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在柏林走路》: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和东欧

2012年07月05日 09:45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上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由于前一年心情沮丧,1990年的也斯很自然向往异国的变化,想理解在德国和东欧这些异乡土地上发生的事情。作文一个文人,那种内嵌的好奇和感知欲促使他亲身去观察旧的旅游书已经没法描绘的新的现实。然而就像他一直以来所抱的遇事遇物的态度一样,始终有一种怀疑的不确定感,不能带入的只是在一旁观看。
    
    凤凰卫视7月4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香港作家也斯也许是在外语世界里面最著名的一个香港作家,因为他有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各种不同的语言,同时也常常受邀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去讲学,去访问,获得过驻市作家、驻校作家等等称号,因此他有很多外游的经验,这样的一些经验在他笔下又能够成就他最关怀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我们过去两天所说到的,各种文化交汇的时候,中间会发生的种种的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昨天我们给大家谈到他怎么写食物的,就说道连吃一个新派的法国菜,里面到底该不该强调他原有的泰国影响都成了一个学问,都成了一个问题,这个学问,这个问题有时候会甚至影响到我们吃出来的那个东西,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
   
    更何况不是食物的或者是菜种的旅行,实质的旅行,而是人的旅行,人去旅行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只是带着自己一双肉眼,摆脱先前关于旅行目的地所种下的种种的印象、种种的知识去看这个地方,恐怕也很难,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他其中这么一本谈另一个国度的散文集叫《在柏林走路》,《在柏林走路》这里面一个同名的这么一篇文章《在柏林走路》,他就说道我第一次到柏林是在1990年,由于前一年心情沮丧,很自然望向异国的变化,想理解在德国和东欧这些异乡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我在婢子(音)同意后,第二天抵达柏林,请注意这句话,由于旧的旅游书已经没法描绘新的现实。
   
    隔了一年,甚至几个月柏林就变成这样了对不对,我只好用自己双脚去求证了,我的眼睛和脑子在寻找明显的符号,双脚却已经走进暧昧的地段,到底那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呢,那旧宅东边的风景,但那广告不又正是来自西边吗?你看这就是一个他的文章里面常常看到的一种状态,就是我们满脑子带着一些对一个地方的看法,巴黎很浪漫,海德堡该怎么样、图宾根又该如何,甚至不一定是对一个地方,对一些我们已经熟悉的作家,比如说这本书里面提到闻一多,但是等到我们真的认真的走进去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是那么的迷茫,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脑子里面使得我们眼睛想看到一些我们早就知道的东西,你如说你去了柏林,你当然要找一些你熟悉的符号,但是结果你发现你不是那么容易找到,要找的是什么?这边就说道。
   
    于是我又去找墙,好似只有墙才是最牢固的象征,牢固的象征也不存在了,这边正有人在卖围墙的碎石,那边又有人租凿子和钻子给美国游客,在一扇可疑的墙前面,敲敲凿凿,引以为乐,做的那么戏剧化,叫人怀疑凿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那扇墙,墙都不可靠了,墙所代表的象征也不可靠了。这就是一个我觉得很妙的一个说法,然后这里面后面还有一组文章,这组文章叫做慕尼黑的四面,这又是什么呢?这是他当时去参加一个活动,就是慕尼黑这个城市请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些作者,来到慕尼黑充当慕尼黑的导游一天试试看,带着慕尼黑本地人,然后去导览他们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这里面好玩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外国作家,外国作家怎么样来跟本地人做导游呢?无可避免就是要带着这些外国作家他关注的角度,这些东西你能不能说一定就是偏见跟误会的呢?不一定。
   
    因为有时候你来自不同的地方的人,他的角度说不定能给看出你这个地方自己的本地人原本看不到的事情,比如说这里面其中这组文章的第一篇城市的符号,就说道一个来自英国的作家,伦敦的作家,他带大家看什么呢?看的就是布满慕尼黑的各种各样的广告符号,去带他们去看广告牌,这就是为了要让大家看到好像大城市的购物区提供一道线索,而这个线索能够贯穿所有的消费社会的资本主义的符号,然后这里面就说道了,但是我觉得也斯的文章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在他写的最好的文章里面他的一些的态度就像我第一天讲的,不是那么明确的能够抓得到,比如说这里面就说道,写伦敦来的作家,好像把他对慕尼黑这个城市的讲解写的头头是道,慕尼黑发现原来我们城市也这么消费主导吗?但是他却又对他有点有距离的观察,甚至有点嘲讽,比如说说道这个作家,总是到哪讲都好像显示的那个地方特别夸张,特别可笑,而自己又好像给人觉得有一点点的洋洋得意。
   
    然后讲到所有人对他的介绍的那种,觉得很好玩,有点像看一个喜剧或者滑稽剧那样的感觉,所以这么看他说的最后这句话,他讲,这个作家又在介绍一排橱窗前的服装模特,他说你们看这一排模范模特,又一阵哄笑,然后斜伸的右手在指往下一段路跟我来,我觉得这样一个态度是,也斯的好文章里面常见的一种态度,就是他好像对有一些事情有点嘲讽,有一些看法,有一些感慨,但是不是那么明确,不是那么直接的表露出来,这就是我之前跟大家讲的,我觉得香港的或者说香港文化中的某种的特质,香港文化当然有,我们在电影、电视看到非常直白的一面,但是在这样的少众的文化里面,一直有这种冷冷的这种感觉,但是这个感觉我觉得就在也斯这些文章里面我常常能够读的出来,当然你也能够说这是的误读,然后这里面还有一篇他讲到去维也纳大学,看当年维也纳大学医学大楼里面有名的解剖教师、环形解剖剧场,在这边他其实是要写佛洛依德,他就说道,他就问道,他可来过这里,就讲当年在里面读书的佛洛依德,坐在上面看人解剖尸体,然后他想到不同的解剖方法,找出不同的病原吗?
   
    然后在这里面他就说道,他跟他的朋友走进这一边的校园,你告诉我汉学系刚搬进了以前的医学院大楼,都是保存下来的古迹,有疯子楼,医院、科室,你神秘的说解剖尸体的科室正好适合我们今晚朗诵聊斋的鬼时,你说我要问你许多问题,那么我们将要在这古老的科室里互相解剖了。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 【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曹奎] 标签:柏林墙 德国和东欧 作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