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此后塞多夫一家选择在上海安顿下来,住在苏州河边的犹太人聚居区,1920年赛多夫一家离开上海回到耶路撒冷定居。因为2010年世博会,出生于耶路撒冷的渡堂海,得以重回中国。他决定找寻母亲在上海留下的痕迹,因此,他在当地报纸用整版的篇幅,讲述了关于母亲的故事。他希望这个城市,能帮他找回母亲的记忆。
渡堂海:我在寻找她们当年居住的住宅,我听说她们当时住在乍浦路18号,后来在一些中国朋友和《解放日报》的帮助之下,我找到一张老地图,这张地图记录了1940年之前的上海路线。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来,找到了一幢1919年遗存下来的历史建筑,我当时感慨万分。
因为2010年世博会
渡堂海在上海找到了母亲的记忆
杨娟:有人不喜欢上海,说上海是一座排外的城市。然而回顾上海开埠至今的历史,这分明又是一座因为开放而兴的城市。中国选定了上海作为2010世博会的举办地,更是将开放的信号释放到了极致,一座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可以免签证,来接收大批犹太人的城市,让犹太人的后代,都念念不忘来到中国寻根,您能说这样的城市,没有人情味吗?渡堂海寻根而来,更是携带者自己的建筑梦想而来。其实呢在上海申博成功之后,就陆陆续续有许许多多像渡堂海这样的人,他们带着属于各自的梦想,来到上海,来到了中国。举办世博会是否让一座城市有了更大的包容空间,有了更多的坦诚呢?开幕之前,上海世博会对于人们心目当中的城市意象已经改写了。
建筑之梦
解说:从水晶宫的到原子塔,从埃菲尔铁塔到太空针,建筑一向是历届世博会留给人们最直观也最恒久的记忆。在上海世博会上,一共有42座外国自建馆和11座国外联合馆,此外还包括各地方馆和城市实践区等建筑,分布于世博园中,这是一大片建筑师,实现梦想的园地。
渡堂海:生命的永恒主题,就是和事物的对话,比如光明和黑暗的对话,玻璃和石头,透明物和实体,松散和坚固的,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的。
解说:在上海世博会的园区规划中,展区圈定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5.28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中,浦东占去了3.93平方公里。来自不同地区的一个又一个渡堂海陆续来到这里,用设计创意和建筑梦想,建设起今天人们看到的世博园区。
安居之梦
解说: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江之隔的这两片园区,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在挤满近代建筑群的浦西,繁华中掩映着夜上海的纸醉金迷。而对岸的浦东,却是大片死寂的滩涂和农田,仅有的几条干道,都是民国时期的产物。
而在上海申博宣告成功的当天,浦东白莲泾小区,3000多名老街坊,向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作别,迁入别处的新居。他们的老宅,将彻底黑白老照片所封存。假如摄影师再度来访,他镜头中的风景,将转换为今天彩色的世博园区。在老街坊被推倒的老宅里,肯定也隐藏有类似的渡堂海母亲在上海老弄堂里的童年记忆。在惋惜于记忆的消逝时,新的梦想在生成。
贾樟柯:目前我们处于高速发展,我们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发展跟环境,发展跟个人生活之间的一种紧张的冲突,但是我觉得到世博的过程里面,大家都始终秉承的,就是要让人生活更美好。它的落脚点在人身上,我觉得这个理念本身,它也是一种进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