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丁兆林:中国现有救灾体系非常僵化

2012年07月24日 15:51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如今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我们除了要做好预警机制以外,在事件发生之后还要有一个快速反应。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中,与城市管理者相比,众多网友通过微博在网上做出了更为迅速的反应。突发灾难在拷问人性真善美的同时,也在对政府的救灾体系进行检测。

凤凰卫视7月23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茵:现在真的是极端天气情况越来越多,我们除了要做预警的机制以外,可能在发生事件之后要有一个快速反应。您表扬了我们这次的网友,其实他们在网络上通过微博这种快速反应非常的强,有没有管理者可以借鉴的,比如说我觉得这一次被诟病的就是下着那么大的雨,有私家车免费去机场接滞留旅客,结果我们的快速路还在那认真的一丝不苟在收着费,然后造成了拥堵,我觉得这样其实是不应该属于我们管理者能够快速反应的地方。

丁兆林:这显然是,而且这不仅仅是快速反应地方,这是一个救灾理念的问题。当灾难到来的时候,你必须得知道这种灾难的情况跟平时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很显然我们现有的救灾体系是相对来讲比较僵化的,非常的僵化,包括还有第二天去给人贴条的,后来赶快这个事情得到了曝光之后,政府又说贴条不算了。

梁茵:我觉得这个反应其实是已经是吸纳了群众的意见,这个反应还是非常好的。

丁兆林:这个其实体现的是我们思路的问题,就管理思路的问题,因为整个社会体现紧急状况的时候,一切平时的这种工作程序完全不能适应紧急状况的,它需要一整套的改观。从这里来看我们的这种应急体系,它现在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它还没有进入到非常完善的阶段,这一点是值得每一个政府或者说每一个城市的政府需要重新去思考的。这一次他提出了考验,让北京市政府也有很大的这样一个,我相信会有很大的触动,也能够迅速的做出一些改变,但是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还绝不是说灾难出现之后,应该采取的行动,真的有价值的是灾难出现之前你采取了什么行动,这才是一种战略性的防范救灾的一个重要理念。这种东西其实的考验的是什么?考验的是我们政府或者说这个城市是不是真正的有战略和长远的意识,这才是救灾的本质。

就说灾害发生了采取了哪些行动是属于策略层面。战略层面很简单的,有一点就是说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城市生态,就是雨下来应该通过土壤进到地下水,然后涵养地下水,没有水的时候地下水可以重新浇灌这些树木,树木把这些蒸汽又上到天空,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链。但是现在不光是中国的城市,全球的城市都面临一个什么呢?就是城市的硬化,房顶还有路面全是硬的,导致了什么结果呢?按道理应该正常情况下80%的水能够渗透道路地下,但是这种城市路面硬化发生了以后,80%的流不到地下。

梁茵:流走了。

丁兆林:对,流走了,四处泛滥去干坏事去了,但是同时我们地下水得不到涵养,北京是个非常缺水的城市,这时候天上下来的水,下的不应该是灾难,下的应该是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长远的战略思维的时候,我们会把资源当成灾难,会把给输出去,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一个东西。

《新闻今日谈》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日17:30-18:00

重播时间:周一至周日22:30-23:00  05:30-06: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丁兆林 体系 快速反应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