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革时作家孙犁被抄家六次 曾想触电自杀

2013年08月05日 11:18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内容提示: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优秀的、风格独绝的小说家,贾平凹在2000年写的散文《孙犁的意义》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敢把一生中写的所有文字都收入书中,这是别人所不能的。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经历了各个时期,从青年到老年,能一直保持才情,作品明净崇高,孙犁是第一人。

凤凰卫视8月3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于河北省安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在安国县城一家粮店学徒,母亲在家中种地,家境十分清寒。

郑法清(孙犁好友):他母亲生孩子,他姥姥要给他母亲去做一碗米汤,就找不着做汤的柴火,最后把家里一个破鸡笼给拆烂了,然后才煮了一碗米汤,这就是孙犁他们家的家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生儿育女,当然是很难的了,所以孙犁他母亲生了七个孩子,他前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后面有一个弟弟全都夭折,只有孙犁一个人活下来了。

解说:这个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后来又患了惊风疾。

郑法清:土话说叫抽风,后来他叔叔带着他上五仁桥,扎针才扎好了。他从小很弱,所以那时候老师,有时候一年,孙犁他们家还招待老师吃顿饭,他叔叔还嘱咐老师千万别打他,他身体不好,其实没人会打他,因为他特喜欢念书。

孙犁是鲁迅作品忠实读者受“引动”写散文

解说:1924年12岁的孙犁被父亲抱上驴背,来到安国县城读高级小学。在学校的阅览室里,他被陈列其中的大量刊物所吸引,特别是鲁迅、叶圣陶、许地山、刘大杰等人的小说,常使他沉浸其中。孙犁特别喜欢鲁迅的杂文,认为那是传之千古的名作,一旦发现鲁迅的文章,必然沉心阅读,务求熟记在心。

郑法清:他自己确确实实是对鲁迅的作品是非常崇拜,他认为鲁迅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文学道路,他读鲁迅到什么程度呢?鲁迅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杂文也好,只要摆在报纸上,不看名字就知道这就是鲁迅。他当时把鲁迅的很多名言警句抄下来贴到墙上,直至背诵熟了而后止。

解说:年轻时代,孙犁每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他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孙武川(孙犁好友):孙犁一直是推崇鲁迅的,他甚至买书都是看着鲁迅那点书单去买去。他在冀中的时候就写了《少年鲁迅的故事》,作为这个儿童读物。

解说:孙犁一生都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战争年代,常年行军,身上有两样东西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手里的一根六道木棍子,一个是用破裤子缝成的“书包”,书包里常放着鲁迅的书,如《呐喊》《彷徨》等。他说,他因此而受到“引动”,抱着向鲁迅学习的想法,写下了那些散文和短篇小说。

从维熙(作家):如果说跟鲁迅学到了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不是鲁迅笔墨里的那种,那刚烈的那种锋芒,我觉得鲁迅的文章里面有的段落是很刚烈的,从孙犁的作品里很难找到这种东西,但是他有鲁迅的骨头,他有鲁迅的内在的灵魂。

解说:1937年七七事变,9月下旬,保定陷落,就在孙犁的家乡东辽城,每天都可以看到从北面涉水过来的逃难的人群,孙犁每天站在村北的大堤上,望着茫茫河水和国民党政权南逃的人流,发出兴亡之叹。他剪去长发,农民打扮,在大时代的推动下走向了抗日战场。

1938年春天,冀中区在吕正操将军主持下,成立了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武装自卫会,孙犁任宣传部长。他积极到蠡县、高阳、河间去组织分会,后来这个组织为抗连代替,他就到新建立的抗战学院去教书了。抗战学院设在深县,是为了吸收和培养抗日的知识分子队伍,经北方局批准而开办的,由北平教育界名流杨秀峰任院长。

郑法清:这个学院也是很艰苦的,按照孙犁自己的说法,讲课是一个大棚子,搭一个大戏棚子,下面摆着好多大木头,一根一根大杉木,能坐500来人,他讲课得拿嗓子喊,因为没有像你现在这种扩音器,抗战的时候没有这东西,都得喊。一喊就得喊一上午,所以很累得慌,但是他兴致勃勃。

解说:抗战学院只要识字和要求抗日的都可以应考,孙犁在创办之初就在这里教书了,民运院差不多网络了冀中平原上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孙犁没有讲义,每次上课前写一个简单的提纲,每周讲两次。作为老师的孙犁,面对这样一些学员时常感到很尴尬,不管他怎样把艺术和抗战联系起来,这些文艺理论上的东西,无论如何还是和操场上的实弹射击,冲锋刺杀,投手榴弹很不相称。因为他在讲课的时候,总是说文艺理论离不开典型论,学员送给了孙犁的绰号叫“典型”。

郑法清:什么叫典型?因为他那里面有一个同事,那个同事姓王,完了以后,有一个人送给了这位同事一匹小马,那个年代没有汽车,汽车都日本鬼子有汽车,我们汽车很难有的。结果有人送给了那个姓王的同志一个小马,他挺珍惜这个马,觉得这是一个小宝贝一样,就拉着孙犁,咱们到野外里去跑跑。

这个孙犁给他叫做秋郊试马,俩人都去骑马去了。孙犁是个书生,他骑不好马,左摇右晃颠得够呛,差点没掉下来,就这样子,所以学生们就喊典型,典型,因为他讲文艺理论离不开典型论。

解说:1939年春天,孙犁从冀中平原调往阜平山地。孙犁也当过记者,但是却不很成功,他在雁北有过一次失败采访,事后孙犁在回忆这一段时说,我虽在幼年就梦想当一名记者,此次出师失败,证明我不适宜当记者,一是口讷,二是孤僻,所以后来就退而当编辑了。

1941年,冀中区党政军首长程子华、黄敬、吕正操发起冀中一日的写作运动,他们从高尔基主编《世界一日》,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受到启示,向冀中文化界明确提出组织写作《冀中一日》的要求。“冀中一日”选择哪一天好?当时大家觉得没有必要用五一,五四这样的日子。另外还要考虑发文的时间,最后商量选定在5月27日,并做了大量的宣传。抗委会一直把任务布置到各个村庄和连队。

冉淮舟(孙犁好友):那么这稿子一上,发动的真是群众运动,那不认识字的老太太也是找别人代一笔,那更何况小学教员也忙活,军队、干部、群众、农民都写,那个稿子集中到编委会来,那真是太多了,一麻袋,一麻袋的,他们赶稿子快成了开始打游击了。这个是5月嘛,夏天开始的,赶秋天,青纱帐一倒,敌人就要扫荡,他们拉着大车打游击。

解说:孙犁在这年秋天回到冀中的时候,《冀中一日》的编选工作正处在定稿阶段,母亲告诉他,她也参加了区干部召集的群众大会,会上动员大家写稿,还念了孙犁的一篇文章,因此印象很深。

冉淮舟:他回家探亲,王林同志一看孙犁回来了,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就把他拉住,说你晚回去,他就帮着李林儒,王林看稿。

郑法清:这个编辑工作,你知道是很艰苦的,他因为离着敌人的炮楼才十几里地,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他们就把一个老乡的家的大门口给垒起来,变成一个墙,没有门这个院子。在屋里头,审读成麻袋成麻袋来的稿子,在那里选,选出来以后,选一篇用蜡版刻一篇,选一篇用蜡版刻一篇。

解说:在郝村,孙犁和其他同事一道完成了一项在抗战文艺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工作,编辑《冀中一日》,并根据看稿心得,写了后来传播很广的《文艺学习》这本书,他称之为《冀中一日》的“副产”。

郑法清:这本书影响很大,当时大家都觉得很好,因为它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他写的很有针对性,文集里都有这个书,后来改成叫《文艺学习》,在建国之后出版多次,很多青年作家很喜欢这个书。这个书在当时吕正操和黄敬,在那样战争频繁的情况之下,就把孙犁写的这个《区村和连队的写作课本》改成了《文艺学习》拿到了晋察冀边区,在北方局的印刷厂里头,还专门搞成铅印了,对当时培养青年作者可是起了很大作用。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曾子墨【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10:05-10:55

重播:周日21:40-22: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石冰] 标签:孙犁 鲁迅 郑法清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