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人格?
我们大家感到非常困惑的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前毛泽东说过一句话,说知识分子就是张皮,这个毛都没有了,你皮还到哪里去?换句话说,他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依附于某一个团体,某一种势力,这种团体要么是政治,要么是经济,在今天中国的商业大潮当中,你没发现,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也开始迷失了吗?
所以呢,今天我要隆重的跟大家,除了欧洲之外,跟大家推荐的一本由中国的学者自己撰写的,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籍,那就是由华东师大的教授,华东师大也曾经是我的母校,华东师大的教授许纪霖先生撰写的书,题目就叫《中国知识分子十论》,里面有十个章节,是专门阐述中国知识分子的。
许纪霖先生这本书是在2003年,距今已经接近五年之前出版的,他里面提出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从总体上来说,缺乏独立的人格,这个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的障碍之一。
所以呢,要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缺少独立的人格?这就需要,也要一定程度的借鉴西方的一些学说,那么他在提到西方的学说,认为呢,往往在一个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急剧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终极价值观的迷失,而这些终极价值观的迷失在过去一百年,中国的历史发展,包括今天我们这个称之为崛起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或多或少有所映照。
许纪霖先生的这本书当中,还提出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他就说,为什么当年五十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会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当时的思想改造?难道他们没有一种独立的思想,没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吗?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会有别于西方的十八、十九世纪那些知识分子,前几期节目里,我讲到的那种公共空间那些知识分子。
所以呢,相当程度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点类似,十八、十九世纪德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当年我们把德国和法国相比较的话,法国,它有民主,它有自由,它有博爱,而德国,它处于(absolutism),处于专制主义的这个统治之下,而任何一个民族,你的知识分子,如果处于专制底下的话,又无心,又无力向权力反抗,往往都会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以在德语里面,德国的知识分子流行一个非常有名的一个词叫我的内心的自由,所以当你无力向专制反抗的时候,你只有退回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寻求自己所谓的内心的一种独立。
但是这个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只是解答了政治方面对知识分子的压迫造成的这个知识分子难以产生独立,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所以许纪霖先生这本书里面也讲到,中国传统由于没有罗马法的传统,所以无法从法律和制度来防范专制的出发,我们只能依赖于儒家所建立的这种礼制。
如果说古希腊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纯知识的兴趣,这点让我非常有感慨。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中国的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当然这个话说的有点偏颇了,但他的意思是说,中国人从来不会为知识而知识。
我们的孔老夫子教育我们说,“学而优则仕”,书念的好了,就要去做官了,从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到今,都没有自己的一个独立的定位,从来没有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这么一种兴趣。所以呢,就造成知识分子,就像毛泽东说的,只是一张皮,毛都没有了,你还到哪里去,也就是完全没有自己一种独立的人格。
当然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跟大家继续分享,但是还有非常重要的,许纪霖先生在他的书中,研究了许多个案,为什么当然1949年之前,那些所谓的大知识分子,他们之前都有自己的一套伟大的学说,在1949年之后,他们,注意心甘情愿的会接受这个改造,这里面的原因不光是政治压力,这里面的原因,也不光是他们没有自己文化独立的,自己的一个独立的立足点的问题,相当程度也是由于过去几百年,中国受到外敌的侵略,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一种民族情结。
而当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的时候,于是相当一部分大知识分子就认为,当民族有了自由,那我个人的自由就稍微牺牲一点,也无妨。这就是造成过去五十年代以后,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自愿接受思想改造的,可以称之为那个悲剧的东西。
往期内容:
编辑: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