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 大跃进民歌进语文教材 “放卫星”成热词
核心内容:陈晓楠:1958年4月初,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到新民歌的创作,他说各省搞民歌,下次开会各省至少要搞一百首,大中小学生发动他们写,每人发三张纸,没有任务,而军队也要写,从士兵当中搜集,顺势而生的新民歌,就这样开始出现在了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当中。所谓文学作品,其实也只是反映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这些“大跃进”的民歌,后来被视为极左思潮代表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这类民歌的经典名句。
凤凰卫视2月2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56年语文教材进行了难得的改革尝试,实行汉语和文学分家,其中最主要的呢就是重视文学教育,尤其是偏重古典文学的教学,从课程角度将文学教育提升到了如此之高的一个地位,除了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在近代中国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然而这次极为大胆的探索很快就夭折了,随着接踵而至的反右运动和轰轰烈烈的赶英超美的跃进,分科教材被宣告终止。1958年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一本紧贴新时代的教材,摆在了学生面前。
解说:《共产主义风光好》,这是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九年一惯制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内容真实表达了当年的语境,这一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激荡神州,在大干快上,赶英超美等口号的激励下,全国民众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洪宗礼(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大炼钢铁,拿铁皮去搞,家里的东西都凡是铁的东西全部拿出去,作为这个炼出来的钢铁。
裴松年(退休教师):那个时候炼钢铁需要盖钢铁的那个炉子,炉子的砖从哪儿来,我们正好离那个安定门比较近,当时就是因为我们也决定不了什么,就号召我们去,全班组织着去,一块大城砖也很重的,拿绳子勒着,这样一个小孩,是满腔的革命热情,但是想起来确实是做了一件很不该做,但是又自己不能抗拒的事情。
解说:1958年,这个今天看来多少带有些慌乱与荒诞的年代,在那时却令人眩晕,令人狂喜,几乎所有沉醉其中的人们都在为这个时代欢欣鼓舞,在这样的熏染下,语文也不例外。一年内变成文化省,年内扫除文盲,这是当时人们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急切要求。
根据这样的要求,人们普遍认为,偏重于文学的语文教材所传授的知识量,远远落后于青少年的智力发展。语文教材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尖锐批评,同时受到猛烈抨击的,还有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脱离劳动,关起门来搞教学,用当时批评者的话说,这叫用一条腿走路。
刘国正(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比如有一篇最典型的,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的,后边我记得就是说,你看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小孩受多大的苦,就这样说,你看咱们小孩就不这样了,就是这样,反正都要拉到资本主义如何坏,我们如何好,就是一个简单的分析。
顾振彪(原人民教育出社办编审):有一个老师,好像是天津的老师,写了一封信到《人民教育》杂志社,《人民教育》杂志也是属于教育部的,它跟我们人教社是同等的,都是直属单位。他说你语文课本里边选了这个《背影》,他说我的班里就不能教,他说为什么?我这个班里有二十多个学生,父亲都是被镇压,说你这个课我怎么教。他说你一教,学生他念了这个课文以后产生什么影响,他说你想都想得到的,于是他提出意见,就说《背影》不能上语文教材。
解说:在社会普遍对资产阶级封资修的反思与批判中,社会主义的教育新方针很快被提出,最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句为很多人所熟悉的话,成为了1958年新的教育方针。
周正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语文课首当其冲,一个是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认为语文课有特殊的功能,就是能及时地,深入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在教材里头,就是政治色彩非常强烈,时事的政治色彩更强烈,就紧跟政治形势。
解说:1958年8月毛泽东授意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写下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随后经毛泽东亲自改订,发给全党全国讨论,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其为蓝本,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革命由此推向了高潮。
周正远: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所以学生要上山、下乡,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只有在生活实践在生产实践当中,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解说:一个月后教育部下发通知,各地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可以对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指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教科书进行补充修订,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为了适应这场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展的教育革命,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仓促编写新的初高中语文课本。
顾振彪:文学汉语教材停用了以后就没教材了,所以就马上草草上马编写新的教材。
刘国正:张磐石先生直接坐镇出版社,他的调子是说,思想教育跟语文教育不要分哪个主哪个次。
解说:对于如何展开思想教育,如何跃进,当时的出版社内并无统一答案,而就在这时,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政治红人陈伯达给出了答案。在一次讲话中他说,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跃进,应该跃进,而跃进的方法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这番话很快在全国知识界激起狂澜。厚今薄古瞬间成为教育革命的洪流,澎湃激荡于天下,在破除资产阶级迷信和厚今薄古的大旗下,此前所有的语文课本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重新审查。
周正远:当时1958年“大跃进”,在学术领域提出一个口号,叫厚今薄古,就是要重视现代的,要批判古代的,厚古薄今他认为这是一种不良倾向,要倒过来,要提倡厚今薄古,厚今就多读现代的,薄古就是少读古代的。
解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古典文学开始受到大肆批判。
徐中玉(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说你们古典文学,你就是还宣扬古代的封建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怎么说,要我就说我也不是一定要上这个课,是分配的,而且一直有这个课的,校方也要重视那些好的东西,一般脑儿就说,你们这样不是放毒吗?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5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