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以官治商 以商治夷” 兴衰沉浮二百年
一代掌门 十三行传奇潘振承
解说:1714年福建泉州的一个小村子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日后同文行的第一代掌门,十三行传奇人物潘振承。
潘刚儿(同文行后人):潘振承原来的家庭是很困难的,他一家有五个孩子,他是老大,当时家庭是吃不饱的,直到他经商以后,家庭还是比较贫困的。他从14岁就当上了船工,跟船去贸易,曾经跑过吕宋,就是现在的菲律宾三次,从这里面学到很多经验。
解说:在那个海船初通的年代,精通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等多
种外语的潘振承很受洋商的器重,他的丝绸和茶叶生意蒸蒸日上,后来像很多福建人一样,潘振承来到了广州,在1744年设立了同文行,那一年他三十岁。
潘刚儿:一开始是当跟班的,也就是他是一个小伙计,然后逐渐当前台的经理掌柜,还不是后台,是老板雇请他的,变成高级职员。然后这个老板退休了,就(把商行)转让给他,当时他的资金还是很缺乏,所以他建潘家祠,在广州经商三四十年才买房子的。
解说:1776年,62岁的潘振承在广州珠江南岸买了一大片约有20公顷的河滩地,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华南西街一带,为了纪念故乡福建漳州龙溪乡,他给这里也取名为龙溪乡,之后潘家陆续建起了20多处轩堂馆阁,龙溪乡内亭台错落,花木扶疏,成为当时珠江南岸风格典雅的一代名园。当时许多洋商因为被邀请来龙溪乡做客而倍感容幸,物转星移,美景不再,如今坐落在华南西街的潘家大院,是潘振承的孙子潘正炜,在1826年开始修建的。
潘刚儿:这南华西街都有龙子头,跟潘家的龙溪乡是和龙字有关系,有二十多条街道都有龙字,一直到三十三中楼的一半,原来都是潘家的,这里就是五进,分为五栋的房子。这个门很厚的,这个木头是很好的木头,有一个晚上这个小偷想头走这个门,就把这个门卸下来了,但是搬不走太重了,他不能够搬到外面去,第二天人家在这里的住户,怎么这个门卸下来了呢,由于他搬不走这个门,这个门的木头很好,几百年的历史没有更换过。
记者:这里当时一进门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潘刚儿:这个门呢,这里是个门岗,整个大院有一个工人专门在这里,这里有一个窗口,雇工就在这里看着门口,我小的时候知道,曾经有四个人管理这个大的房子。当时十三行的首领就建立了龙溪乡,这一条龙溪首约跟二约,跟西栅街等等都是当时的建筑。
解说:跟随潘家的后人,我们来到了潘家大院的第五个房子,目前这里还有人居住,看到墙上挂着的“龙溪首约”的门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潘振承叱咤风云的清朝末年。
潘刚儿:这茶叶箱是密封的很好,因为他运到西欧去,起码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四五个月时间长期在海洋里边潮湿,是容易茶叶发霉,所以他一定要保护好茶叶,保护好茶叶呢,它整个箱的木头比较好,很多年都不会虫咬。茶叶在潘振承的时代,在全国里面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卖茶叶,因为他的丝茶叶呢质量很高,而且运到西欧发了霉的茶叶都能够退换,废茶也可以拿回来这里更换,所以他的信誉是很高的。
杨舒:潘家可谓是经营有道守财有方,在清朝一口通商85年间,潘家当行首的时间就长达39年,足以看出潘家在十三行中的地位,但是潘家非常的低调。据说潘振承捐官获得二品官衔的红帽子,但是他绝不在公开场合戴出来炫耀,只是在与家人小聚的时候偶尔戴一下。他的儿子潘有度也深得父亲真传,处事相当谨慎,潘有度接手同文行后,便以自己新任洋行为托词,故意把同文行的排名拉到第二位,然而就是这种处世哲学,为潘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解说:到了19世纪初,英国的鸦片入侵广州等地,十三行的外贸市场一片混乱,白银不断外流。而此时清王朝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十三行这个天子南库,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钱袋子”。
胡文中:只有两三户不负责任的行商,欠下外商一大笔钱,欠下国家一大笔税,所有的老实经营的行商必须要分担这些债务,结果这些巨大的负担,再加上平时官府动不动就要行商捐献,这些巨大的债务压到这些行商,很难正常运作。这个情况使得当时很有名的潘家,潘启官(潘振承)的第二代都受不了,当时他甚至花十万两银贿赂官府,争取自己退出经商的队伍,不再经商了。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