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938年抢运物资遇长江枯水 曹禺带头当纤夫

2012年09月20日 11:26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他(曹禺)用力这样拉,都快睡地下去了,都是这样子,我远远的看他都睡到地下了,当时拉的这个累啊,一面走一面这么拉,还叫小伙子们不要怕苦啊,加油干,他老喊的,他自己是个老师,带着学生。

凤凰卫视9月1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武汉岌岌可危。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经过四个月的顽强抵抗,武汉失守。那时在武汉短暂安稳下来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新的选择。

解说:1938年的秋天,几乎所有从武汉撤离出来的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座江边古镇,宜昌。

皮明麻(历史学者):宜昌呢是个咽喉地带,是个交通咽喉。因为到大后方四川必须通过三峡,宜昌的西陵峡就是第一个峡口,所以宜昌是个重镇。宜昌本来就是长江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转运港,所有从下游来的乘客和货物都必须在这里换乘民生公司能走三峡的大马力小船,仿佛一夜之间,西迁的移民和物资就把这座古镇撑得暴满。危机时刻,扼守长江三峡的宜昌成为悬系中国命运的咽喉。

朱复胜(地方史专家):宜昌那个城很小,不足两平方公里,但是来的人每天都是几千几千,最多的时候达到三万,都等在宜昌走不了,民生公司的船又有限,只有二十多条船。

解说:有幸挤上船的作家老舍这样形容,好像整个宜昌的人都上了船似的,连烟囱上面还有几十个难童呢。

肖怀柱(原民生公司职员):人也多了,突然宜昌一下子来了几万人,托儿带母的,在怀远路附近的街上全搭上棚,惨不忍睹,真是流离失所啊,没有地方可走。

王延琳(原民生公司职员):当时人多船少赶不上,看到扶老携幼,有些是哭哭啼啼的,等着要赶船,但是没有法,实现不了,人太多了,心里很难过,看到这些只能摇头,没法子。

解说:这天,一对新人也挤进了宜昌码头,新郎潘士豪,抗战爆发前是武汉亚细亚火药公司的职员,武汉保卫战枪声打响时,潘士豪刚刚举行完婚礼。

潘士豪(原武汉亚细亚火药公司职员):在结婚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的妻子叫什么名字,后来我看到别人送的那个红包,有她的名字,结婚纪念,我才知道我的妻子的名字,我的妻子很贤惠,我们常常自己想,别人是先恋爱后结婚,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

解说:婚礼以后,新郎偕新娘离开武汉,到宜昌一带风景区欢度蜜月,直到碰见一位朋友,这对徜徉在湖光山色里的新婚夫妇才如梦初醒。

潘士豪:有个军队的朋友来告诉我,他说敌人已经到了当阳了,就要过来宜昌了,你们还不赶快走,这个时候我就慌了,我赶忙就去买票。

肖怀柱:紧张得不得了的时候呢,那个姓顾的卖票员他卖票,应付不了,真是应付不了,你想一个船,只有几十个位子,这么多人,几万人,你说,都怕,飞机要来了,你看老百姓很可怜的。

潘士豪:这个时候买票很困难,我想买两张票,我跟我的妻子一块走,结果他只答应一张票,我就把我买的一张票送给我的妻子上船,那个时候是生离死别的情况,我担心她路上遭炸,她担心我一个人在宜昌恐怕东洋人来了我走不脱,所以这个情况就不像现在旅游到处走,那个时候确实是生离死别的夫妻。

解说:潘士豪与妻子分手的码头上还堆积着多达9万吨的待运物资,这些从沿海工业城市转运过来的机器设备是当时民族工业的精华,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往返于宜昌于重庆的船只汽笛声从清晨响到深夜,但它们怎么也跟不上战争的脚步。

向鄂西进犯的日军,被中国军队阻击在襄河东岸,宜昌撤退还有一段宝贵的时间,这天下午,刚刚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交通次长的卢作孚飞抵宜昌。

卢国纪(卢作孚之子):武汉沦陷的前一天,我的父亲离开武汉,坐飞机到宜昌,当时宜昌一片混乱,那是1938年10月23号,宜昌一片混乱,抢买船票的老百姓挤满了几个轮船公司。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枯水 纤夫 物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