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观澜:我像毛泽东的手榴弹 哪有问题甩到哪去

2012年09月03日 13:18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王观澜病后幽默地自称为“棺材漏”

王海燕:那时候后来的时候主席还那个就来看过一次,给他送了,送了一个是那个烤面包的那个铁鏊子,就是觉得他的肠胃不行,就是说让要他吃软一点的东西,还有他的身体挺弱,说他脚老冰凉,给他送一个热水袋,还有些葡萄糖,因为那时候我爸就是葡萄糖非常金贵嘛在当时,就主席还送了点葡萄糖,为了增加我爸的营养。

解说:经过了3年多的治疗修养,王观澜的病情渐有好转,毛泽东闻讯赶来看望,当他发现王观澜能下床走动极为高兴,鼓励王观澜要坚持锻炼身体,争取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王观澜很受鼓舞,一心盼望能把身体养好,他开始看文件,读书学习,一心想弥补失去的时间,但由于体力、精力的消耗一下子超过了负荷,就在“七大”召开前夕,王观澜的病又一次复发,而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王海燕:1946年的时候53天不吃不喝,不能吃进去,输液的那个血管全都瘪了,最后靠肛门滴进去一点点营养液,而且由于治疗那个错误给他这么揉,把那个肠子里头黏膜都给弄掉,又变成肠堵塞,最后营养障碍到就是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解说:一位苏联派驻边区医院的医生告诉徐明清,王观澜最多活不过一周了,让她准备后事,失望之余王观澜的妻子徐明清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汇报了王观澜的病情,毛泽东很快回了信,信中不仅宽慰徐明清不要过于悲伤,同时鼓励道观澜的病不一定是你所说的那样,不一定不能救。

王海安:我爸爸当时就听主席对他还是这么关心,这么有信心,想到过去主席的教导,所以更感动。

王海燕:他就觉得他自己的生命不是属于个人的,就是说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做,他要把自己身体搞好,好好地为党工作,当时他就想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尽量减少消耗,所以他就是说能不看的不看,实际上他也看不见了,因为那时候眼睛失明,能不听的不听,能不说的不说,他实际上也不能说了,所以当时呢有人就是说要把我们,我和我大弟弟那时候只有我们两个人,就从托儿所里接回来,看他最后一面,但是我爸就没同意,他是说一见我们他肯定会激动,就是会什么呀,会消耗体力,所以这个他也拒绝了,他想他跟我妈妈说我还是有希望的,我将来可能会看到我孩子。

解说:王观澜终于再一次跨过了死亡的边缘,微弱的生命竟奇迹般地复生,病后的他不无幽默地称自己是“棺材漏”,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他也一直善加保存着毛泽东的那封“既来之则安之”的信。新中国成立后,身体刚刚恢复的王观澜就被调入新成立的中央农村工作部担任副部长,当时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战线的工作极为繁重,但走马上任的王观澜不会想到新一轮的政治风波正在等待着他。

1953年,毛泽东和党中央对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要用两到三个5年计划,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农村实现集体化生产,但1955年毛泽东突然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对当时农工部部长邓子恢,仍然要求稳健地实现农业合作化的作法提出了批评,指责他们“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当时在农工部就任副部长不足半年的王观澜并没有卷入这次批判的中心,但是经历了一系列批判会议后却激发了他想彻底弄清楚地方上到底是如何推行农业合作社的?王观澜离开北京回到了老家浙江临海,在那里他一笔一笔地为农民算了一次账。

王海燕:就是具体得到就是说每年农民啊收入多少,我们的税是多少,就是前一年和后一年,一年一年比较农民是增收了还是减收了,就是这样的,就是他就提出来就是农村,就是临海呢还是咱们国家比较好的地区,那个地区农民都在减收,就是逐渐的减收,所以他就他很忧虑。

王海安:给农民算一笔账目以后,主席认为这个算账很重要,在我父亲的那个报告后边批示了,要求全国各个省市都要为农民算一笔账,而且就是说像临海这种情况、浙江这种情况,如果多了情况就不妙了。

解说:据说王观澜看了毛泽东的批示很是兴奋,他认为农村和农民问题一定能得到切实解决,但令人遗撼的是接踵而来的就是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全国再度泛滥起一股更“左”的思潮,但就在“大跃进”开展伊始,王观澜也曾为亩产上千斤的报道而惊叹不已,但随着亩产不断放卫星,这位被认为是“最懂得农村问题”的王观澜开始由喜转忧。

王海燕:我那时候读中学,我也是热血青年嘛,看着报纸上什么几万斤,最后到了十万斤,所以小孩可以站在小麦上什么跳都能什么的,我就觉得我爸怎么一天愁眉苦脸,这多好的消息,他怎么不高兴,我当时挺奇怪的,我后来有一次我就悄悄地问我妈妈,说我爸爸是不是“右倾”了,是不是右了?后来我妈妈说你爸很多事情都非常实事求是,他很多想法都是正确的。

王海安:我们楼后有一片空地,我们种了花生,那年花生大丰收,轻轻地拔起来每一窝花生能有一百节,甚至有比较差一点也有八十节,完了以后我父亲说,你们看今年大丰收,完了以后让我们把花生摘下来,然后去称一称,称一称也就是几两重,完了以后他就说就跟我们说,你看报纸登的五千斤,五千斤花生的话在地上能铺多厚一层,我们大概算一算,弄一弄,说得在一尺多,完了我父亲说可能吗?

解说:带着疑问王观澜随邓子恢前往河南徐水视察,之前毛泽东已经到过徐水,对那里的农业生产运动大加赞赏,在当地整理出来的毛泽东视察的小册子上写着“亩产上万斤”“打的粮食没有地方称”等字样,但当王观澜到达徐水之后,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王海安:群众基本农民没有粮食的,都被征走了,就处于饿肚子,解决不了粮食问题的时候那就产生粮荒,甚至就饿死了,你说都没有粮食了,饿,要饿死了,那群众对中央的政策能满意吗?对毛主席能满意吗?所以我父亲亲自看到老百姓饿肚子,而且指着主席的像在骂,心痛的很,王观澜感到此时的毛泽东受到了周围人的蒙蔽,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写报告向毛泽东反映情况。

王海燕:就反正党内以前有极左的,就是那些对很多不同意见的一个打击,就有的挺,有的人就在中央苏区好多有不同意见的,就我爸就看着那些人,就实际上是很好的革命者就被消灭掉了,不是被国民党的消灭掉了,是被共产党自己极左的那些思潮消灭掉了,所以这些东西在他心目中他向领袖反映情况,他是很有顾虑的,非常有顾虑,跟我妈妈讨论多次,我妈妈都不同意。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红中社 革命者 毛泽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