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嘲讽国人放纵卑劣 陈天华愤写《绝命辞》自杀
核心提示:1905年,12月8日一早,陈天华从容出门,面朝大海结束了他的生命。陈天华蹈海之后,不少留学生愤而回国组织革命,这其中就有秋瑾,还有当时沉默之后弃医从文的鲁迅。1906年5月23日,为陈天华举行公葬,送葬的队伍万余人绵延十里,岳麓山上缟素一片。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评论,这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十二年之后,周恩来东渡日本之前写下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以此来缅怀陈天华。
凤凰卫视2月2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05年12月8日,日本大森海湾寒风凛冽,一个年轻人慢慢地走向了大海深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不到31岁,他是谁呢?他就是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编辑和撰稿人陈天华,《警世钟》和《猛回头》的作者,被孙中山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一位优秀的革命宣传家,一个用生命践行救国理念的勇者,是什么让他做出如此决绝的举动呢?
日本政府颁布规则 限制留学生革命活动
解说:1905年12月9日,留学生们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中的锦辉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她宣布判处反对集体回国的鲁迅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秋瑾与鲁迅等人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激烈的冲突?这与陈天华的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日俄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日本要求清政府从速转让沙俄在东北强租的土地、铁路、矿藏等。作为交换,日本政府于11月2日颁布的《关于准许清国留学生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即取缔规则。
周勇(学者):那么取缔规则它是严格的限制留学生的革命活动,要求留学生要遵守清政府的这个法令,有一系列限制这个留学生这个自由权利的一些措施。
解说:其实该规则还有规范学制,完善教育的积极一面。当时约有八千多中国留学生涌入日本,其中约有三千多人欲进校而不能,欲归国而不可,只好在社会上闲游。当时的留学生鱼龙混杂,少数人常常出入于酒楼妓馆,毁坏了中国留学生形象。但是取缔规则颁布后,因为干涉了中国留学生的行动遭到了留学生的强烈反对并以罢课抗争。秋瑾和鲁迅等人的激烈冲突正式源于日本颁布取缔规则,而这也是陈天华自杀的导火索。
周勇:罢课事件发生以后,那么在留日学生界内部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分歧,那么就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他们就坚决主张,如果日本政府不改变这个规则,那么我们留学生就全体罢课回国,就我们不在这里读书了。另一派就是以胡汉民、汪精卫为代表,这一派人呢主张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忍辱负重,争取把学业完成。
留日学生分歧严重 日本媒体幸灾乐祸
解说:鲁迅就属于胡汉民反对回国一派,两派都聚集了大量的拥护者,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对立态势,陈天华对此却保持冷静,虽然他也觉得该规则是剥我自由,侵我主权,但同时也认为从《规则》所列内容来看也是符合实情的。
陈宇翔(湖南大学教授):他依然看到很多留学生既没有革命的觉悟又不思进取,甚至也不读书,也确确实实有很多顽劣的一种行为。
解说:陈天华不赞成罢课这样的群体政治活动,担心留学生不能统一行动,贻人口实,还拒绝了宋教仁约其撰写文章支持留学生运动的要求,表示不愿意徒以空言驱人发难,不幸的是陈天华担忧的状况果然出现了。回国派中出现了一些身携匕首的纠察队员,他们到处巡视或言论煽动,或武力胁迫,并且指责留日学生会总干事和驻日公使破坏学生运动,还有人扬言要除掉二人。
留学生内部意见分歧、行动散漫,致使学生运动陷入一片混乱。日本报纸幸灾乐祸,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12月7日《朝日新闻》评论,“此盖由于清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薛其林(长沙文化研究所):还是回到这个大背景上面来说,第一我们这个国家封建时代已经有上千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太多,是个大国,但是是个三流的国家,是一个已经衰败的大国,第二,我们的国民是经过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束缚下的国民,没有人格,没有自由尊严可言。
为唤醒“沉睡”国人 陈天华蹈海自杀
解说:《朝日新闻》对中国人的轻蔑言辞极大地刺激了陈天华的神经,但这又并非空穴来风,当晚悲愤万分的陈天华连夜写下《绝命辞》,12月8日一早在大森海湾蹈海自尽。陈天华在《绝命辞》中说,“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唯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
郑焱(湖南师大教授):留学生有文化有知识,有社会责任感,当然是知识分子了,所以他如果觉得这样一个中等阶层,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而且还是在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都是如此的行为表现,他当然绝望了。
解说:在《绝命辞》中陈天华表示,“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他解释自己的动机“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薛其林:他之所以能够走上这条路就是觉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已经沉睡太久了,已经比较麻痹了,那么怎么能使这种麻痹的神经能够有点感觉,有点痛呢?能够唤醒呢?要有一种外力去刺激一下自己的身体,感觉这里痛了,不再麻痹了。
周勇:一直到他蹈海赴死,写了《绝命辞》,其实他是非常理智的,他是非常理智的,甚至可以说他蹈海赴死的目的并不是要取缔这个取缔规则,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国人。
陈晓楠:蹈海,就是从海边的浅处一步一步走向深海的自杀方式,而这种随时可以转身逃避的漫长的痛苦的过程对于熟悉的水性的陈天华来讲,需要的又是怎样的义无反顾,面对死亡陈天华似乎有着强大的内心力量,我们也不禁要问,无论从《绝命辞》的字里行间,还是陈天华的平静赴死都充满了理性的色彩,为什么仅仅因为一些留学生的不负责任,不团结的言行而做出如此感性的决定呢?或许我们从陈天华的经历当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陈天华痛感民族危亡 写下《猛回头》、《警世钟》
解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卓有成效,这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于二十世纪初,出现的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1903年春天,因为成绩优异,陈天华以官费生身份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不久,为了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领土,留日学生开展“拒俄运动”,陈天华积极参加并声言“宁为亡国死,不为亡国人”。陈天华还用自己的鲜血写信寄回湖南,号召同胞奋起反抗,接着他又报名参加了“军国民教育会”的前身“拒俄义勇军”,每日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回国开赴东北前线。
后来“军国民教育会”策动反清革命,陈天华准备回国组织起义,清政府得到消息后密令逮捕回国代表,同时勾结日本政府强令解散了这支队伍。因为痛感民族危亡,从1903年初夏开始至仲秋结束,陈天华写下了《猛回头》、《警世钟》,这两本书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文艺和民间弹唱,一经出版当即风靡中国,尤其在长江沿岸各省最为流行。
学生:长梦千年何日,睡乡谁造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一刻千金,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亲爱的同胞,快醒!快醒!不要再睡了。
陈宇翔:他极大的一种焦虑,他认为这个国家清王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就要被分裂了,随时有可能就会被西方列强分割,到那个时候我们做牛做马的资格都没有。
周勇:陈天华在少年时代就喜欢看《三国演义》,看《水浒传》,看《封神榜》,看《东周列国志》,甚至他曾经也去学过民间弹唱,所以他之前是有基础的,我们说社会实践决定了人的能力。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1
2
|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