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凤凰如何成就公信

2006年11月14日 13:22
来源: 作者:谢耕耘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二、成功转型

凤凰卫视1996年开台时,只有一个中文频道,每天首播7、8个小时,其中自制节目不到1个小时,主要是“相聚凤凰台”、“人间万象全接触”等缺乏冲击力的栏目,只是一个以娱乐为主辅以时事资讯的"中文娱乐台",在众多的境外落地电视台中品牌形象不清晰,淹没在诸如香港翡翠台、香港无线电视台等众多境外娱乐电视台中。公共影响力乏善可陈。

凤凰卫视创办的第一年中,主要以转播大型颁奖礼、晚会制造声势、树立影响。例如,96年4月28日凤凰卫视中文台独家向亚太地区现场直播"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5月1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首度与大陆重要传媒北京电视台合作,向亚太地区现场直播"96北京国际电视周"闭幕晚会盛况。

凤凰卫视最早接触新闻是在1997年。那一年,有两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世界与中国的格局:邓小平去世,香港回归。凤凰卫视之前于1月份在香港及亚太地区首播了12集有关邓小平一生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2月19日,邓小平去世。此时再去播放正在进行的台湾方面的娱乐节目显然并不合适。中国人更多地需要了解邓去世后海外对于中国的看法与立场。刘长乐抓住了这个机会。从当天始至2月26日,中文台连续七天用直播方式报道了内地及香港人士悼念邓小平的情况。其正面的评价与客观真实的立场,使凤凰卫视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大陆监管方面也没有提出质询。 

考量到7月份的香港回归事件,凤凰卫视觉得有越来越多的资讯性的东西需要找到一个栏目进行包容,因为你不能再将香港回归这样的时政大事放在《相聚凤凰台》这样的娱乐节目中。但大陆方面仍然对于新闻资讯类的节目没有放开监管。就决定叫《时事直通车》。

从那年开始,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始转向时事新闻,但是财力上还不允许拍摄即时新闻,就选择了一个省事、省钱、省人的办法——陈鲁豫读报纸。没想到的是,这个“贩卖二手新闻”的办法却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凤凰早班车”成为中文台时事类新闻的名牌栏目。

其后的6月至7月间的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更是为凤凰卫视赢得了机会。凤凰派出多支摄影队伍空中、地面全方位出击,吴小莉、窦文涛40个小时不卸装,“60小时播不停”,在时事类报道中开始初显峥嵘。

凤凰卫视中文台这种“借力”做出的全面直播,赢得了超乎想象的掌声。他们的作用几乎已超出了原来的想象力。这次超大规模的时事报道,也锻炼了“凤凰”年轻的队伍,也积累了对重大新闻事件全方位报道的宝贵经验。后来的黛安娜王妃葬礼、江泽民访美、克林顿访华、1998年的抗洪救灾、“凤凰”表现可圈可点,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9.11”事件之后,很多内地观众便养成了一有突发事件便锁定凤凰卫视的习惯。经过几年的发展,“补缺”的定位特征不断清晰与稳固,凤凰卫视中文台已形成了早中晚整点滚动播出的常态新闻节目,每天九次整点滚动播出的标题新闻节目,以及新闻专题和时事评论节目体系。

2001年1月1日凤凰资讯台正式开播,开创了华语电视新闻频道的先河,标志着凤凰卫视从启播之初以娱乐为主到以资讯为主格局的完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