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铮:我们对未来应该中国想要的可能会怎么样,有一个普遍的一个想法,我想这个无论如何对我们是个好事。
李天纲:它是通过一个各民族的这样,配合的这样一个融合的这样一个观念,然后来展示一种理想的未来。
张颐武:一个城市它总是需要一个更高的目标,就是要有自己的远景,要有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没有未来的城市,它是没有希望的城市。
贾樟柯:我们要让人生活的更美好,它的落脚点在人身上,我觉得这种理念,本身,它也是一种进步。
解说:19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一举奠定了英国工业霸主地位。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GDP第一大国。1970年,日本继成功举办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举办大阪世博会,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拥有与之相似的轨迹。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召开,两年后的今天,上海世博会赢得多方瞩目。美联社发表文章,《上海世博会展现中国软实力》,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文章,《2010年世博会使上海成为中国强大的象征》,2010年上海世博会,能否成为中国崛起的标志?关注“城市”,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引领人类的目光,重新投入于人本身,这是否就是一种大国的态度。
杨娟:有人说,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主题,最大的意义也许是在于,我们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去正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当中的一系列弊病,我们并且对于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而它的潜台词,或许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通过世博会中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而问题的答案,将会在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世博会,或者是说人类文明前行的过程当中得到引证。而衡量这个答案的标准,并不是来自于世博会,也不是来自于决策者,而是来自于在城市生活当中的每一位普通人。
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