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白先勇欲借青春版《牡丹亭》使传统文化“还魂”

2012年02月07日 15:3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青春版《牡丹亭》所追求的抽象、写意、抒情、诗意的风格,与以简驭繁的中国古典美学十分契合。《离魂》一折的结尾部分是能够集中体现青春板《牡丹亭》美学追求的一个段落,香消玉殒的杜丽娘在花神的簇拥下,身披曳地的红色斗篷,缓缓走向舞台深处,黑色的幕布和红色的斗篷。形成强烈的对比,大片的黑色和红色之间,是一袭白衣的杜丽娘这个久困深闺,不得畅快表达感情的女子带着强烈的对爱的渴望离开人世。

追光照在杜丽娘身上,明明是死去却仿佛走向另一个光明的所在,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在《牡丹亭》中死原本就不是终结,而是同通往可以拥有爱情的,真正的“生”的必由之路。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十分简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舞台正后方那块巨大的投影。

白先勇:那就是现代的科技嘛,你要用得好,用得不碍眼,这就是分寸拿捏了。

解说:白先生所说的分寸的拿捏,事实上是指如何让这种现代科技手段与昆曲的美学风格相协调,昆曲最绝妙的地方就在于能以最简单朴素的舞台表现出最繁复的情感意象,杜丽娘手中的一把扇子,就能搧活满台的花花草草,在这样的舞台上,如果投影中出现了具体的影像,显然在审美上是矛盾的。因此青春版《牡丹亭》的投影画面,采用了一种比较抽象的表达方式。丽娘和婢女春香到花园游玩,投影上出现的是大片的绿色块上,点缀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红色。

白先勇:那就是合乎,合乎昆曲的美学,昆曲的美学,它是抽象象征的嘛,写意的嘛,如果你真的去画一些花花草草,那个就不对了。

解说:游园归来后,丽娘怅然入梦,梦中她与一俊美书生欢会,醒来后,若有所失的杜丽娘一个人到花园中寻找梦中出现的场景。

白先勇:那我们的背景就有点蒙蒙胧胧的,有点抽象的那些,只是色调而已,用色调来解释她的那种心境,有点灰灰蓝蓝的,有一点惆怅的那种心境。

解说:这颇似水墨晕染开来的画面,冷冷的,淡淡的,仿佛杜丽娘的惆怅,悄然而来挥之不去,画中内容、似雾、似云、似雨,又不免让人联想到巫山云雨之说,丽娘的惆怅的确是因那春梦而起,青春版《牡丹亭》中,极具写意之美的投影画面既不喧宾夺主,又有效地烘托了表演和剧情。

一部昆曲,尤其是一部连演3天,长达9个小时的昆曲,要吸引观众,不仅不能让观众产生视觉上的倦怠,更不能让观众从心理上感到倦怠,外在的形式固然重要,剧本更加重要。

白先勇:我们编这个剧可下了功夫了,我们有个编剧小组,我是召集人了,还有三位都是那个专家了,他们都是一位是华玮教授,一个是张淑香教授,另外一个辛意云教授。

解说:一开始策划青春版《牡丹亭》的时候,白先勇先生就决定要做一个大部头的《牡丹亭》。

白先勇:我做过折子戏的《牡丹亭》,也做过一天的,但是我觉得总没有能够把汤显祖的原来的精神表现出来,他的了不得的一个巨著,我觉得必须要3天才能真正呈现汤显祖原著的精神。

解说:为了全面呈现汤显祖原作的精神,编剧小组确定了几个原则,首先是要恢复原作的双线索。

白先勇:一个是柳梦梅跟杜丽娘的爱情,另外一个是金兵侵宋的背景,两个不可以或缺,很多时候只做了那个杜柳的爱情这一部分,那这个现实的社会就虚化掉了。

解说:但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共有55折,要全部搬上舞台显然不太实际。

白先勇: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只删不改。

[责任编辑:郭文海] 标签: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