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邀汪精卫出任厦门大学校长始末
2009年04月13日 14:19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马鼎盛] [风范大国民] [陈嘉庚] [汪精卫]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陈嘉庚与汪精卫相识于清朝末年政局动荡之际,决裂于抗战期间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辛亥革命前后,他们都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先后参加了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而不遗余力。其时陈嘉庚是血气方刚、爱国爱乡的年轻实业家,而汪精卫是锋芒毕露、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在风云变幻的局势和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最终导致公开决裂。他们的人生结局也完全不同。

马鼎盛: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陈嘉庚是中国历届政府公认的爱国华侨领袖,伟大的实业家、慈善家和教育家。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9岁读南轩私塾,17岁去新加坡帮父经营米店。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大面积种植,首先办橡胶加工业,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并投人大规模工业生产,他垦植橡胶和菠萝园1万5千多英亩,他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鞋厂等,全盛时期厂房达30多处。陈嘉庚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旗下职工3万2千多人。1925年陈嘉庚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百万富翁。他同时兼营菠萝罐头厂,又把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亚及厦门等地,在国内外开了100多间商店,资产达1200万新加坡币,当时约值黄金百万两。陈嘉庚首先是非常成功的华侨实业家。陈嘉庚主张:“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早在他20岁时就捐献两千大洋,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1914年创办集美初等高等小学校。1919年,陈嘉庚开始筹办厦门大学。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全中国全世界都罕见。他为办教育献出一亿多美元,几乎是倾家荡产。毛泽东称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解说:凭着良好的信誉,陈嘉庚很快成为南洋地区著名的橡胶大王,但是他认为振兴工商业的目的是为报国,而报国的关键在于提倡教育,因而他“立志一生所获的财利,慨办教育”,并将这个理念实现在自己的故乡——福建集美。

陈嘉庚先生与毛泽东在中南海

1953年,毛泽东同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庄明理(右)亲切交谈

陈毅明(厦门市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嘉庚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我们许多人到了国外能够看到什么?看到人家的琳琅满目的东西,然后就说,哎呀,我如果生活在外面多好啊,陈嘉庚就不是,他看到的是对我们国家的一种对比,他有一种责任心在里头,作为一个中国国民他有责任心,他看问题就不一样了,就看到人家进步在哪里,我们的不足在哪里,他就感觉到美国有三百多所,差不多三百多所的大学,其中竟然有两百八十所是商家办的,就民间办的,那对比一下我们华侨许多人赚了钱以后,自己花天酒地,让自己的子女养尊处优,不出第二代钱就花光了,还有呢,许多人赚了钱以后,回到国内来,买田地,盖豪华的房子,还有随便花钱,嫁女娶媳妇,或者说丧事,大操大办,大花钱,陈嘉庚认为这不对,这叫败坏乡里的社会风气,他完全反对这么做的。

解说:当时的福建集美地区是一个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小渔村,与新加波的先进发达有着强烈的对比。这让陈嘉庚看到了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贫穷落后。

杨国桢(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因为他看到闽南的教育很不发达,特别整个同安,厦门原来属于同安,这个同安县,老百姓好像处在野蛮状态,小孩子都没有怎么读书,所以他非常有感触,那他为了要提升国民的素质,所以他提出要办教育,所以国家之富强,就全在于国民的发展,国民的发展又全在于教育,这是他的目的。

解说:从1913年开始,陈嘉庚不仅在集美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水产等各类专科学校,还在闽南各地和新加坡创办了多所中小学。成为海外华侨兴办教育的杰出代表。心怀壮志的陈嘉庚并不满足于此,1921厦门大学的创办,成为他倾力办学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毅明:他去劝啊,为了办厦门大学,他到处去劝募,都失败了,人家笑他傻,对吧?那他就讲,我要把我全部的钱拿出来,看看能不能感动这些人,

下一页:陈嘉庚早年在新加坡就与汪精卫相识并相处甚好

往期精彩阅读:

陈赓的特科生涯:结交青帮大亨杜月笙

转折年代:沈钧儒与中国民主党派的抉择

无冕元帅粟裕当年因何得罪彭德怀?

“代总统”李宗仁归国 蒋介石迁怒白崇禧

彭湃:壮怀激烈农民王

屡破举重世界纪录的“民族英雄”:陈镜开

相关视频:

蒋介石专款宴华侨 陈嘉庚为奢靡风痛心

陈嘉庚劝毛泽东少吸烟 驳斥共产共妻谣言

陈嘉庚批官僚主义 人大发言闭口不提反右

陈嘉庚参政议政 反对公务员抽公款烟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