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丹青:鲁迅是个异端

2011年12月07日 13:35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陈丹青发现鲁迅一生写过很多跟死亡有关的东西,后来写过很多的悼文。从这些悼文看来,怎么鲁迅经历了那么多的身边人不得好死的状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对此,陈丹青说到,要了解鲁迅对死亡的看法,首先要了解他是个异端。

凤凰卫视12月6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鲁迅有一种非常深沉的悲观

梁文道:我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时候,我一开始读鲁迅,我就发现鲁迅有一种很奇怪的气质,那个气质跟我过去没读他之前,听人家说的那种印象完全不一样,不是什么火辣尖刻的讽刺,不是什么钢猛爆烈的热情,也不是什么心胸狭隘,疾恶如仇这些东西。而是什么呢?而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悲观,悲观到几近虚无跟黑暗的地步,那种黑暗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们昨天讲陈丹青这本《笑谈大先生》,他谈到了他的好玩,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他谈到了一个比较黑暗的题目,那就是讲鲁迅与死亡,在这篇讲稿里面,这原来是个演讲,陈丹青就说什么呢?他就列出了15个鲁迅身边的人死亡名单。比如说范爱农,30多岁死于溺水,陈思真47岁死于疾病,刘和珍20岁出头死于镇压,箫红30岁出头死于肺,柔石不到30死于死刑,瞿秋白36岁死于死刑,郁达夫不到50岁死于谋杀。

他列这一堆干嘛呢?他发现鲁迅一生写过很多跟死亡有关的东西,后来写过很多的悼文,这些我们都知道,然后他发现从这些悼文看来,怎么鲁迅经历了那么多的身边人不得好死的状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然后他就说到,要了解他对死亡的看法,首先了解他是个异端,他说什么呢?异端不是唱反调,不是故意走偏锋,不是用今天的讲法讲是炒作。要我说,他讲异端的特制是不苟同,是大慈悲。

他的不苟同是不管旧朝新政左右中间,他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立场,而教科书单捡他左倾立场的言论,而鲁迅的大慈悲说白了,就是看不得人杀人,教科书单他说死难的朋友都是大烈士,鲁迅对历届政权从希冀、思望而绝望,从欢心参与而背弃,就为他异端,鲁迅的大诚恳,是他能超越不苟同与大慈悲,时常成为他自己的异端。

怎么讲呢?比如说他讲死亡,我们现在看到他好像歌颂烈士,写那些悼念文章,其实你仔细看不是的,这里面就讲到,他所见证的死者一旦到了政权更替各个成为烈士,他洞见的死神其实是不分时期、不同政权,不同原因的屠杀,我们若是细读鲁迅谈及的死亡,从秋瑾、周榕到徐锡麟,从刘和珍、柔石到瞿秋白,他没与烈士这两个字与痛切的怨责,热讽以至无耻,他痛惜人命无价,看破赴死不值,他重不书写就义的光荣,而竭力渲染漆黑的死亡。

陈丹青:以调皮的口气讲述残酷 是鲁迅的天性

所以你看这就是他在讲的,这样的关于死亡的看法,其实非常非常黑暗,他先是非常有同情心的,他从来不去歌颂那些人的壮烈,他只是在谴责屠杀者的凶残而已,我觉得这一点大家要非常注意,要能够分开来。而且他还说到,书写死亡,陈丹青居然认为是鲁迅的灵感与快感,从五四作家群中,我们很难找出哪一位像他那样,一再一再为死亡的意向所吸引,鲁迅自己知道吗?那是他的美学。

我酷爱鲁迅的美学,可是这直抒死亡的美学教会我,美学不是现实,我总想巧巧诘问鲁迅,在他时代的现实果真这么糟糕黑暗,除了血腥还是血腥吗?这后面还说到,鲁迅的小说其实已经不能承受死亡了,到后来的时候他发现,从此开始直接书写有名有姓的死,这是他新的人生经验,也是他新的文学经验,他以死讯的刺激唤起书写的快感,以至快感卸脱死讯的窗空,好比自制毒品自己用,日常调侃中死刑之念也给他引来轻微的兴奋。比如说在一个闲谈的信里面,他劝对方不要在意某本书无法出版,他说这总要比子弹穿过脑袋好得多了,以调皮的口气讲述残酷,从来是他的快感与天性。

他写死亡,他是因为见过太多的死亡,他那种悲观是怎么样,从一开始还会说“救救孩子”,这四个字大家都已经记住了是个名句,但是到了后来,他发现他当年想救的那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为年轻人,一个一个被枪毙,一个一个牺牲,一个一个倒下,到了最后他几乎只能已经到了沉默的地步,然后慢慢等待的就是自己的死亡。

这里面说到鲁迅之死,因为病也因为难以企及的任性,长期沉迷于毁损健康的作息,拒绝休息,不肯疗养,关于往友,关于他心照的死亡,他话已说尽,于是便有那篇关于自己死亡的短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大家看看这句话的语气,“原来这样就算是在死下去吗?”

陈丹青:鲁迅是个异端

他写到:语气平静,仿佛中低音,我看他晚期的迹象种种,简直索性是将自己弄到死,没有恐惧,没有遗恨,他显然愿意死于成熟透顶的绝望。后来覆盖鲁迅遗体的大旗帜写着民族魂,真是大误会大讽刺,单说死亡命题,这个民族喜欢思考死亡,敢于谈论死亡吗?不,只要自己不死,活着便好,所以从这里讲,他认为鲁迅是个异端。

而鲁迅的那种悲观,对于中国通彻的了解,到了今天我为什么忍不住的认同,那个悲观是怎么样,比如说这里面他说到,1926年,刘和珍被军阀镇压死了之后,他当时写,他说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1931年,1926年这天还不是最黑暗的一天,为什么?因为1931年柔石和他的同党,被国民政府枪毙,鲁迅这时候就说,他被层层淤积的雪埋的不能呼吸。1935年瞿秋白被害,鲁迅不写文章了,书信中说起也是异常冷硬,他不再叫喊,他变得比1918年更绝望,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目击的是同龄人的死亡,而在30年代上面的青年,都比他小20岁,可以做他的孩子了,这时候你说他能怎么办呢?

所以他这种悲观跟我们过去渲染的那种鲁迅是不是不大相同呢?我想起来在这里面其中有一篇讲稿,讲鲁迅跟美术的关系,陈丹青就说,今天是需要记得的日子,因为我们所有与会者的发言稿都被要求事先成交当局审查,但我不肯从命。他给利用了70的年利用够了,如今被撂在一边,却弄的是再来说他不宜,不说也不宜,继续纪念他只怕言论不和谐,完全不提他,他又尺寸太大,然后陈丹青说完他说的话之后,就说请负责审查的小老爷们仔细审查。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 【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全超] 标签:鲁迅 异端 丹青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