的护士做起,后来开起了自己的诊所,之后涉足金融业获得成功,中文系的东瑞如愿以偿成为作家。毕业于艺术系的钟浩,进入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刘德华、郭富城等明星,都曾是他的学生。回想起在大陆的经历,这些华大毕业生颇有感触。

钟浩:我觉得这一段经历,经过四清经过文化大革命,我也看到了很多,自己也经历了。我觉得真正体会到人生道路这个酸甜苦辣。有的是对自己是很有用的,比如说我们能吃苦,我们比较客观的看一个问题,不会那么主观。也比较容易体会到人家的苦处。我在国内的时候我经常,比如说我们搞四清,看着比较很苦的贫下中农什么,确实感觉到心里边很难受是吧,就会这个感情啊我觉得,当然我们不是贫下中农的感情,但是会同情他。

来到这也是,就是碰到一些困难啊,你的朋友碰到困难啊,你就是设身处地,如果我这样的话,对我的人生道路上给我启发是很大的。

李碧葱:对我们后来在香港,自己自立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是一个锻炼我们的时候,能伸能缩,再穷再艰苦我们都能够坚持下来。因为在国内的时候都已经感受到那个时候,所以再艰苦的生活,再艰苦的环境,我们都因为国内的那个教育,国内的那个环境也使得我们在这边就觉得再辛苦我们都坚持的下去。所以国内的教育,国内的环境也使得我们在香港能够站得住脚的一个主要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大复办 受到中央高度重视

程鹤麟:1970年1月华侨大学撤办的时候,没人想到这所大学还有复办的一天,八年后,也是在一月份,性质和职能与原来的中侨委基本相同的国务院侨办成立,原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出任过侨办主任。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央政府决定,恢复被撤销的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并要求华侨大学当年复办当年招生开学,其紧迫程度和60年代建校时一样。文革期间,华侨大学遭到肢解,原有的办学基础几乎被摧毁殆尽,所以说是复办其实相当于新办,一切从头来过。

解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内拨乱反正,在国际上和各个国家的外交关系逐渐解冻。中国的侨务工作和华侨教育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复办后的华侨大学校长仍由廖承志兼任。付办的工作千头万绪,异常艰难。不过华大获得重生的消息传开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归侨和老师,校友奔走相告。

杨振东(原华大校办主任):复办华侨大学,也实际上把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黑五类这个想法是推倒了,海外华侨跟港澳同胞,都是我们的亲人,这个思想包袱卸掉了,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重生,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我也是华侨关系非常多,包括杨振宁,我都不敢跟他联系,那现在复办以后就有联系了。

解说:杨振东是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堂弟,也是华大创建时的教职工。复办后他第一批就回到学校工作。由于堂弟在华大工作,自己也是海外华人,杨振宁一直对华大格外关注。八十年代初,杨振宁第二次回到中国时,见到了分别近五十年的堂弟杨振东。

杨振东:那我就谈了下华侨大学复办的情况,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说,很多老教授都不愿意来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偏僻,所以他呢,讲了以后他想了一下,他跟我讲,他说中国科技大学,一开始在北京,后来到安徽合肥去办的时候呢,研究生院的很多教授都不愿意去,十年后了,他认为,回去再看一下中国科技大。他感觉到面貌变化很大,原因就是中国科技大,派了很多年轻教师到美国去,到国外去作为访问学者去进修,那么回来以后呢,他们的科研成果、论文,他看了一下,很好。所以你们华大也应该吸收这方面,下决心培养年轻教师。

解说:杨振宁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采纳,他后来受聘成为华侨大学的名誉教授,并来此讲学。他为华大的题词是。为华侨服务,为民族服务。这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在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热忱关注。华侨大学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但是文革结束后,海外华侨对国家的信心还尚未恢复,因此复办后不久,华大便开始酝酿建立董事会,并决定在北京,香港设立办事处。

陈觉万(前华侨大学校长):这是特殊政策,这是当时你整个全国,就我知道只有两所大学有董事会。一个是华大,一个是暨南大学,这两所都是面向海外的。这也是考虑到是要动员,要取得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些观念,有些做法要适应他们。如果你提出这是党领导下的大学,那他们不一定来了。你说董事会领导下的,而且董事会他们也来参加,那他们愿意来。

程鹤麟:1980年,虽说文革已经结束,但新思想和新举措,要得到认同还很不容易,大学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且办学资金还要接受海外捐赠。这让很多人想不通,认为学校变成四不像。不像学校,不像企业。一位当时的副校长退休多年后,曾经对另外一位校领导说,回顾自己在华侨大学的工作,最愧疚的一点,就是在第一届的校董会上,极力反对接受海外华侨的捐款,致使四年后,也就是1984年学校才开始接受侨捐。除了书生清高,羞于谈钱之外,还有一个政治原因,那时候海外关系,还是一个让很多人敏感的词,连专门跟海外发生联系的华侨大学都怕。后来邓小平说了,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局面,从那以后,海外关系渐渐开始吃香。

解说:1983年在华大历史上,是个重要的年份。6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简称24号文件。决定把这两所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要求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并指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要求,学校管理等方面,可以和国内其它大学有所不同。中央为两所大学的办学问题,办法文件,这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也成为华侨大学复办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10月19日,继廖承志之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出任华侨大学校长。10月23日,从1963年就开始奠基兴建,文革中遭遇中断的陈嘉庚纪念堂,终于落成。几天后,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来到华侨大学视察,对办好华大寄予了殷切厚望。

华大师生互忘恩仇 各地纷纷成立校友会 

程鹤麟: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有一次在深圳对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苏联的副总理到深圳参观,看到很多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大楼,由港澳同胞兴办的企业后很是感慨。那位苏联副总理说,中国在海外有亲戚,苏联在海外只有仇敌。杨振宁后来到华大讲学时,说了这个故事。杨振宁认为华侨曾经是,今后也应该是,中国发展的一股坚实力量。

解说:今年65岁的郭景仁现在居住在泉州。1968年他毕业于华侨大学政治系。后来一直留在泉州从事侨务工作,他也是华侨大学泉州校友会的会长。位于泉州市中心的这套住房,是校友会的会所,每周大家都要来到这里聚会,今天聚会的主题,是如何接待即将来参加学校50年校庆的海外校友。

郭景仁:他那边要报几个男的几个女的,或者她们自己安排这些都要弄好。我们(校友会)还比校总会早呢,校友总会是1985年才成立的,我们是1984年2月份就成立了。

记者:你们这些同学后来相互怎么找到的?

郭景仁:当时就是互相串联了。大家一听说成立校友会都很踊跃,一个通知一个,就慢慢的联系起来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楼楚楚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