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国学者:教育本为育人 但国民党目的是制造信徒

2013年01月29日 13:19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1932年6月,在胡适主编的杂志《独立评论》上,任鸿隽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他在文章中提出,“教育的目的与国民党的目的完全不同。大概说来,教育的目的在一个全人的发展,而党的目的,则在于信徒的造成。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党是以组织为本位的。”

凤凰卫视1月28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些人是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任鸿隽就是其中之一,谁是任鸿隽?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一个空白。

《科学》杂志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中国科学社的首任和末任的社长、辛亥革命的元老、化学家、科学教育家、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最早系统地提出“发展科学为吾国之生命线”,主张以科学立国的中国人,这一连串堪称重量级的头衔定位与评价,能与之画上等号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任鸿隽。

“科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舶来品,它并不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结果”。《科学》杂志创办伊始,任鸿隽在阐述杂志宗旨的时候就提出,要“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这也开创出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一个新时代。此后任鸿隽在《科学》杂志上特辟“通论”等专栏,后来又编写《科学通论》,撰写《科学概论》。他还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和国家图书馆北海图书馆,也一切都是为了向国人介绍埋在各个“学科”之中的“整个科学”。

有人评价说“科学”一词在十九世纪末就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然而它到底是什么,如何传播?走到任鸿隽这里才算是战争走上了正规。作为教育家,任鸿隽曾经担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和四川大学校长,对于教育,特别是对于当时国民政府的教育指导思想,任鸿隽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1932年6月,在胡适主编的杂志《独立评论》上,任鸿隽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他在文章中提出,“教育的目的与国民党的目的完全不同。大概说来,教育的目的在一个全人的发展,而党的目的,则在于信徒的造成。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党是以组织为本位的。”

在他看来,“党化”和“教育”是一对矛盾的名词,有了“党化”就没了“教育”,他的结论是,“办学校以教育为目的,方有成功的希望,若以政治的目的来办教育,是非失败不可的。”

此文一出,许多朋友看了都对任鸿隽说,你真大胆,这样的问题岂是可以随便讨论的吗?他回答说,因为这个问题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提出谈谈,唤起国人的注意,况且现在还不是言论自由的时代吗?我们若是多所顾忌,而不敢讨论眼前的重要问题,便是放弃了国民的权利。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信徒 国民党 教育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