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 大跃进民歌进语文教材 “放卫星”成热词
解说: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刘姥姥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
这篇人们所熟悉的《红楼梦》中的片段,《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曾在许多版的教材中出现过,但1958年的教材编写小组在选编时却认为,这篇文章不但对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毫无帮助,而且还会在部分学生中间产生向往剥削阶级,享乐生活等严重偏差。而更出人意料的是,今天很多人都熟知的《卖碳翁》、《石壕吏》、《捕蛇者说》等,看似政治绝对正确的课文也遭到批判,批判的原因在于这些课文所揭示的革命性不够彻底。
周正远:当时我在北师大中文系读书,在北师大展开了一个什么呢,就是叫做插红旗,拔白旗的运动,专门批判什么呢,批判白专家。把好多有学问的老教授都说成是白旗,组织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些老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革命的大批判,当时就叫拔白旗插红旗的运动。
解说:而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其头脑中插上红旗,一些地方要求在学《给特立同志的一封信》、《母亲的回忆》等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地暴露并批评自己的个人主义、蔑视纪律、追求享受等思想行为。在这样的广泛批判下,古典文学篇目被大幅压缩,1958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中,古典文学作品明显减少。
秦兆基(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文言文的文章,原来是到高中阶段,是占的分量很重的,后来大概成了一个单元,大概四五课书,三四课书,后来变成两个单元,变成七八课书,但分量是减少了,另外一个是文章的要求程度也降低了,“大跃进”的时候那两年基本上,文言文基本上是改制,是驱逐出课文了。
解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除鲁迅之外,基本上都被排除,而与此同时大量反映和歌颂新时代的文章被选入了进来。
秦兆基:的确是要批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就是要找的东西就是民主性的东西,能够反映这个是阶级压迫的东西,能够反映一些对传统的叛逆精神的东西特别是,像《不怕鬼的故事》,鬼就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就是困难,三年运动自然灾害这些东西啦,那我们就不怕它啦。
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六岁了,公社送上我学堂。
陈村:也有一些我们读起来很喜欢的那些课文,是说有人那时候要参加农业合作社,有人反对不愿意参加,后来有一个叫《手拍胸膛想一想》,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啰嗦,你钱大气粗腰杆壮,又有骡马又有羊,入社好像吃了亏,穷人沾了你的光,手拍胸膛想一想,难道你人心喂了狼。我还能背一些,像这样的东西,小孩儿听起来觉得很好玩,然后就指着你的同学说,难道你的人心喂了狼。
解说:很快紧跟政治形势的语文教材编辑出版,人们发现《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等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时文,包括《人民日报》的社论文章,就这样选入了语文教材。
于漪(语文特级教师):那个时候的教材,就是推掉教材闹革命了,就是很多就是拿报纸上的社论拿来教。
周正远:我记得清楚的,有一篇叫做《工人说话了》,就是反击右派的一篇号召性的文章,选进教材,立即选进教材,还有《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该批判》这是社论,很快地就进入了语文教材。
于漪:这个阶段实际上我们的教材也是放到次要地位了,你从大学也是这样,都是学生在编教材,就不用老教授编的教材了,中学这种影响都到这里。
解说:1958年秋,毛泽东提出了一千零七十万吨铁产量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城市到乡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搬砖头、砌高炉、捡废铁,学校操场上就能炼出铁水,此时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与大炼钢铁有关的课文时有出现。
小朋友,手拉手,背上背个小竹楼,小洋钉,碎铁片,满满装了一竹楼。小高炉,小高炉,红红的铁水往外流。
顾振彪:这个体现很多,那这个教材现在一看就非常清楚了,比如说当时放进歌谣里边,大跃进的民歌,选到课本里边去了,另外放卫星,讲亩产几十万斤甚至多少万多少万也选上去了,人民公社办食堂也选到课本里边去了,真的当时大家都意识到,那时选的时候大家都意识到,可能这个不一定好。因为它是报纸上面、杂志上面,刚刚发表的文章,匆匆忙忙就选进去的,它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就是这文章究竟好不好,它是适应一时,时事政策的需要选的,所以它没什么生命力,这个运动一过,这个文章就过时了。
解说:然而就在这样的极左气氛下,一些实验却在悄然进行,北京景山学校是中宣部所属的机关学校,由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亲自主抓开办,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校内的环境一直比较宽松,1961年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实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只是由于此时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因此尽管景山学校进行的是闭门实验,但改革的风声还是传出了校墙,非议很快纷至沓来,针对景山学校对文言文大量选入的做法,有人进行尖锐批判,直言这是文言复辟。
周正远:比如说文言无用论,文言中毒论,文言难学论等等,这社会上对此的一切非议,他都一一地组织批判,同时呢他还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当时《解放军文艺》上登的一篇小说,叫做《开顶风船的角色》,他通过这个讨论组织学习,就是要鼓励老师同学,做一个能开顶风船的角色。
解说:逆水行舟,顶风而上,由于其特殊的背景,景山学校的这套教材最终冲突层层阻力编辑完成。
陈晓楠:在这套教材当中,大量名家名作被广泛选入,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不仅仅包括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比如说《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有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像柳宗元的《小势潭记》,蒲松龄的《崂山道士》等等,甚至呢还选入了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后来就有人评价说,这一套教才的选文,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这也成为了现代教材编选史上的一大亮点,也是景山学校在选问方面创造的一套独特的价值标准。
而这一选择标准呢,后来直接影响到了人教社,并且逐渐被人教社吸纳改进,两年之后的1963年,人教社在新出版的教材当中,文言文大幅度的提高,高中部分甚至占到了全篇的百分之四十,这是人教社所编的教材当中,文言文比例最大的一版,据说原因就是直接受到了景山学校所编教材的启发和影响。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