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白先勇欲借青春版《牡丹亭》使传统文化“还魂”

2012年02月07日 15:3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编剧小组磨了5个多月,剧本终于敲定,55折删减至27折,但只字未改,曾有人问为什么只删不改,白先生回答,现在的人哪里有本事写那么美丽的诗,写得过汤显祖吗。从9岁起,白先勇就和《牡丹亭》和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他来说昆曲就是绝代佳人,美得令人相思。为了不负这“佳人”市,他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恋上昆曲。

白先勇:要台湾一流的观众折服,有没有信心。

演员:有。

解说: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广播:后台演员注意,距离开演还有26分钟,请尽快准备。

演员:小姐出堂。

解说:演出结束后,等待上场谢幕的白先勇显得异常激动。

工作人员:今天高兴吧。

白先勇:高兴啊,当然高兴了,有没有错没关系了,今天最要紧最要紧。

解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的成功,对白先勇来说意义重大。1987年,阔别39年之后,白先勇重返中国大陆,那正是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的年代,也是流行文化日新月异的年代,对昆曲魂牵梦绕的白先勇无奈地发现昆曲在中国大陆也是备受冷遇,即便是在昆曲的家乡苏州,也没有多少人看昆曲了。

白先勇:哎呀,一开放了以后,外面的这个商业文化啊,什么都进来了。后来到了这个二十一世纪初,这个昆曲急剧地观众也流失,演员老师傅们都退休了,所以正是有断层的时候,这个断层呢,是演员的断层,剧目的流失,还有观众的流失,我说这样下去,危险啊。

解说:2002年,白先勇开始筹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其实根本轮不到我来做,我不是昆曲界的人,我最好在下面看戏,但是我觉得这个,我就等不及了,我看危机那么重,我想做一出昆曲,经典大戏,一方面是培养一批有才情的青年演员,第二呢就是把最要紧把青年观众招回来,然后把昆曲的青春生命给它还魂。

解说:对白先勇来说,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不仅仅是对昆曲的保护和传承,他希望借这个还魂的故事,让长期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还魂”。

白先勇:从19世纪以来20世纪,我们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衰微,在世界上我们没有发言权了,都是西方文化在主导,我想我们的内心中都有一种伤痛,一种隐痛在里头,我们也多么希望我们自己的文化,有一天重新恢复我们的辉煌的过去。

解说:文化的传承要基于文化的认同,如何恢复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白先生认为,一定要先有一个实际的,看得见的表演艺术来感动人心,中国人的音乐讯旋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集中国传统美学及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昆曲,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白先勇:昆曲是我的一个载体,来试一试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是让它还有青春的生命,让它回到21世纪的舞台上面,让它重放光芒,有没有可能。

解说:于是白先勇费劲唇舌,终于说服昆曲名家汪世瑜和张继青出山授艺,汪世瑜先生更担任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白先生坚持让年轻得男女主角俞玖林和沈丰英按照古礼磕头拜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说鞠躬作不得数,一定要三跪九叩,一跪下去一叩头就不一样了。

[责任编辑:郭文海] 标签: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