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对长调:中蒙关系六十年纪事
2009年11月30日 17:11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黄海波:对于1945年8月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蒙古的《真理报》是这样评价的,“条约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同世界人民平等的基础上,求得进一步繁荣昌盛开辟了广阔前景。今天,当蒙古人民在本国发展和独立事业中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之际,我们满怀豪情地指出我们多年的、久经考验的朋友苏联,在这一事业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苏联的真诚帮助,蒙古人民将永志难忘。”似乎对于这个位于中亚腹地的草原之国来说,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不容易,因为它的故事一直都与这两个无法摆脱的南北邻居纠缠在一起。

解说:历史上蒙古民族曾几度独立,也曾几度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上溯到秦汉时代,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就已经是中国的土地了。那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到了唐代开始在那里设置州府,施行直接管辖。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因为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作蒙古人,他们灭了大宋政权建立了元朝,这个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东征西战,战果显赫。他们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解说:成吉思汗首先是作为蒙古民族的伟大英雄被时代传诵,因为他的所为才聚合了一个民族,也因为他的所为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最让人震撼的一章,蒙古从此为欧洲人所熟知,开始获得世界声誉。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外蒙古的分离只是上世纪初的事,距今不过八十几年。

沈志华:辛亥革命的时候,中国就是各省都宣布独立,那个时候蒙古也是在反对清政府的这种环境下,也是宣布独立。但是后来北洋政府成立以后,民国政府成立以后,要求全国统一。这个时候蒙古的地位稍微特殊一点,因为它本来就是个少数民族的问题,相对的独立、自治,这个时候插进了外国的因素,就是苏联。

沈志华:当时苏联正好内战的时候,内战的时候不是后来红军把白匪打败了,打败了以后有些白匪就逃到外蒙古,苏联红军就追进来,追进来以后消灭了,消灭了以后,苏联红军就没走。

解说:1921年7月10日,在苏联支持下,外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了所谓君主立宪的独立的蒙古政权。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的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哗然,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然而自那时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而内乱中的中国,也一次次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解说:1924年11月,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在库伦召开,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沈志华:那么到了二战的时候,就是二战前吧,外蒙古在苏联的控制下已经成为苏联的一个安全的缓冲地带了。

解说: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举行全民公投,共召开集会13000多次,收到超过48万张选票。

沈志华:公民投票当然,1946年、1945年一投票,那肯定没有一个不赞成独立的,那都是在苏联的监督下去投票站投的票。

解说:当时蒋介石虽多有不满,但也只能认命了。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告承认外蒙古独立。

沈志华:宣布独立以后,我看了一个乔巴山和斯大林的会谈记录,他还要求内蒙古也要统一出去,一块儿独立。当时斯大林给拦住了,他说不行,说你再这么弄中国非跟你打仗不可,说你不能再贪心了。

解说:西方学者认为雅尔塔协定的最坏影响,就是使国民党政府在中国民众面前颜面尽失,这一系列事件在多数国民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在处理中国内政外交方面,国民政府并不能胜任。

沈志华: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来看,因为在共产党没有掌权的时候,第一、它没有这种主权意识。第二、它是希望反动派政权越虚弱、越破落越好,这就是为什么1921年的时候共产党宣布拥护外蒙古独立。

金峰:1945年蒙古独立全民投票成功以后,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主办的《解放日报》上祝贺蒙古投票独立成功。

沈志华:但是到1949年毛泽东就提出问题了,就是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的时候,毛说“原来外蒙古独立嘛,从革命的角度大家都是同意的。那现在政权要回到人民的手中,从我们要考虑蒙古民族的统一问题,是不是外蒙古我们应该收回来了?”这个米高扬一报告斯大林,斯大林马上回了个电报说,你转告毛泽东同志,如果要谈到蒙古民族统一的话,那么就不是外蒙古统一到内蒙古,而是内蒙古要统一到外蒙古去。你要想搞统一,那么干脆你把内蒙古都放出来。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毛泽东说以后我们再也不提蒙古问题了。

毛泽东: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熬那乐特·塞基么德瓦:1949年10月1日中国实现了独立,在今年成立60年的大庆上我们很羡慕。

解说:1949年10月6号新中国成立仅六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就发表声明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天后,双方正式建交。

嘎乐桑·巴特苏赫(蒙古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49年10月16日,我们两国之间建立起了非常亲密的友好关系,在经贸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解说:1950年7月3号毛泽东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呈递的国书,中蒙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嘎乐桑·巴特苏赫:当时,在政治层面,我们之间的领导人高层互访非常频繁,蒙古方面的乔巴山元帅、中国方面的毛泽东主席,蒙古总理泽登巴尔、中国总理周恩来,所有这些领导人都亲自参与了两国关系的密切交往。

解说:作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蒙古也成为了中国最早对外援助的对象之一。

张德麟(前中国驻蒙大使):建交以后不久,蒙古方面就曾经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要求给予援助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提供援助,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特别是劳动力援助,因为蒙古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当时好像还不到一百万人口。

解说: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动员工人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应日后考虑。

嘎乐桑·巴特苏赫:中国提供了1.6亿卢布的,长期低息贷款给蒙古政府,我们用这些钱来修筑道路、房屋、桥梁,还有国家体育馆。当然我们还有引进中国的技术,有中国的公司来帮助我们建造这些项目。

解说:1954年11月中国副总理乌兰夫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中国可能给予的帮助。当时蒙古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等近40个工种,120000多名工人的清单。第二年四月,中国派出首批8000多名工人,帮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热电站、造纸厂、养鸡场等,甚至修复古庙。中国当时无法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现在,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虽然当年中蒙工人共同修建的宽阔接到、跨线(高架)桥、工厂、广场和现代华住宅,都因为岁月的洗礼而逐渐褪色,但却见证了中蒙交往历史上一段令人怀念的美好时光。

嘎乐桑·巴特苏赫:当时,我们蒙古也向中国提供了不少援助。因为我们了解当时,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需要匹马作为动力犁田耕地,所以蒙古人民和政府捐助了15000匹马给中国,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

张德麟:在我们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蒙古方面也向我们提供了1000吨牛羊肉和3000吨玉米。

解说:1960年5月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及《中国给予蒙古经济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提供蒙古低息贷款2200万美元。这年9月,第二批援蒙人员进入蒙古,前后两次,中国共向蒙古派出了20000万多名专家和工人,他们和蒙古民众一道,在蒙古高原上挥洒汗水,建设家园。

嘎乐桑·巴特苏赫:专家学者、历史学家和资深外交人员把这段时期称为是中蒙关系的“黄金时代”。但是,不幸的是之后在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中蒙关系陷入了低谷。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