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鲁迅新婚之夜与妻子同房未同床伤心流泪

2011年12月09日 09:50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鲁迅曾堕落到酗酒抽烟 许广平的出现使他有了转变

陈晓楠:1917年1月,《新青年》的编辑部迁到了北京,陈独秀等人引领着中国文学革命,而此时的鲁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当了个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处长,每个月有300大洋的收入,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2000元,但是他工作兴致很低,成天就是整理整理碑帖,抄录古籍,文学革命的主将之一钱玄同向鲁迅约稿,鲁迅表示不太感兴趣,他反问《新青年》的主将们,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很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对方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也从中看到了希望,他相继发表了《狂人日记》《伤逝》《孔乙己》《阿Q正传》等十余部杂文小说,在1922年集结成小说集《呐喊》出版。至此鲁迅已经到北京10年了,他的生活和感情,也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他确实需要“呐喊”。

解说:1922年,鲁迅跟二弟周作人决裂,从八道湾胡同的大宅子搬出来,因手头拮据,他只好在一间只有几平米的房子里,住了九个月,之后他向好友许寿裳和齐寿山各借了400银元买了下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院子,经过数月整修,终于在1924年才得以把母亲和朱安从八道湾胡同接出来,一起生活。

许寿裳,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1902年公费赴日留学,留学期间与同乡鲁迅结为好友。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在教育总长蔡元培手下任职。1912年许寿裳保荐鲁迅进入教育部供职,鲁迅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公务员生涯。然而在这14年间,教育部领导走马灯式的频繁调动,总共更换过三十八任教育总长,二十四任教育次长,而鲁迅却在佥事的职位上十余年如一日。在鲁迅眼中,除了蔡元培总长和董恂士次长其他人他都看不顺眼。

孙郁:他(鲁迅)对孔家店里面那个祭孔,就是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看法他是有看法的,有疑问的。他最讨厌的是祭孔,但是教育部要祭孔的时候他也参加,他具体负责一点工作还要做事情。这就是知其不可奈何嘛,但是他要安知若命,这是饭碗,不过在思想上他要反叛他们的,这就是鲁迅有的时候他的复杂性。

解说:在官场里郁郁不得志的时间里,鲁迅大多伏安校书,整理碑帖,写写杂文小说。1923年,他把几年来写的小说,编成文集《呐喊》付梓排印。在序言中,他诉说他的孤独:“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孙郁:他(鲁迅)原来是要速朽,希望自己不要活下去,因为一个是在教育部那种无聊的生活,还有一个他的婚姻不幸,再一个就是他和他弟弟决裂了,他弟弟把他逐出家门,他那么喜欢周作人,后来两个人决裂了,他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所以他有一次他酗酒、抽烟,希望自己速朽,马上就燃烧完了生命也就过去了。但许广平的出现,就使他有一种要活下去的这种欲望。

解说:自1917年,北洋政府苛扣教育经费,教育部经常拖欠工资,鲁迅的公务员生活不再好过。1920年10月,鲁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下午,往午门索薪水,但无结果,只有继续借债度日。”从那时起,鲁迅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等八所大中学校的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每月大概有70银洋的进账。而许广平正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

孙郁:因为鲁迅讲就是,周围的环境是太恶劣了,在中国要成大事者,必有学者之良知和市侩之手段。就是你要在中国成大事业,你要有懂得学者的良知,内心的纯净和洁白,思想没有被流行色所污染的那种纯然的东西,这是学者的良知,但是还要通市侩之手段,要对流俗的东西你要懂,不懂的话你操作不了。

解说:1923年10月,鲁迅应许寿裳的邀请,站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讲台,这堂课,许广平坐在了教室的第一排,多年后,她在《鲁迅与青年们》一文中,如此描写:“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了一丝暖气,不约而同的大家吐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许广平,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她出生才三天,父亲就把她许配给香港一位马姓人家。从此,这门娃娃亲就一直困扰着她。为了抗婚和退婚,许广平二十岁出头就避走天津,入读直隶省立第一女子示范学校。1922年,已经毕业留校任教的许广平,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她决心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深造,终于成为鲁迅的学生。

1925年春天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正酝酿着一场驱逐校长杨荫榆的风波。杨荫榆,江苏无锡人,1924年留学归国。当时教育总长章士钊不满女师大民主开放的思想学术氛围,趁机免去许寿裳的校长职务,邀请杨荫榆继任。杨荫榆强调秩序、学风,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过问政治活动,反对学生上街游行,这使得她与进步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而许广平正是这场学潮的骨干和组织者。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以探讨中国女子教育为主题,向她心中的青年导师鲁迅,写了第一封信:“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稀有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座位,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

赵瑜:像鲁迅这样一个阅历非常丰富的,一看这封信就知道,这个女孩子是喜欢自己的,而且喜欢自己不止一时半刻了。然后当天鲁迅先生他就给她回复信了,看来他对这封信是非常重视,当天就给她回复信了,写密密麻麻写了四页。

刘宜庆:这一封回信就两千多字。

解说:就在许广平写信的第二天。1925年3月12日,59岁的孙中山在北京去世,约有74万民众前往致祭,女师大的许多学生,想去参加孙中山的追悼会,但是遭到了杨荫榆的阻拦。这终于成为女师大“驱杨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但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包庇下“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缺失,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

许子东:鲁迅跟许广平认识对他的创作,如果说有影响的话,就是说在跟许广平认识之前,鲁迅对社会政治事件不直接感兴趣。二十年代初他在北京,虽然在几个学校教书,但是他是政府官员,他是教育部的佥事,拿了3000块钱大洋的人工是很高的,他对学校的学生运动是不参与的,他之所以后来出来批评杨荫榆,女师大的学生运动,就是因为许广平的关系,就是因为他有个女朋友卷入了学生运动,然后他就站出来,他是为了女朋友来帮助学生。

解说:1925年5月27日,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7名教授,在《京报》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公开支持女师大的学生运动。鲁迅与许广平之间开始频繁通信,许广平的自称从“小学生”发展成“小鬼许广平”女师大的学潮得到北京各高校的支持,最终以6月,杨荫榆辞掉校长一职宣告成功。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也在学潮催化下急剧升温。

8月14日,鲁迅被章士钊免去教育部佥事职务,苦守14年的饭碗终被打破。10月许广平写下爱的宣言:“即使风子有他自己的伟大,有他自己的地位,渺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鲁迅 日本女人 读一夜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