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革后老画家重执画笔 创作组影响中国画发展

2011年11月29日 17:09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2011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东方既白”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届时,来自于中国国家画院的大批美术作品,在此隆重亮相。

凤凰卫视11月5日《文化大观园》节目播出,以下为文字实录:

这是一个出身不凡的大师集团

身负传承中国传统美术的使命

他们以笔墨为美立言

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

曲径深处,忆水墨年轮

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 黑白影像忆出身

解说: 2011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东方既白”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届时,来自于中国国家画院的大批美术作品,在此隆重亮相。

王鲁湘:“东方既白”,语出苏东坡的赤壁赋,被中国国家画院首任院长李可染大师在八十年代借用。这是一个预言!晚年的李可染,经历人世兴衰,勘破画坛起落,在“中国传统绘画已至穷途末路”的人言汹涌之时,却看到了“东方文艺复兴已现曙光”的先兆。

30年之后,大师的预言正逐渐成为现实!今天,走进国家博物馆,你会看到一大批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以铺天盖地的气势震人心魄。是的,这就是三十年后,中国国家画院回应老院长的无言承诺。当然,一个只有三十年历史的画院,有如此深的功力,与它非凡的出身有关。今天我们将走进北京西三环路旁,这个仿佛有点儿像时空穿越般的幽深院落,与今天画院的掌门人杨晓阳先生,去翻翻国家画院的老皇历。

王鲁湘:“这是咱们国家画院特意在这个地方新设了个门槛,这个门槛是不是还要再高一点?

杨晓阳:这是个象征性的,一个是这个建筑它没有这个门槛,它感觉不完整,实际上呢,大家感觉上,说是唉,这是国家画院设了一个最低的门槛。”

杨晓阳:它起步就是个大师集团,就像老子他生出来就是一个智者,生出来就是个大师,所以这个中国画研究院它的出身太好了。

解说:杨晓阳所说的这个出身,是一件关于三十年前的往事。   

跟着杨晓阳的思绪,我们的故事从这些珍贵的老影像开始。中国国家画院的出身就隐藏在这些黑白影调的背后。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那场浩劫中,大批的画家都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冲击。中国传统美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是,中国美术界也遇到了一位特别的保护人,他就是一直苦撑危局的周恩来。    

从1972年开始,周恩来以外交部需要国画为理由,在北京的几大宾馆设立专门的房间,把各地受困的画家集中起来作画。

李燕:是因为周恩来他非常有文化,非常重视文化,重视人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提出的这个理由,应该说是不可以被驳斥的。

邓林:最早是,我记得在北京饭店,叫三白嘛,白吃、白住、白画嘛。那时候,因为那时候的画家,待遇很不好嘛,一开始能有个地方住,能有个地方专门搞创作,画家还是很高兴。

解说:也许是特殊年代的遭遇,原本分散的画家们在这里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次的聚合,为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埋下了最早的种子。

被历史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明的艺术结晶,有着独具中国意趣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特有的造型、笔墨,充满东方智慧的神韵、意境,无不折射出深厚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条艺术的长河之所以绵延至今,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正是有赖于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继承和改革创新。

《文化大观园》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王鲁湘主持人专区】  

首播 周六 18:45

重播 周日 14:02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腾] 标签:画院 杨晓阳 画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